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一个遥远而神圣的城市。
没去过西藏,你无法想象拉萨的样子,你无法想象一座被大山环绕的城市。
这座小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城市的灯酒霓虹,你一眼就能望到尽头,一眼就能望到远处的山峰,黑乎乎的一座连着一座,雾气缭绕,笼罩着整个城堡。
自从上次写到拉萨,耽搁了好几天才开始动笔,虽然我在西藏才待了短短7天,但是这篇游记还远远没有结束……
八廓街
在青旅住下后的第二天早上,我起的很早,大概七八点钟的时候我来到了有名的八廓街。
八廓街,来之前就会经常听到驴友们提起的地方,在书中也会见到过,我想它大概就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吧,大概就是西藏最有特色的一条旅游街道吧。可是我想错了,眼前的景象让我有点惊讶,街上好像大部分都是藏民,一个个挂着长袍,手持着转经筒 ,不停的转动,一个个匆匆忙忙,像是有很紧要的事情要发生,一个个表情严肃,像是死神马上就要降临的那般敬畏。
我不理解这些藏民在干什么,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一个个都形色匆匆,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都表情严肃,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并排着走路却没有言语。这不像我想象中的商业街,这里的人好像在敬畏着什么。
于是,我掏出相机,想记录下这一切。
我站在玛吉阿米处的一个拐角,那里经过许多人,大部分都是藏民,而且老人偏多。我不断的拍,哐哐哐的拍,我太想记录下这里的一切了。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因为感到震惊。
我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做我不知道事,我像是一个另类,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好像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藏民大多朝着一个方向走着,而我,站在他们的反方向,开始记录这一切。
慢慢的,我开始往他们的反方向,慢慢的往前走,慢慢的去观察他们一个个神色匆匆的表情,慢慢的用相机去记录。
我发现,大部分人,走在一个香炉的地方,会甩着手上的转经筒 ,围着它转圈圈。我不知道这个香炉意味着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条街道上,要安排这么多的香炉。
不过,我似乎懂了他们口中常常说的“信仰”是什么,虽然我不懂得藏民的信仰是什么,但我却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的信仰。
他们所做的,他们所做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事 ,这些我看不懂的举动,大概就是他们的信仰所在吧。
作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肯定是难以理解。
但是,我突然萌生了一颗敬畏之心。
玛吉阿米
刚刚前面提到了玛吉阿米,这是一家餐厅,一家很有名的餐厅。不过,一开始我也并不知道,我是在最后临走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个事情的,然后就去它的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因为吃不惯西藏的美食,所以并没有选择进去坐坐。
后来我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玛吉阿米是仓央嘉措与情人私会的地方。
人这一辈子,很多东西是有命数的,仓央嘉措也难逃其外。他的出生,导致他成为了西藏的第六世达赖喇嘛。而当他被找到的时候,已经14岁了,人世间的七情六欲,仓央嘉措都已经开始萌生了。
那时候,他爱上了一位姑娘,一位很美丽的藏族姑娘。
可是,他却与他最爱的姑娘,注定生离死别。
因为是西藏的六世达赖喇嘛,所以世人不允许他有情欲,更不允许他私会情人。
可是,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情种啊,世间最美的情郎啊,他怎么可能没有情欲,怎么可能放弃情人呢 。
所以,作为西藏的王,在布达拉宫,高高在上,受万人敬仰的时候,他也忘不了他的情人。因此每到夜里,达赖喇嘛休息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偷偷的,翻墙逃出宫外,来到玛吉阿米,私会他的情人。
可是,好景不长,这样的事情迟早还是要败露的。
就在私会那一年的下雪天,仓央嘉措照例半夜翻墙来到玛吉阿米,可是被他的教徒,发现了蛛丝马迹,顺着他雪地里踩出的脚印,来到了玛吉阿米,发现了他私会情人的败情。
从此, 他的情人,被处死。
仓央嘉措悲痛欲绝,从此被囚禁在布达拉宫,与世隔离。
也就是在那几年,在那一段悲痛的时间,仓央嘉措写出了许多传世的诗篇。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大概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了吧。
布达拉宫
有人说,去了西藏不去布达拉宫,相当于没去,可我就是没有去。
大概是我穷吧,也大概是我没时间抢票。
因为是旺季,当时布达拉宫的门票网上已经炒到五百多块了,即使是早晨6点钟开始去排队,也不一定能抢得到。一方面,我不愿意花五百多块去看布达拉宫(故宫的门票大概也就25块钱吧),另一方面,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六点钟去抢第二天的门票。
所以,我去看的,只是布达拉宫的外部景观。
实地去看,也看不出有多么的宏观,只是夜晚看上去,它就特别显眼。
布达拉宫夜晚的灯光也不是常常都开的,记得我到拉萨的第一天晚上,去青旅放好行李就直奔布达拉宫了。坐的是西藏特色的人工三轮车,我管他叫“黄包车”。可是当天晚上布达拉宫的灯光却是没有开,后来我发现站在青旅的楼顶,完全看得到布宫,因此再有一次我登高望远,发现布宫的灯亮了的时候,我就义无反顾,坐上黄包车,直奔布宫了。为了就是一睹大家所说的最美布达拉宫的夜景。
可是实际上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大概跟网上的图片差不多吧。于是我也就拍了几张图,作为留念。
布宫夜景我住了三家青旅,每家青旅上到楼顶都能望到布宫。所以我特别奇怪,拉萨的城区为什么没有高楼?
后来在一次打车的时候,我问了网约车司机这个问题。他告诉我的是拉萨越是中心区的地方,越是不让建高楼,因为那样就会挡住布达拉宫,就不能体现布达拉宫的宏伟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似乎懵懵懂懂的理解了。
大昭寺
去不成布达拉宫,后来我去大昭寺了。
我去见了那尊释迦摩尼14岁的等身金像。
其实我也没怎么仔细看,只是远远的隔着栏子向里面张望了一下,大家都对着拜了拜,我没有拜,因为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导游说,那是当年文成公主下嫁到西藏的时候,从遥远的东土大唐带过来的。是西藏最宝贵的一尊佛像,他说,来了西藏的人都应该来看看这尊佛像,来西藏没看过这尊释迦摩尼14岁等身金像的,等于没来西藏。我听到的不是布达拉宫。
于是,我又认真拜了拜。
西藏的人最信奉佛教了,这尊释迦摩尼佛像似乎对他们意义重大。
所有在八廓街朝拜的人,都敬畏着这尊佛像,这是建寺核心,这是这座寺庙的灵魂。
所以后来我发现所有在八廓街朝拜的人,只不过都是围绕着这座寺庙。
大昭寺内部金顶所以后来我才发现,我所不理解的藏民所以不理解的行为,都发生在大昭寺的周边,这是他们的信仰所在,这是他们最敬畏的地方,这是他们最虔诚的向往 。
在这座寺庙的周边,我看到单腿站立的残疾人手裹着木板在这里朝拜,我看到中年男人衣襟湿透了在雨地里朝拜,我看到藏族妇女带着五六岁的小孩在街道上朝拜。
以前我不理解,现在我似乎有所明白。
我听人说,藏民的信徒,一生要完成十万个朝拜,才能救赎之前所犯的罪过,才能一生圆满,才能下一世得到福报。
因此,所有的信徒,几乎不约而同的,永远在朝拜。
我敬佩他们,我敬畏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