五则

作者: 惟我至者 | 来源:发表于2022-10-02 20:12 被阅读0次

    1.

    十法界内文字,除却一本《我》独可称经,其余一切毋论雅俗难易,非诗即文。

    2.

    凡风月之情,不论时之与地,必生于二人相感,感有亲疏,情则以有深浅,感之愈亲则情愈深,感之愈疏则情愈浅,是故欲知其情之深浅,固当以其所感之亲疏而论也。余试论之,世间之情,大略五等:太上不隔,彼此不分、纯然无间,此至情也,古今所罕有者也;其次有隔而不异,有彼有此,然彼此皆知彼即是此此即是彼也,彼此皆能于彼见此而于此见彼也,此情亦甚难得,二人若非累世为侣亦必天命有缘也;再次有异而相似,彼此虽不能于彼此之际混同彼此,然既各知彼之与己相似,则知彼亦必有所可爱也,二人亦能于此相似处相得甚欢也,此情虽不少见,然唯才貌兼备之檀郎谢女能解其中真味也;更次则不似而相知,彼此不似,故绵密之情终难与共,断断乎彼此皆难以彼为己也,然彼此既相知,则绵密之情虽无,而浮生心事种种,上及国事经济、下至己身功名,远及日月盈亏、近至诗文好坏,此番种种若与言之,则慰心之趣亦可得而有也,此情比之第三种似更少,古之梁孟、诸黄可归此属也;最末则不知亦不厌,不知则不可以亲之若己,不厌则不至于疏之若敌,寻常男女,其每有所喜亦或可喜、所利亦或可利于彼此者,辄易生情焉,于此之际,若更无它求,便可各自具陈自家家境之优劣得失、以待彼方之计较定夺,若曰:可,则此不至相厌之二人亦强可相近而亲也,此辈人虽不能及前四种人之解赏风月,然则世间婚媾而能长久不绝者,多属此辈。呜呼!其或情深不寿之理欤?

    3.

    倘若此世间

    少有人能识真我

    吾愿作使者

    摄心一处居至境

    布道四方立极说

    4.

    我学者当最重五部书,曰《我》,曰《诗经》,曰《史记》,曰《古文辞类纂》,曰《十八家诗钞》。《我》是我学唯一之经,必当得重;《诗经》、《十八家诗钞》是诗间至典,《史记》、《古文辞类纂》是文里极则,而十法界内文字除经以外非诗即文,是故此四书便可赫然冠乎十法界内经以外所有文字而独绝也,岂可不得重乎?而此五书,若合而论之,则该备万事、具足万象,断断乎其可谓指示真我涵养真我之至妙法门也,若分而论之,则大略五书各可以一字而要其旨归,《我》为“我”,《诗经》为“情”,《史记》为“志”,《古文辞类纂》为“意”,《十八家诗钞》为“感”,故其诀为“我诗史古十,我情志意感”。

    5.

    与杜工部

    君诗吾所好,欲诵却堪怜。

    只恨今声异,唐音赖梦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cs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