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喷喷的春节小点心

作者: 何以故哉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23:40 被阅读35次
    油花花

    每年腊月, 家里都会做点心。这种小菊花样子的叫油花花,是用来祭拜灶王爷的供品,也是春节招待客人的点心。

    小时候拜年,家家桌子上都是一样的花生瓜子水果糖,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些自制的小点心。叫法是一样的,味道却不大相同,各家有各家的风味。

    所以,拜年串门儿,主妇们除了比拼衣着,交流养娃经验外,品评美食,相互传授也是热聊的一大内容。

    好的做法总会被广泛效仿,所以一些点心就成为家家都摆的经典。最多见的是甜味的各种麻糖、小麻花、“开口笑”和油花花,也有咸味和五香味的炸面片。和顺地区有油炸的脆皮菜饺子,也很有特色。

    这些年节小点心,有的酥脆,有的绵软,形状小巧玲珑,多姿百态,摆在盘子里可目可鼻又可口,不等吃完,主人就忙又添满,一边还催让着:“多吃点儿,自家做的,不是啥稀罕东西。”

    从每家出来,手里嘴里都满满的。平时少见油水的年月,过年期间,胃口满满当当,着实有种意满心足的愉悦感。所谓以前的春节更幸福,也许就是这种饱足感吧?

    一直以为小时候觉得点心好吃,是因为零食花样少。事实上,传统的点心,现在吃起来是一样的可口,比如北京的稻香村点心和天津十八街麻花,什么时候都吃不厌。不过,前提是用料一定要考究,做法一定要地道。

    开口笑

    说来痛心,很多民间美食一进市场便没了原来的味道。不全因手艺失传,而是贪图那点小利,在用料上做了手脚。

    比如用甜味剂代替冰糖,用白糖代替蜂蜜;面粉不地道,色泽不正,油品差,就加柠檬黄以及各种香精遮盖……花样是越做越漂亮了,味道却千篇一律的怪甜,十足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80岁老父自幼爱吃太谷饼和桃酥,但80年代后,拒绝吃了。他说味道不正,一点儿也不正宗。

    “太谷饼是越吃越香,口感细腻绵软,桃酥是入口即化,都可以给没牙小儿吃,现在这是什么东西?一股子洗衣粉味儿,还硬梆梆的!”

    但近年情况有所好转,因旅游市场带动,地方特产的质量得到了监控。别的不说,太谷饼的味道恢复了不少。儿子带到省外,同学都很喜欢,居然比平遥牛肉还受欢迎。

    某日,在大家劝说下,老父尝了一口“荣欣堂”太谷饼,品咂半天,他微微点了点头:“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还是欠点儿了,甜味儿盖住了面香。”

    山西人爱吃面,面香最要紧。无论你加桂花,还是玫瑰,加肉汤还是番茄酱,只配做辅料锦上添花,绝不可灭过小麦粉的原香。

    “吃不出面味儿”,这可不是好的评价。这意味着这面食被包装过度,有拿调味剂遮掩用料不精,做工低劣之嫌。

    就拿吾家祖传油花花来讲,只要吃过我姥姥和我妈做的,就不会喜欢别人家的。

    我也尝过亲戚们做的,虽然模样类似,都是祥云花鸟,味道却千差万别。有的硬得硌牙,有的一股老发面味,有的带着气泡,疙疙瘩瘩,有的色泽褐黄,影响食欲。

    都不如我母亲做的,淡淡的麦芽糖甜,油香面香恰恰好。喜欢酥的就多些油,喜欢脆就少加油。母亲这两样各做一半,脆的年轻人吃,酥的送老人。

    “舍不得好东西,怎么能好吃?”每次尝别人家的油花花,老母总能判断出里面缺了什么,添了什么。

    选什么样的糖瓜,用什么油以及材料的配比,据说是姥姥摸索出来的,因为我们爱吃,所以母亲就继承了下来。配方是继承了,花样可没守旧。

    小时候跟着姥姥做油花花,嫌小卷卷盘得麻烦,就偷懒少切几条,做成蝴蝶或风车样子,姥姥看到就会骂几句“投机取巧”,但是母亲却夸个不停,于是,到我们这一代,油花花就真是百花齐放了。

    千姿百态

    就像烤蛋糕一样,刚出锅的油花花,香味诱人。一枝枝摆到碟子里,花心撒一撮白糖,趁热咬一口,轩轩软软,甜香入喉。凉了以后则酥脆得很,常温放一个多月都不会坏。

    从大姐开始,只要去外地读书,人人都会给同学带去。

    二姐的同学开玩笑说:“申请一个专利吧!”

    几十年过去,九零后孩子们继承传统,把老母的小食品带到了西安、北京、哈尔滨、天津…

    “姥姥,下次不带了,拿到宿舍被抢光,吃不到的还记仇呢……”

    其实是孩子们心疼祖母年高手慢,不忍劳累她。

    但是每回还是会带走一点。

    “不要拒绝,老人会难过的,以为自己没用了。一起帮着做做,然后都带走,他们就高兴了。”

    大姐只告诫过一次,但人人都记到了心里。

    最美不过第一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喷喷的春节小点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md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