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影评
昨天晚上,单位组织政治学习,观看了冯小刚的最新影片《我不是潘金莲》。其实在年前自己就看到一篇文艺评论文章,对这部影片进行推介,看完那篇文章之后,自己心里就痒痒的,对冯小刚导演的这部对新大片充满了期待,虽然自己平时很少把时间浪费在看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类娱乐休闲方式上。对自己而言,看文章就是最好的休闲方式,我很少看电视,尤其是坚决反对那些有着漂亮模具的优伶们“做”出来的虚无的泡沫剧。优伶败国误国,这是千百年以来中国历史兴衰变迁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士人的家国情怀使得我不敢忘记自己作为老百姓肩上的责任,那就是要胸怀天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对于这部影片的关注,政治因素大于艺术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585afdb13aeaa736.png)
之前自己看过贾平凹的小说《带灯》,那是2012年末,贾平凹所写的一部小说,作者以自己一直关注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带灯在基层乡镇的工作生活经历。带灯原名莹,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青年,因不满“腐草化萤”的说法,改名为“带灯”,寓意萤火虫在黑暗中发光发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5c2e6a424bcda20b.jpg)
带灯负责综合治理办公室维稳工作,所以作者围绕她的工作生活,从一个基层女性干部的角度折射出当下中国乡镇正在发生的社会剧变。对于贾平凹的小说,一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浅尝辄止,有人认为他直面现实,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反映民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7850e0efc2580711.jpg)
我只是一个普通小民,所以只是从我最简单的最朴素的认知角度出发,谈谈我的认识。我觉得在当今社会,能够不弄玄虚,不鼓吹明星,脚踏实地反映老百姓真事生活的作家就是有良知的人、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君不见,那些追名逐利之辈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人格、颠倒黑白,为各种大师明星捧臭脚;为政治明星粉饰颜色;更有甚者做起小偷,盗窃他人文章,只为了浪得一世虚名。至于说,文章好坏,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并不能强求。所以,对于文章的评论,我只专注于他的原始的初衷,最初的本源所在,也就是写文章是为了谁。其实,在2014年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一个说法,我觉得非常好,那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文化人读书写文章也是这样,这个都搞不清楚,还要班门弄斧,那纯粹是扯淡。
《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喜剧片,通过一出闹剧反映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0dc51c0f3b2ea7bd.jpg)
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依法治国是否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深处,人治大于法治,情大于理,所以经常会出现合情合理不合法的现象,比如说,法不责众。老百姓有没有树立法律意识?老百姓在遇到纠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法律维权还是私下调节?李雪莲本来就是违法在先,假离婚,本身就是对法律尊严的挑战和无视。当她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她就又拿起了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可怜、可悲还是可憎可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0de3e5cd06a495b1.jpg)
中国人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中国人有没有纯粹的民族精神追求?中国人是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典型代表,无论什么只要对自己有用,都可以拿来,不会固执己见,对待宗教也是这样。在中国,宗教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所以说,中国人不信教,或者是没有从内心世界真正的皈依某种宗教。影片中的法院审判长贾聪明、基层法官王公道(为解决李雪莲问题,与其主动攀亲戚)、厨师赵大头(李雪莲的同学、暗恋者)、老胡、果农(让李雪莲在自己对手的果园里上吊)等等都是这样。不过前边的那些人因为自己身份所限,提出利己要求的时候,都比较隐晦,后边这三个则是在帮助李雪莲时都红果果的提出自己的要求,一点都不含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4864611e7758f263.jpg)
中国人天方地圆的思想认识,或者说外圆内方的为人修养在影片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你没有看到在影片中,地方上都是圆镜头,到了中央则变的是四方四正的。
当然,这部电影中对于当代官场的腐败行为也有所指,不仅对吃吃喝喝的不良习气做了披露,更是剑指为官不为的隐形腐败。对于信访维稳这一敏感话题冯小刚导演也没有回避,尤其是暴力非法维稳,要知道这一直是一个禁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3e336f2756029bd3.jpg)
说这部电视剧是一个闹剧,因为李雪莲最初的上访是为了一句话“真离婚还是假离婚”,目的是为了恢复婚姻;到后来上访是为了前夫秦玉河的一句话“你是潘金莲”,目的是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再到后来,是为了一个理,我可以不告,到你不能让我写保证书,“理不是那个理”。到最后的秦玉河死了,还是没有恢复婚姻,没有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没有说清那个理,李雪莲竟然没有了精神追求,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从而产生了自杀身亡的念头。果农的话最终让李雪莲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人,就是这样,最后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一念之间,就会明白人生的真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14243/07cb04bac721a14d.jpg)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