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第一天,一个凉爽的周末,与西厢初邂逅。事情还得从去年秋天聊起,罗江的一位文友在朋友圈晒图,在西厢与文友雅耍品纯文学茶。这一句话,有无数个吸睛点,牵走了我的目光。
我心中的纯文学,是用文字将精神的层次进行深入地描绘,牵引着人的感觉进入那玲珑的思维架构,探寻人性永不停息的混沌内核。在西厢,一群爱文学的人,聚在一起品一杯清茶,聊文字背后的故事,想想都很美。
说起西厢,颇有来历,什邡罗汉寺有一茶苑,名曰“西厢茶园”,茶园的匾额是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主席罗汉寺主持素全大和尚亲笔题写。本市的一众作家文友闲时常汇聚于此,香樟树下,一壶茶,半天时光。他们的话题离不开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无所不谈,天马行空。堪比七贤的竹林、杜甫的草堂、苏轼的东坡、鲁迅的百草园、史铁生的地坛……常有美文佳句从此处流向全国各大报刊杂志。
去年五月的某一天,本地作家春秋行者、水湄、墨安、梦茵等人相聚在西厢品茗雅耍。其间有人提议组建一个纯文学的微信群,方便文友们线下交流,大家一合计,因时就地命名为“在西厢”。成立之初的“在西厢”,群员有30多人,一群充满激情的文学信徒,聚在一起聊生活、品文章、记录城市与乡村的人间烟火。在西厢群里有个群规,群员们轮流担当群主,组织活动,天南海北的文朋诗友亦可以诗文叩门加入群聊,一起品茶论文。
忽然想起了元曲《西厢记》,想起了芳华百代的王实甫。“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春风怨一曲,数百年前的燃情撩戏已经开场。我不是元曲书家,分不清生旦净末丑,描不出张生与崔莺莺的一往情深,记不了精灵红娘的儿女情怀。罗汉寺的香樟树,普救寺的古柏树,依然生长在莺莺拜祭过的月光里,张生的情诗上。那年的明月依然照亮每一个夜晚,从汉雅唐风中吹来,从舟楫车辙上流走。
秋风里,罗汉寺庄严而肃穆,香火袅袅,钟声悠悠。红墙青瓦的川西风情的院落,坐北朝南。四面有一丈多高的青砖墙围着,寺内香樟树郁郁葱葱,进门是一尊大肚的弥勒,身后是金碧辉煌的大殿,两个大香炉傲然地挺立在大殿前。穿过大殿,来到罗汉堂,门边挂着一副对联,“五百罗汉数仔细是凶是吉,三千世界看清楚如幻如真”。大殿里这一排罗汉,有的凶恶,有的慈祥,表情姿态,各各不同。佛像的四周竖立着雕刻精美的盘龙图象的石柱子,屋檐瓦当上有圆脸的精灵和滴雨的祥云。这就是川西佛都的罗汉寺,立于繁华闹市中的佛门净地。
西厢茶园位于罗汉寺西侧,正殿西侧的一个小庭院。小院像是处在一座大的花园之中,四周佳木葱笼,花草繁茂,奇石假山,曲径通幽。后院坝的香樟林下,几张方桌随意而立,几把休闲躺椅惬意横生,一只保温水瓶,几只玻璃茶杯,已把川西坝子的悠闲之风描得淋漓尽致。在一棵青翠女贞树的根部树洞里,生长着一窝野蜜蜂,轻舞飞扬,有人用一个木盒子立在蜂洞前,给蜜蜂指引采花的路,蜂们竟与院中品茶人互不相扰。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中秋节前一日,“在西厢”众才子佳人来到什邡市灵杰镇周家民俗文化院落,古香古色的川西小院顿时诗韵飘香。当一群欢乐的乐手吹起欢乐颂歌,秋日思雨开始在院子里漫天纷飞。丹桂树下,中秋诗会开唱唐风宋雅,你吟诵我走板,他轻歌她曼舞。一曲《红娘拜月》,一章《祖国你好》,小院满是欢歌笑语,“在西厢”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在西厢,就是生活在幸福的时光里。这闲时里的一杯清茶,几句实话,阅过春花秋月,春秋四季,胜过穿肠醇酒,人生辉光。
大师手笔 古香古色的瓦当 西厢纯文学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