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亲子时间管理·第2.2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8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课(1月期)”系列第2.2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家长和孩子各用沙漏训练自己的一个行为。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之前都是引导孩子,启发孩子,让他意识到时间,认识到时间是是工具,了解到时间长度具体代表的意义。今天,要开始放手让孩子实操了~具体做法:
·一次培养一个行为
·沙漏固定放在行为发生的位置
·让孩子使用5分钟沙漏来给自己限制时间内完成任务,选择的任务是防止孩子会拖拉或拖延的行为
2.我们的实践(孩子[6]岁):
2.1)想了一圈,发现我游并没有什么特别拖拉的事情,才发现原来我儿子这方面做得比父母还要好!从早上起床,已经能迅速穿衣穿鞋(不足就是有时会落东西比如忘记拿书包。。。),下午回来洗澡能干脆利落10分钟完成,吃饭也能20分钟内完成了(开始跟他玩计算时间的游戏之后),晚上睡前洗漱也没有拖延(反而刷牙会敷衍偷工减料,所以我给了他3分钟沙漏让他刷满才出来)。
那么,唯一控制不了的就是看电视,这个使用沙漏适合么?会不会全神贯注沙漏停了根本就不会去注意?我感觉还是用会自动响铃的计时器(番茄钟)更有效。
这个5分钟实践先缓一缓,看看小伙伴们都用在什么地方我再来借鉴~
2.2)反而对于大人也就是我,15分钟的沙漏对我太必须了。我想了想,可以用在:
·洗澡
·吃饭
·晚上睡前收拾准备上班物品与早晨衣服
·任务性的刷微信(防止陷入出不来的困境)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3.1)大人的实践需不需要遵循1次只培养一个行为呢?
3.2)正如我之前所说,番茄钟也就是计时器适合在需要全神贯注但是又需要给自己设定时间限制的时候。崔律对此怎么看?是否能提供更概括的适用边界与更具体的场景提示?
4.其他想说的话(任何):
5.私房话(非公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