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377480/31944da9d1aecf3c.jpg)
等待、盼望雏燕出生的同时,咱们也不能闲着是不是。做点儿什么呢?不确定的话,那就随着我的记忆一同回到几年前的那个春上吧。
记得上面提到过,在那个春上我自觉做了几件有意义的事儿。首先第一件,就是在带着儿子遛弯儿的时候,把路边看到的三棵小桃树和一棵小杏树移植到了我家院子里的花池里。
说是花池,在我的印象里好像连一棵花也没种过。我不在家的那些年,两个老人都是用它们种菜(韭菜,小葱,丝瓜,生菜,还有黄瓜)。我回来后,它们便成了我的地盘儿。
既然是我的地盘儿了,我便依着自己的喜好把老人家种菜的习惯改成了种树(杏树,桃树,还有杨树)。目的,让院子里有花香,有果子香,有乘凉的阴凉儿。
在这个时候,我的想法就和两个老人的想法相违背了。他们想种的是菜,不是树。而我(包括我儿子)想种的是树,而不是菜。
还记得栽这几棵果树苗的时候,儿子就曾兴奋地不停地问我:“妈,它们什么时候才能长杏儿还有桃儿嗳”?
我便趁机把果农们总结出来的那句“桃三杏四”的谚语告诉给他,还说,“到时候你就该上四五年级了”。
“到时候,它们长的有我高吗?”儿子一脸正色地问我。
“当然,它们可能还会超过你。”我笑着回答他。
“我要和它们比比。”说着,儿子又一本正经地站到刚栽下的小树苗旁边,和它们比了起来。然后兴奋地嚷嚷道:“妈妈你看,现在是我高”。
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站在一旁的我竟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然后对他说,“只要你好好吃饭,你就不会被它们落下”。(可能吗,嘿嘿)
我和儿子正说得起劲时,出去串门的婆婆从外面回来了。她走过来朝着花池看了看,就立马阴沉起脸小声嘟哝起来:“这倒好了,原本打算种菜的地儿,让你们娘俩先种上树了。不晓得我什么时候就把它们拔了呢。”
这句话,婆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不止一次地说过。由于她经常这么说,这句话便入了得老年病的公公的耳朵里(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或者不说话的公公也不喜欢我们种的树呢),以至在去年春上,已长成的杏树开的几串杏花(三棵桃树前一年就挂了一次果儿了。几串杏花开得很漂亮,深红色的花蕊外面,是几瓣浅粉色的花瓣)没等开全,更不用说结果子了,就被公公把一树的杏花揪的所剩无几了。
心里气,却没有一点儿办法。毕竟他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病人,我能拿他怎么办呢。庆幸的是,所剩无几的几朵杏花中的一朵,竟悄无声息地结了一颗杏子。这棵杏子,到麦收的时候居然还顽强地长熟了。后被给我家拉麦子的三马车倒车的时候剐到了地上,正好被晒麦子的我看到了,黄橙橙的,一半儿黄中还透着少许的红色。
看着它静静躺在地上的麦粒儿里,我倏然一阵高兴,低头、弯腰、捡起,没顾上洗只在衣服上蹭了蹭,就不容分说的把它丢尽了嘴里。开始咀嚼,一股浓浓的甜汁顿然沁满嘴巴和喉咙,我不禁暗自称道:好甜啊!只可惜就一颗。
事后,我把自己吃到杏子,还有它有多么甜的事说于孩子爸和孩子听,他们都不相信我说的是真的,他们说杏树根本没有开花哪来的杏子呢?爱信不信,反正它结的第一颗果子是我这个主人吃到了,这就够了。
今年我家的杏树又结果了,而且结得比去年多几十倍。有几次自己兴趣上来的时候,就透过密密的叶子弯腰驼背地数了数,差不多五十个呢。怎么样?到杏子成熟的时候,来我家吃杏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77480/49840465cf084d82.jpg)
2019.05.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