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
【南怀瑾老师】传统的道家是儒道不分家的道家

【南怀瑾老师】传统的道家是儒道不分家的道家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9:37 被阅读5次

传统的道家是儒道不分家的道家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列子·仲尼》这一篇以孔子做篇名,我们特别要注意了,后世讲中国文化,尤其唐宋以后,把儒道两家分得很严重。实际上上古以来的道家,如《庄子》与《列子》,可以说都非常捧孔子,捧儒家的思想,尤其在这一篇里,更可以看得出来。不但儒家注重修养,我们学佛修道的人更特别注意修养,大家学禅习定,就要知道儒家这些做工夫的方法,更为简单,原则统统说得很清楚。

《仲尼》这篇使我们了解到所谓中国正统的道家修养是怎么一件事。后世对道家有个分类,春秋战国以前传统的道家,是儒道本不分家的道家,也可以说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就是个道。唐宋以后的道家,多半把讲神仙之学修养的叫成丹道的道家,后来演变成宗教,成为道教的道家。所以《列子》虽然是道家的著作,而专门讲孔子的差不多有一半。那么所谓孔子的内圣之学究竟是如何修养,在儒家的书里很少见到;而孔子的所谓合于道家的修养的方法,倒是在道家的《列子》、《庄子》里说得很多。事实上,中国文化里的孔子,不过是一子,就是一家之言;所谓诸子百家,孔子、孟子都是诸子里的一子。因为汉代对于文化的裁定,从汉武帝起专用儒家,下了一个命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汉代以后,就把传统文化儒道不分家的观念搞混乱了,这一点我们今天再作说明。

第二点,春秋战国时文化的主流为儒、墨、道三家,唐宋以后则为儒、佛、道。讲到孔子的修养,与佛家、后世的儒家、道家都有关系。甚至有人研究,唐宋以后禅宗的兴起,受《列子》、《庄子》的影响极大,虽说并非全部,但是不能说没有关系。借用王阳明的诗,“道是无关却有关”。王阳明远道去看朋友,结果朋友不见,宣布自己闭关了,王阳明就写了这句诗给他,知道你闭关是真的,也是假的,是不想见我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传统的道家是儒道不分家的道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ig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