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博物馆收藏家说:如果想传达什么,得先让它好看。因为好看的事物,人们愿意亲近它。一旦走近了,他们就愿意倾听得更多。
了解到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其实就在不久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有关他的分享。当时就是被链接上的缩略图中那半张他的自画像吸引的,还有那谦逊又霸气的标题,“如果你认不出我画的东西,那一定是我哪里犯错了"。
点进去之后迅速被他的作品捕获,简明的线条呈现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大胆的撞色搭配好像精确抓到了我自己想要却难以表现的一些感觉。简单,独特,快乐。我不是个艺术咖,会厌倦双年展上那些看起来玄乎的画作,却也会看着蓬皮杜里的注解沉浸在一个个有意思的构思中。我喜欢的艺术品,也是会让你有触电感的,或是一种共鸣,当你经过它时会忍不住回眸;或者是种启发,让你开启另一扇门,尽管可能一时间还不知会把你引向哪里。
我极其不喜术语,亦不认同复杂的概念只能通过曲高和寡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恰恰相反。我所欣赏的伟大的思想家,比如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塞缪尔·贝克特,他们在语言的使用上都是精确且简约的。
迈克尔用一种新奇的摄影方式,留下当前世界的影像。他选取的作画素材都是我们身边最平凡无奇的物品,拥有最基础的造型。他选取事物有趣的立面,用另类的色彩将物品陈列在纯色的画板上,干干净净,却抓住你的眼球去重新审视、欣赏这些“老朋友”。我们对它们太过习以为常,往往忽略这些正是人类需求与智慧的缩影,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故事。
最基本的物体就是这些简单物件,完全由我们的需求所主导。我们因此创造了这些物件;也因此决定了它们的外观。这一切并非随心所欲。选用特定的材质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或轻盈度,选用特定的尺寸则是为了适合手的大小,一切因需而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开始画这些平凡的日常物件。当时,我认为它们非常稳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我第一次画电灯泡的时候,我完全没料到有朝一日这一设计会成为历史。节能灯泡的出现让老式灯泡变 多余、甚至不合法。
现在我意识到,我画的那些是“形式服从功能”时代下设计和发明的产物。尺寸、材质、形状无不直接与用途相关。东西的外观要与功能相匹配,让人们可以从外观了解它们的功能。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各种新事物——手机、手提电脑、掌中电脑——尽管功能各不相同,外观看起来都惊人的相似。没有一件 观与功能相匹配。“美丽且直观”的理念已然过时。
我想可以用他自己的早期代表作《一棵橡树》来概括他的创作核心。那是一个盛着水的玻璃杯被高置于隔板上,水杯在墙上投射出影子。在旁边的附文中,迈克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宣称,无论外观如何,他已经把这杯水变成了一棵橡树。当面对这杯水时,随着观察角度,光线变化等,人们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视角也各有差异。这是他眼中艺术的象征:最简单的形态,直白地展现实质的东西,又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当被问及为什么取名为“橡树”时,他的解释是,当说起“橡树”,人们脑海中出现的意象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颜色,质感粗细,不同季节中的橡树等等。这真是他想表现的那种感觉,似乎亲切熟悉,却仍有朦胧的部分。
迈克尔的艺术造诣我不再铺展开来,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查看文末的链接。
很高兴大师的作品来到了上海展出,展览的名字是“NOW"(此时)。每幅画都像一只眼睛,带我们窥视一个个凝结的现在。当然,也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自嗨了一把。我相信好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玩得起来,也能聊得起劲。它激发的灵感会是挂在叶尖的水珠,不知道什么时候,滴答,就掉下来了。
相关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sjfwdb/html/2015-02/11/content_1192830.ht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