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名士篇24 | 郭泰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8 18:08 被阅读0次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人,东汉后期的太学生领袖。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郭泰自幼家世贫贱,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十五六岁时,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郭泰慨然地答道:“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他不愿为衙门的俗务所累,转投在名师门下钻研学问。

    他起先随成皋人屈伯彦学习,历时三年学成后,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

    郭泰身高八尺,容貌魁伟,满腹经纶,是个美男子,到都城洛阳游学后不久,便成了太学生当中的偶像。后来又得到李膺的推崇:“老夫见过的才俊多了,但像郭泰这样的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身材高大、面相英俊的郭泰,由于学识佳,又极富口才和洞察力,受到李膺等前辈力荐后,名声更大,清议推为第一。

    桓帝时期,宦官当权,朝野污浊。

    在这种背景下,李膺和郭泰达成了合作协议,联起手来对付这种局面。那一代士人希望用言论去改变世界。他们使用的最主要手段是评议朝政、褒贬人物。因为,到了东汉后期,用语言品评人物,已形成风气;而且还是一种利器。一个人获得怎样的评价,直接关系到他的仕途和人生走向。

    在李膺和郭泰的策动下,李膺的官邸和郭泰所在的太学成为清议时局、品评人物的两个中心。

    宦官们不干了。

    他们去桓帝那儿告状,桓帝便把李膺等人关了起来。

    和李膺比起来,郭泰算是比较幸运的,虽是太学首脑,但没被冲击。

    仔细查之,可能是因为他的言论比较委婉,没达到李膺那种“危言骇论”的地步。虽然最后没被牵连,但郭泰已洞察到时局的险恶,这所有的一切已形成顽疾,仅靠朝中大臣和学生们的努力是无法扭转的。

    名震京师后的郭泰善于洞察世事,他深感当时朝廷中宦官政治黑暗,东汉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势下,士人手无缚鸡之力,朝堂难有扛鼎之士,生存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居乡里、远离朝廷。

    建和年间,当太常赵典举荐郭泰出仕时,他坚辞不出;永兴年间,司徒黄琼再次召他当官,同样不就;友人劝他,他诡言道:“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知道天命已废,不是人力所能把持的。”

    后来,前光禄勋主事范滂评价郭泰的为人是:“隐居而不离开双亲,坚贞而不隔绝世俗,天子不能使他为臣下,诸侯不能使他为友,郭林宗之外,我不知道世上还有谁能做得到。”

    坚决不入朝廷为官的郭泰,为避祸而闭门教授弟子。试图通过教化后人,来彻底改变这个世道。除此而外,他为人极富同情心,非常重视提携和帮助后人。即使是对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绝不放弃。

    郭泰在陈留的学生左原,因为品行恶劣、违反法令,被郡学斥退。从此,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抑郁寡合。郭泰在路上遇见他后,立即设酒肴款待,好言劝慰,要他以古先贤为榜样,反躬自省,痛改前非。

    有人嘲笑郭泰与恶人交往,有辱名声。郭泰却说,对犯了错误的人更应该热情帮助,劝其从善,如果谁都疏远他,那么他就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郭泰为了躲避当时的社会不安定政局,闭门教书,其弟子多达千余人,所提拔的英俊之才与才智卓越的人超过60人。

    郭泰坚信人心总是向善的,他认为只要能够听得进人说话的,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人心向善,社会才会臻于至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名士篇24 | 郭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mq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