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喝茶的最高境界。
——林清玄
对于喝茶,自己只学习了皮毛,对于茶文化和茶知识知之甚少。在五一假期最后半天,先生邀请我和他坐在一起喝普洱茶。
我:今天由我当茶主人,茶具的摆放由我来操作。
先生:好的,看看你泡得怎么样?
我:把普洱茶倒入盖碗里面,第一道先洗茶。
先生:怎么倒这么点水。
我:洗茶只要用水淹没茶叶就可以了!
先生:你多冲点水不可以?
我: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先生:泡茶不要这么死板,灵活一点。老师说的也是没有错。泡茶首先要见机行事,看茶叶多少而定。不同的茶,出汤时间不一样。你看你泡起喝的第一泡好苦涩。你看我给你泡一次。注入水之后,出汤要快。来,老婆尝尝味道。
我:嗯,没有刚刚的苦,好喝多了!
先生:第三泡是最好喝的,茶汤最甜,顺便给你普及一下茶知识。
品茶人都知道:头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甜韵味暇。
把少年期的涉世茫然用刚沏泡的头道茶水的浑浊来形容,应该屏弃泡沫,冲洗茶具,才能让后叙的茶汤清澈见底,韵味有神!
把人生青壮年时期比作二道茶,是因为二道茶才开始饮用,而二道茶水含茶碱和茶多酚最多,同时还并夹有或多或少的其它杂味,所以喝起来有带有较浓的青涩苦味,所以用这种二道茶水的青涩苦味,来形容人生青壮时的打拼艰辛期。
品茶时的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叶好坏的韵味体现,这道茶汤最醇,最甘甜,是最有韵味的,所以用这道茶来形容人生中年后的成果收获期是最恰当不过的。
茶叶冲泡到第四道茶汤时,茶水清淡韵暇,会让人回味留恋前一道的神韵清爽。因此,用第四道的茶水来形容人生步入老年时期的生活清淡,泛味,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老年人常会跟人分享青壮年时期的打拼经历,和收获成果的喜悦!这就是人们常用“人生如茶”这个词来形容人生的由来。
我:亲爱的,看不出来你没有出去专门学习,懂的东西比我还多。
先生:那是,以前上班的地方有个卖茶的,茶艺师经常泡茶喊我去喝,顺便给我普及茶知识。其实茶要多喝,才会分辨。
我:今天又跟着你学习了!
先生:看到你这么开心,再跟你说说喝茶。喝茶只需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人生亦如喝茶,虽看着繁杂,其实又何尝不似如此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特别是幺儿的事情,我希望你看开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放下过好自己的当下。你希望儿子以后过得怎么样,现在你要做给他看。当然,最近我也看到你的改变,把家里收拾非常干净整洁!
我:谢谢亲爱的认可!今天收获多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