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洗心,白云怡性。2017年的五一假期,我来到了享誉全球的洛阳。
“洛”自然是指洛水,水之阳为北,“洛阳”即为洛水北岸的一座城市。当然了,现如今洛水从城中穿过,调节城市小气候。这是人口逐渐增长,城区越来越大的结果。
好处暂搁,先发牢骚。在我看来,洛阳作为中国最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其文化内涵荡然无存。古迹零落成泥,老房子也无一处,甚至连一座寺塔也没留下!大唐盛世的韶光,竟没一丝痕迹。实在令人唏嘘!
丽景门已破的可怜,小吃也just so so。小吃街上,绝少垃圾箱,我执垃圾良久,只好随众人扔在地上。慕名而来的外国朋友甚多,实在是丢脸!坐公交车,更是不开心,堂堂东都,竟无冷气公交。
洛阳人在城区筑坝,拦住洛水,让其成为洛阳城区的玉带。既调节城区气温,又成了人们饭后散步休憩的好地方,这很好。
《龙门石窟》自然是洛阳最具名气的景点啦!进入景区,先见陈毅手书“龙门”二字匾额,顿生豪意。伊水缓缓流过,清风徐徐吹来,心神自然愉悦。我虽不懂风水,但龙门双山夹伊水的形势,料想不错!白居易死葬此地,也可为证。
然而,看到“龙门”二字的欢欣很快便消散了。万佛千窟,毁者大半,存者十一。佛或枭首,或刺面,或刖掌,或不翼而飞,只剩一龛。中国礼佛之人使佛被砍头毁容。文化毁损,竟至如此,痛悼痛悼!


卢舍那大佛太大了,盗甚不易,故今人有幸一观。宾阳三洞是破坏太甚了,否则,定可同卢舍那大佛相媲美。也没什么好说的,人类文明如此。圆明园早已不立,巴特农神庙也只剩下几根柱子。
回信阳的旅车上,有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小女孩无邪烂漫的笑声,真真比卢舍那的泣声好听多了。
此外,有一条小街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香榭里。洛阳同学叮嘱定要喝牛肉汤,喝了,不过尔尔。洛阳又不是产牛之地!牡丹已败,未见,憾事。
有人说,在最好的年纪,就要穿最美的衣服,喝最醇的酒,交最华贵的人。我却想,最好的年华,应该读最涩的书,遇最适的人,走许多的城。
下一站,我想去桂林!
2017.5.1
平井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