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记

作者: 不得其门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18:02 被阅读0次

周末带着儿子去运河边玩,随意走走感受杭州春天的闲适。跨过拱宸桥,遇上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体会了一次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杭州人文荟萃的细腻。

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真正的经济纽带

小时候对京杭大运河所有的记忆,就只有隋炀帝以及隋唐演义中英雄的故事。等到长大了,在杭州生活了,才慢慢体会了京杭大运河对于中国人的特殊价值。

如果不是对高句丽三次征伐的失败,或许中国历史中真正的“千古一帝”就非隋炀帝莫属了。在中国古代谥法中,“去礼远众曰炀”,进一步的解释:内好多淫,外则荒政。但显然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谁叫他杨广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失去了历史话语权。仅仅从大运河的修建来看,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手笔”。

喜欢历史的我,并不相信历史课本中对隋炀帝种种丑态的论述,也不相信大运河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的游玩需要而建设的。要知道,这样大的水利工程,从筹建、组织、动工、修建,完全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要说花费不菲、人工巨大,就算是筹备、规划,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是杨广在青年时代就有了最初的构想,在当政之初就进行了详细筹划的话,绝对不可能在自己当政期间就完成这一堪称人类奇迹的伟大工程。

当然,完全说大运河是隋炀帝的功绩,肯定很多吃瓜群众是不认可的。毕竟在隋唐大运河修建之前,全国各地的运河修建都已经历经了几百年。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隋唐大运河是第一次将中国的水系南北贯通,从此中国南方真正开始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了。

可是,如果将大运河放在中国历史中来看,它的价值和意义堪称绝无仅有

中国文明是全世界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体系,而且几乎是唯一一个文化体系传承千年的大民族[1]。中国文明作为一个整体长期存在说先当然是优越的地理环境[2],而在长期发展中,华夏文明内部认同和持续的集权是文明不被分割的重要原因。历史上对于文明整合具有重大意义事件很多,包括大禹治水、齐恒公九合诸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汉武帝武力征服匈奴以及班超经略西域等。同样,贯穿大运河也是这样等级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但大运河与其他事件不同的是,它是在中国经过了300多年“五胡乱华”“南北朝”之后发生的,而在大运河建成之后,中国进入了经济最为鼎盛的大唐盛世,很难说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

从本质上看,隋炀帝是一个具有长远谋划的君主,大运河的贯穿其实更像是对国家统治长期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根本性解决方案——通过运河解决农田灌溉、南北交通、粮食供给、政令畅通、军队快速部署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隋王朝能够更加长久的实现统治。

这一点在之后隋朝覆灭的全国战争中也能看到,因为运河的存在,无论是“十八路反王”,还是后来的唐王朝军队,在实际战争和战争组织中,都实现了快速部署的效果。而在战后恢复生产的过程中,运河的存在使得全国农业和经济很快就达到了战前的水平,为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大运河对于中国南方来说更加重要。在隋唐以前,中国的南方无论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来说,都不是非常重要。自汉晋以来的大门阀也基本以北方大家族为主。“黄河文化”是中国文明的主旋律。而在隋唐以后,中国南方在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都逐步变得重要起来。特别是江浙一带逐步成为天下文人的天堂,并在随后的宋元王朝以后,逐步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经济中心。这一切发端或许都在大运河的贯穿。或说:江南繁华,自运河始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除了渐渐适应了气候、环境外,对于江南文化中细腻、考究和浪漫更是欣赏。得益于四季皆宜的秀丽风光,杭州自南宋以降,就不断吸引了古今中外各色人等。而闲适、平和、包容和恬静,或许是杭州给所有人的印象。以前,我得意于西湖的“水光潋滟”,后来我喜欢带着孩子去西溪寻找“西溪,且留下”的胜景,甚至良渚的文化、龙井的茶香、超山的梅趣都是引人入胜的。而漫步于运河之侧,则让人感受殊为不同——运河水道成于历史,两岸商户却是今日风韵,来往人群或举家出游,或情侣为伴,或三五好友,感受的是盛世的逍遥和春日的惬意。千年以来,大运河为杭州注入了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今天,大运河承载了更多的文化的意味,继续滋养着生活在这片水土上的人们。


  1. 文明体系传承千年的其他民族也是有的,比如犹太人,但像中华民族这样庞大的族群存在,环顾全球,已经完全没有了。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印度、巴比伦、埃及到现在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只有中国无论是族群组成,还是文化体系,都实现了长期存续。

  2. 中国发源中原地区,而后持续的扩张,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版图。从大格局来看,中国版图两面临海,一面高原,北部又有大山脉,从根本上保证了文明存续的可能性。这也是地理决定论的主要观点之一。

相关文章

  • 运河记

    周末带着儿子去运河边玩,随意走走感受杭州春天的闲适。跨过拱宸桥,遇上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体会了一次京杭大运...

  • 观展览,习古琴——记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参观北京古琴·运河文化展

    观展览,习古琴——记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参观北京古琴·运河文化展 在今年的北京大运河文化节期间,北京古琴·运河文化展得...

  • 运河行走记

    进入立秋后的杭州城已没有了那份酷暑的爆热,散步在运河石板路上,静静感受风吹过耳边的“呼呼”声,聆听它拍打柳叶...

  • 京杭运河记

    一岸黄柳随客去 岁寒不渡冬枕眠 会写诗的流氓 ...

  • 发展在路上

    《发展在路上》 运河岸边景色宜, 清风习习沁人脾; 京杭运河流经地, 多方友谊让人记; 沧州通州紧密衔, 企业疏解...

  • 夜间运河暴走记

    自从关注了户外活动的公众号,每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推荐。 9月23日,公众号推荐了运河暴走活动。全程6.5公里,...

  • 灵魂学,运河公园记

    运河公园记·水天两极·若水默步 水没木栈道 清波扶栏白影邀 远空高架线 网墙缆悬浮似萍 车影和风澜 排迎枝岸苍劲杨...

  • 淡淡的幸福

    通州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起始端,京杭大运河古名“邗沟”“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与长城...

  • 个推大数据:新一代运河人年轻又多金,够潮还够范儿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它主要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等河道组成,其中又以京杭大...

  • 运河边的奇食记

    家乡的北运河正在开发。 我觉得,吸引观光客的除了运河风光,还应当有运河美食——独具香河特色的乡野美食。 之前我想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河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dt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