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每周六回家和母亲聊天,母亲也不怎么会多讲大道理,就讲她卖菜多辛苦。自留地里种了多种蔬菜,自家是吃不完的,把吃不完的拿到集市上去卖也很正常。这已经是很大的改变了!
在上个世纪,为了赚钱,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舍不得吃,勒紧裤腰带把自留地的产出拿到集市上去卖,赚点钱贴补家用。有很多次,看着自家地里种的那水灵灵的蔬菜,只能看不能吃,就是为了多挣钱。
当时家里还种蘑菇呢,家里从来舍不得吃“商品化”的蘑菇,那些长的规整(卖相好)的蘑菇只能去收购站或者集市,自家吃的只能是“蘑菇脚”,就是从培养基里拔出蘑菇后,那个根部,俗称“蘑菇脚”。大家都知道蘑菇是天然的味精,有了蘑菇就会鲜美,无论是煎炒还是做汤。种蘑菇的岁月,自己还是一个初中生,班上还有老师问我家里是不是还有蘑菇脚卖?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差不多。老师也想尝鲜,又舍不得买那些成品蘑菇,价格偏贵。倒是蘑菇脚以为差不多,价格要便宜很多。
住在镇上的男男女女买菜就离不开集市,平日里一大早集市里就人头攒动,有摆摊的喝卖声,也有顾客和摊主讨价还价的声音。卖菜的农家凌晨三四点就起来装运蔬菜,骑着自行车往镇上集市赶。有时去的太早,农贸市场都还没开门,干脆就在马路上摆摊开练。运气好的话,还不用等集市开门,从家里带出来的菜蔬就被镇上人一抢而空。
人气足是一个菜市场生意是否火爆的标志。
可现在呢?正如老母亲所说,街上没几个人,出来买菜的都是和她同一辈的人,都是些老年人,看不到中年人出来买菜。因为他们都喜欢在线买菜,人都不出门了,网上买菜也已经习惯了。家里那口子也从集市买菜变成了网购!
这星期归去,老母亲估计依旧还会吐槽一下。但对于老母亲而言对于买菜这件事也已经进步不少,一家吃不完才去卖,否则就留给自己吃。
2023.11.24
沪上 北风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