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心读过的书,才能长进你的生命里。
送你一本书,以及一点读书的小建议。
这世上本来有两种人:读过《XXX》的,没有读过《XXX》的。
焦虑的人多了,就变成了三种:读过《XXX》的,没有读过《XXX》的,读过《XXX》“干货版”的。
现在的人讲求高效,期待直达目标,连阅读和学习也是这样。于是,出现了“替人读书”这门新生意。
从缩略本到精读本,再到10分钟读完、5张PPT看透、1张思维导图弄懂,书越来越干。
同样的营养,只需要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轻松获得。听起来超级划算,事实也真的如此吗?
读过“干货版”,跟读过这本书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我最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回答。
一本反干货式阅读,却被榨得很“干”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如其名,讲的是阅读的方法和艺术。
这本书对干货爱好者们十分友好,它不但条理清晰,而且把所有需要注意的概念、句子都用粗体标记了出来,更贴心地在每一章前做了概括,每一节后做了总结:这里主要讲的是XXX,一是XXX,二是XXX。
榨出这本书的干货难度不高,哪怕只是顺手弄个摘抄,看上去都信息量巨大。再加上顶着个“阅读圣经”的鼎鼎大名,这本书就被制成了众多版本的一页精读、思维导图和PPT。
有趣的是,这本拥有数不清的“干货版”的书,恰恰是一本反干货式阅读的书。
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说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为“那些想把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
对于这样的读者,除了一本书讲了什么之外,他们还想知道更多:
作者是怎么讲的?讲的是不是全部有道理?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要消灭这些疑问,“干货版”显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把书变“干”,挤掉的可不一定都是水
因为想到干货这个话题,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特意去网上找了它的一些“干货版”看。
一对比,才发现被挤掉的东西还真不少。
首先,是那些看上去可有可无,却暗藏着宝藏的部分。
像前言、后记、附录、注释这些,不属于正文的部分,在所有版本中都被删得干干净净。
我不得不告诉你,即使是附录这种在书的最后边,总是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可能藏着大宝贝。
反正,我没发现有哪个“干货版”提到过,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附录中有一个长达16页的书单,列出了几百本值得花时间一读的经典好书。
更不必说序了。作为作者跟读者打的头一个招呼,它们可能记录了这本书因何而写,介绍了作者与他毕生研究的课题、将要讲述的故事的渊源。
比起书里的某一个章节,序和前言往往是作者倾注了更多心血和感情的地方。
其次,除了“这本书讲了什么”之外的所有内容。
“干货版”更接近于一本书的骨架,只保留最主要的内容和观点,而剔除了所有筋和肉,包括作者的逻辑、推理和感受。
然而,这正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作者反复提醒读者的:
千万不要只做知识和观点的记录机,把“知道”当成“理解”。
如何将知识分子的态度与观点包装起来,是当今最有才智的人在做的最活跃的事业之一。
目的都在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绪。
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鼓励你背诵知识的人,其实是在偷走你的思考能力。没有充分解释支持的观点,本来就很值得警惕。
如果一直依赖于别人的头脑,不提高自己对于阅读的要求,就算读了再多的书,也永远读不通。
对于这样的人,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有一个挺狠的形容:“集阅读与愚蠢为一身”。
再次,很多不是重点,但可能给人意外启发的边边角角。
比如说,关于阅读悲剧作品,这本书给我的两把小钥匙。看了这一段,再去读几页剧,感受就很不同。
第一,悲剧的精髓在时间,或是说缺乏时间。决定或选择都要在一定的时刻完成,没有时间去思考,衡量轻重。
第二,在希腊的戏剧中,所有的悲剧演员都穿一种高出地面几英寸的靴子。在读悲剧人物的台词时,你要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大人物的口中,他们不只是在形象上,在实际身高上也高出你一截。
也有些实用的启发。
很多人不擅长跟人争论,除了“我反对”、“你胡说”之外,没办法组织有力的反击。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讲到如何评论一本书时,其中有几句话,简直是跟人讨论/辩论/吵架的优秀指南。
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试试看能否从这四个方面开撕:
1.你的知识不足;
2.你的知识有错误;
3.你的推论不合逻辑;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除了这两段,让我找到认识科学的新角度的那一段,还有揭示了哲学书大陷阱的那一段,都统统不见了。
而书中介绍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的那一部分,如果当成论文写作指导来读,效果也会非常棒。缩成了几十个字之后,都让人有点看不明白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干货版”很受制作者阅读偏好、阅读水平的影响。
因为同时在看多个版本,我发现每个版本的取舍都不太一样。
的确,给书做概括或缩减的工作,很能体现操刀者的个人趣味。删得越多,留下的越少,就越代表他的好恶。
越是浓缩过的摘要,筛选得越厉害。
如果一千页的作者摘成九百页,这样的问题不大。
如果一千页的文字浓缩成十页或甚至一页,那么到底留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个大问题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就算那个人读书的能力比你好很多,你也最好对他的口味保留一分怀疑。
“干货版”并非完全没有阅读价值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干货版”是不是丝毫没有阅读的价值呢?
倒也不是。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过导读和摘要类作品的两种用途,差不多也能适用于“干货版”。
第一,如果你已经读过一本书,这些摘要能唤醒你的记忆。理想上,你就该自己做这样的摘要。
第二,如果你还没读书过一本书,摘要有时能告诉你,你想不想或需不需要读这本书。
但不管怎样,只读“干货版”,绝对不算是真正读过了这本书。
我找到的答案就是这个。
▼▼▼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
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这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讲到的“真正的阅读”。
五年前读到这段话,我看到的是“就是要读”。
那时候,我刚开始明白:对于阅读,只有真诚地发问,才能得到最好的回答。
今天再读,我看到的是“慢慢地”。
要想把书读好,急是不行的。要敞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让书缓缓地流过去。
把从书里得到的几分滋养,小心地保护起来,总有一天会换来自我的破茧而出。
突然想起了那个很老的问题。
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去荒岛,你会带哪一本?
我猜,不会是只有“干货”的那一本,而是曾经缓缓流过你的那一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