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1)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内容,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②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那些阻碍革命的满洲人。
(2)民权主义
①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②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
(3)民生主义
①民生主义的内容 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②基本方案是:在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低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归国家所有,为国民共享。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
(4)三民主义的意义
①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②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
③孙中山试图通过民生主义,采取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