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注重他们生命的情感性的一面。很多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很麻木,缺乏情感。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如果真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我认为也是由我们老师在麻木地教造成的。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时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学生的作文内容平庸而语言苍白。“要想让学生学好语言,用好语言,那就得首先让他们有思想,有情感。”的确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情感,那么首先要我们老师有情感,情感是我们语文永不衰落的太阳。在情感的绽放中唤醒他们。“唤醒教育,就是通过主体间的意义对话,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解放其内部心灵,促使人的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全面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教育过程,唤醒教育具有生命性、意义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特点,是一个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围绕意义生成而永无止息的生命之旅。”有了学生的生命参与,语文素养还不能提高?教师的生命激情和学生的生命意识碰撞,课本中的生命资源和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中的生命资源共存。生命无处不在,尊重生命,是语文分享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为此,我们在完成语文教学时,就要多多激扬学生的情感因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在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和未来一定是充满渴望的,而且这样的渴望不是停留在某一层面上的,因为生命是整体的,我们不可顾及某一面而淡化另一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让学生认知、积累加工那些静态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进入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为一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孩子,而且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生成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今天的某某同学,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一个了。海德格尔认为生命是一种未定之存在。人的生命本身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生命价值逐渐显现,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学生,其生命注定就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建构的过程,具有向着未来开发和发展的无限可能,在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上,我们老师一定要顺着这一生成的建构,引领学生向未来进发。但是,我们在引领中,还要注意,不可一刀切,那样会伤害很多无辜者。同时我们也不能根据某几个表现较好的学生特点,推而广之,因为生命是有差异性的。差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让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前提。要知道生命是一个个具体的独特的主体,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情感、它的思维、它的人格、它的精神和它的创造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我们在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上,要承认和差异、重视和尊重差异,差异不仅不是我们教学的包袱,而且还是我们教学的财富,正是因为这些有着差异存在的生命,我们的课堂才丰富多彩。那么怎样关注差异性呢?叶澜教授曾经指出: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那种无视讲台下鲜活生命的存在,纯粹只顾完成教案的讲解,就是忽视主体性的最大罪魁祸首。叶澜教授同样指出:生命的主体性赋予了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命运的可能性,人不仅仅是先天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也是自我选择的产物。“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忘记,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因此,只要我们注重生命的主体性,我们即可让学生参与我们的教学,让他们体验教与学的美好和内涵。正像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何谓体验呢?“体验是以客观对象为中介,通过亲身经历和移情,获得对人生的理解的过程。即体验是一种理解性活动。体验是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意义建构与价值生产,是主体将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对象之中,亲身去参与、投入、感觉、体会、领悟,以全部的生命、心血融入,与之共鸣,并形成的一种新的意义关系。”没有切身的体验,人就无所谓人性的独立,特别是如果没有心灵的感受,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贫瘠乏味,精神家园就会荒芜。因此,在语文分享教学中,我们老师不可越俎代庖,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体验,学会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语文的美好,生命的震撼,思想的共鸣。在这种体验性的共鸣中,师生一起超越。在语文分享教学中,就是要借助生命的内驱力,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完美和力量,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感觉和知觉。人的生命是创造的存在,人是有自我激发的能力。柏格森把生命的本质视为“流动”。认为生命的冲动是一切创造的需要,强调生命之流的冲动、勃发乃是生命永恒变化的前提。创造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生命因为有了创造而升华和深化,而飞跃和不朽。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