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得每日心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读《史记》滑稽列传(一)—三位滑稽人,一颗报国心

读《史记》滑稽列传(一)—三位滑稽人,一颗报国心

作者: 古今之变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21:20 被阅读68次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是同样重要的,他涵盖了国家治理的六个方面。《六经》是指《礼》、《乐》、《书》、《诗》、《易》、《春秋》,其中《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的。”

同样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因此发挥的社会作用就不尽相同,这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在我看来这里面提到的人都不仅仅是滑稽人物而已,而是能救国家社稷于危难的大才和能人。

淳于髡是齐国的上门女婿,为人滑稽诙谐,能言善辩,经常封齐王之命出使诸侯,从来没有辱没国威。齐威王在位时期,喜欢说隐语,不理政事整天饮酒作乐,朝政完全委托给卿大夫,诸侯们都来欺负齐国,齐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卿大夫们都不敢进谏,淳于髡便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城里有一只大鸟,落到了您的宫中,三年没有鸣叫,也没有飞走,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笑了,对淳于髡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飞上云霄,不鸣则已,一叫就会让所有人惊讶。于是齐威王派人把齐国七十二县的长官都叫到了临沂,奖励一个人,杀死一个人,并发兵御敌,诸侯们都十分惊恐,纷纷把侵占的齐国土地交还给齐国,齐国三十几年一直名震诸侯。

淳于髡

齐威王八年,楚国发兵侵犯齐国。齐威王让淳于髡带上黄金百斤,马车十辆去赵国搬请救兵。淳于髡并不出发,而是大笑不止。齐威王问是不是带的东西太少了?淳于髡说不敢,只是我从东边来,看到一个人在祭祀,但是他的祭品太少了,而他要求的又太多了,我想他的愿望很难实现。齐威王知道淳于髡是在用隐语和自己建议,便将礼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增加了,到了赵国后,赵王派了十万人马去救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后,楚国的军队不战自退。

齐威王非常高兴,便设宴款待淳于髡。他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主要看什么场合。如果是您宴请我,我就只能喝一斗酒,如果是朋友聚会就可以喝很多,而且由于喝酒多,可能会让自己做出一些糊涂事也说不定呢!齐威王知道淳于髡是针对自己经常彻夜饮宴说的,凡事要有度,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不留有余地,如果总是不能自律的话,就离灾祸不远了。凡事做到了极端的程度就要衰败了,这就是所谓的盛极必衰的道理了。齐威王任命淳于髡做了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威王饮宴的时候也经常叫淳于髡作陪。

都说戏子误国,我看淳于髡这个滑稽的人,不仅没有误国,从能力上看比那些所谓饱读诗书的卿大夫强的多,淳于髡做到了忠心保社稷,良言救黎民。

淳于髡之后一百多年,楚国出现了一个叫优孟的人。优孟是个歌舞艺人,身高八尺,经常用说笑话的方式去劝谏楚王。当时楚庄王有一匹很喜欢的马,他给这匹马穿上了华丽的衣服,住宽敞的大房子,吃最好的食物,不过由于肥胖这匹马病死了,这里告诉我们吃的太饱了,是会导致疾病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积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其本质就是不能节制和自律,这匹马是被楚庄王害死的。楚庄王要按照大夫的标准去安葬这匹马,大臣们都反对,楚庄王说谁要是敢提建议我就杀了谁,于是大臣们没人敢进谏。优孟听说以后就找到楚庄王,然后放声大哭,楚庄王说你哭什么呀?优孟说您对待这匹马太不公平了,怎么能用大夫的标准来对待呢?应该用君主的标准来安葬才对,并让诸侯们都来参加葬礼,这样才能体现出您重视马超过重视人的态度。楚庄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问优孟说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该怎么纠正呢?优孟马不管多尊贵都是畜生,应该按畜生的标准来对待,既然已经死了,就交给厨师处理好了,于是这匹马就成了楚庄王宴席上的一道菜。

优孟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个贤人,因此就对待优孟很好,在自己病危的时候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已经不行了,家里没有余财,如果日后你有什么困难就去找优孟,他一定会帮助你的。果然孙叔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穷困潦倒,于是便去找优孟帮忙。优孟说你就留在国都,那里都不要去,然后他开始模仿孙叔敖的音容笑貌,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孙叔敖模仿的惟妙惟肖。一次楚庄王饮宴,他把优孟误认为是孙叔敖复活了,知道真相后,他要封优孟为丞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和妻子商量一下,三天之后我再来就任宰相吧。三天以后优孟来见楚庄王,他说自己的妻子不同意。妻子对他说,做楚国的宰相一点都不好,你看孙叔敖是公认的能臣,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你没有孙叔敖的能力,还要做宰相不是找死吗?楚庄王听了之后很是惭愧,便赏赐给孙叔敖的儿子很多封邑和财物,让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优孟的聪明才智发挥了作用的缘故。

优孟之后两百年,秦国出现了一个叫优旃的人,他是秦国的歌舞艺人,个子非常矮小,但是善于用笑话说明道理。当时始皇帝设宴,卫士们都现在厅外,由于下雨他们苦不堪言,优旃对卫士们说一会儿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回应我,卫士们说好。过了一会儿,优旃向始皇帝敬酒,他高呼万岁,并对卫士们说“卫士何在?”卫士们异口同声的说“有!”优旃说你们长的人高马大又有什么用?我生的身材矮小却可以躲在厅中面避雨,秦始皇便让卫士们轮流守卫,一半卫士值班,其他人道厅中避雨。

秦始皇要扩大狩猎场的面积,优旃说这很好,我们只需要在狩猎区大量放置野兽就可以了,到时候如果东方六国来侵犯的时候,我们豢养的野兽就能去抵御敌人了。秦始皇听了优旃的话,就放弃了扩大狩猎场的计划,这让很多百姓受益,同时对于国家也很有裨益。

始皇帝

到了胡亥继位的时候,胡亥想要粉刷城墙,优旃说这个想法很好,把城墙刷的漂漂亮亮的,尽管会给百姓带来负担,但是敌人就不能爬上城墙进攻我们了。但是我们需要找一间大房子,把刷过的墙皮放进去阴干。胡亥听了优旃的话之后大笑起来,放弃了粉刷城墙的想法。不久之后胡亥被杀秦朝覆灭,优旃就归顺了汉朝,在高祖刘邦手下做事,几年之后去世。

胡亥

这篇内容很多,因此分为两篇来写,东方朔、西门豹等人的故事就在下一篇中来说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相关文章

  • 读《史记》滑稽列传(一)—三位滑稽人,一颗报国心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是同样重要的,他涵盖了国家治理的六个方面。《六经》是指《礼》、《乐》、《书》、《诗》、《...

  • 5月7日 哈哈

    原来西门豹的事迹放在《史记》的滑稽列传,回想当时场景,滑稽可笑。西门豹顺意而为,惩治了坏人。下午,路过滑稽列...

  • 史记·滑稽列传·刘海龙

    刘氏海龙,世隶耕,壬戌年投于陇之天水,有岐嶷之姿。其父访乡绅,曰:“天水者,龙城也,然公子志在四海。”遂名海龙。 ...

  • 史记·滑稽列传·刘海龙

    刘氏海龙,世隶耕,壬戌年投于陇之天水,有岐嶷之姿。其父访乡绅,曰:“天水者,龙城也,然公子志在四海。”遂名海龙。 ...

  • 《史记》研读427:滑稽列传(一)

    滑稽列传(一) 孔子曰:“六艺是用于治理国家的。《礼经》以节人,《乐经》以发和,《书经》以道事,《诗经》以...

  • 滑稽列传

    淳于髡 稷下学者,学无所主。 察言观色,滑稽多变。 借兵十万,楚军夜退。 一言既出,长夜罢饮。 优孟 楚之乐人,谈...

  • 滑稽列传

    (一)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到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

  • 滑稽列传

    擅长讲笑话的古人。 一、优孟 楚庄王有一匹十分宠爱的马,给它做了精美的宫室,喂上好的食物。马病死后,庄王想用士大夫...

  • 读史明智:学习运用夸张的方法讲故事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司马迁写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个滑稽人物,三个人各有特点,但却都擅长运用隐语、夸张等手法说...

  • 阅《滑稽列传淳于髡》史记

    可鉴者:1.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世上大道理如此之多,能在谈笑幽默中带出自己所想表达的观点道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滑稽列传(一)—三位滑稽人,一颗报国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yu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