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河流云
(十一)扶贫
船中几日,张懋修与李时珍父子相谈甚欢,李时珍对张懋修的见识广博暗暗称奇。有一次张懋修偶然谈到西医的一些外科手术的常识,尽然引得李时珍好奇心起,探问不止。
张懋修苦笑不已,自己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这些在后世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哪敢在大家李时珍面前胡诌,急忙假托是在一个西洋传教士跟前听闻的。这才打住了李时珍的追问。
即使这样,李时珍之后却不再把他只当作后生晚辈来对待,常拿一些困惑已久的问题来与他探讨,张懋修虽不能一一解答,但毕竟多了500多年的见识,后世又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所以,他随口说出的一点信息,却让老先生茅塞顿开,常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懋修脸红的不要不要的。而李柏对他这位贤弟的佩服,也如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了。
其实这倒是懋修妄自菲薄了。需知一叶障目的痛苦恰恰在于不知障目一叶的所在。而懋修自以为的泛泛而谈,在李时珍听来却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一下子让他明白了许多困扰多年的医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可以眺望更加广阔的天地,也让中医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所谓济世之功莫过如此。
而这一切是在两人懵懂甚至有些错乱的交谈中开始萌发的。以后的许多年里,不论是英明神武的张懋修,还是一代药神李时珍都不曾想到当年从蕲春前往江陵的渡船对于中医乃至世界医学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此时的他们只是两个相谈投机的船客罢了,一个姑妄言之,一个细心品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或许世间很多伟大的事业都是在不经意间开始的。
这一日,船停靠在乌山镇的码头上,李明山同船老大带人去给船上补给淡水和蔬菜,李时珍想整理与懋修的谈话笔记,担心过几日会有所遗漏,便不愿下船,张懋修虽觉得自己像个大忽悠,却又无法明言,只好和李柏等人往镇上走去。
乌山镇距江陵尚有100余里,是一处长江湾边依码头而建的小镇,故而镇中心距码头颇近,不一会儿几人便来到镇子中心,却也只见到一处由民居改建的客栈,兼营饭食,另有一家山货店,此外便无什么正规的店家了,只有几个当地人拿出自家的山货或织物等杂物摆在路边兜售。
见有外地人过来,有一个胆大的妇人,拿着粗陋的织物上前招揽生意。张驰正要呵斥,张懋修摆摆手,让妇人上前,翻捡一番,确实不见什么精品,但见妇人渴求谦卑的目光,便随心挑了副鞋垫,也没问价钱,摸出一块碎银子递到妇人手中。
妇人手一握,便知是块碎银,约莫一两左右。却不敢大声惊叫,只是眼中闪过惊喜感激的神色,嘴里连连道谢。张懋修将鞋垫交给张驰,率先向酒肆走去。这时妇人的身边围上了一圈人,打听得了什么好东西。妇人无奈摊开手,只见几枚通宝躺在其中,众人虽有羡慕,却无嫉妒狠厉,甚至有人低语“富人都是吝啬鬼”之类的闲话。
此时已过了饭点,小小的酒肆中没有几个客人,只有西边窗户下坐着两个贩夫打扮的汉子,正就着面汤吃着干饼大声聊着什么,见懋修一行进来,忙将声音压低下来。
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见有客人进来,忙丢下手中的抹布迎上前来:”几位客官里面请,不知贵客是住店还是就餐?”
张懋修和李柏在东窗边的桌子旁坐下,张弛站在一旁对老板说:“老丈,把你们店里拿手的菜上上几个,要快!”
老板脸上大喜,口中却说:“小店没有什么大厨,只是小人的浑家会几个家常菜,倒还入得了口,希望客官不要嫌弃。”
言罢急忙奔到后厨,给老婆子做了交代。出来时拿着几个洗净的茶碗,给他们一一摆上,又倒了几杯茶水,说是自家采的野茶,张懋修正自有些口渴,便喝了一口,茶味虽有些稍苦,但细细品之,却又有一股淡淡清香萦绕舌尖,不觉又喝了一口。
李柏放下手中茶碗,好奇的打量着张懋修,见懋修无语的看着他,就笑道:“贤弟,想不到你身为宰相之子、贵胄之后,却对这粗茶甘之若饴,让为兄诧异。”
张懋修无奈道:“兄长何故捉弄小弟,小弟现虽为相府公子,但我张家此前几代贫寒并非贵胄之家。祖父出身低微,只是从家父才开始挤身朝堂,哪敢谈贵胄之后,小弟不过一落第的书生罢了。”
“贤弟之前心里明明看不上那些粗陋的织物,何以最后还买了一副?”李白柏摇摇头,笑着点着懋修,另起话头。
“先前的妇人,我见她面容憔悴,想来生活不易,买一副鞋垫只是照顾生意罢了。”
李柏却不放过,又问:“贤弟既然动了恻隐之心,何以又只给了一小块碎银?”
张懋修的眼中闪过一丝哀色:“兄长,如果真给她一块元宝,恐怕就不是扶贫,而是招祸了。你我虽不怕,但那个妇人恐怕就不好过了。”
李柏恍然大悟,连连向张懋修抱拳不止,心下对张懋修叹服不已。眼前这个风姿俊朗的贵家公子,越加接触,越会觉察他身上那种与不同寻常的对世人的悲悯,正是这种情怀,让触碰到它的人,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如同扑火的飞蛾般奋不顾身,心甘情愿扑了过去。
( 未完待续!)
新万历十五年(十一)扶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