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了一篇描写母亲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妈妈的一些往事的回忆。
我的家在农村。记得小时候,村里还没有正常通电,一到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点上昏黄的煤油灯照明,灯罩总是被熏得黑乎乎的,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擦拭干净了,要不灯光就透不出来了。
那时,爸爸迫于生计长年奔波在外,家里就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弟弟,家里家外一把手。儿时的印象中,妈妈总有做不完的活儿,白天起早带晚的进行田间劳作,能挣一个工分是一个工分,晚上回到家里忙完晚饭后,不是坐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就是纳鞋底、打毛衣。常常我半夜醒来后还看见妈妈在聚精会神的忙碌着!
妈妈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唱歌。她常常晚上在家里做针线活的时候唱,也有的时候是在搓绳的时候唱,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我会一边歪着脑袋听,一边还时不时地跟着一起唱,常常唱着唱着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在我的记忆里中妈妈的声音是那么的甜美、圆润,直到现在,有好些歌名、歌词我都记得,基本都是一些黄梅戏曲,有《打猪草》、《女驸马》、《天仙配》等。我想我现在这么喜欢唱歌与早年妈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只是现在,都不怎么听到妈妈唱歌了,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因为忙得没有时间了。
妈妈大概十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都早早的因为生病去世)。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大舅、二舅都已各自成家,大姨也已嫁着人妇,妈妈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
所以那个时候,妈妈就相当于家里的老大,就自动的承担起抚养两个妹妹的责任,直至两个妹妹都长大成人。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她那稚嫩的肩膀是如何挑起这样的生活重担的。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才造就了妈妈乐观开朗、勇敢善良的性格的。
我今天能坐在敞亮的办公室里,为那么多需要的病人排忧解难,安慰他们,治愈他们,获得一定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当然与我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真正需要感谢的还是我那目不识丁的妈妈!
至今记得,我在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班上的一个男同学打得躺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有种要死过去的感觉,因为怕挨骂,所以晚上回家后也没敢告诉妈妈,只是第二天就再也不肯去上学了。妈妈虽然后来知道了我不肯上学的原因,也找老师反映了情况,都只当是小孩的顽皮不了了之了。但这件事情却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以致于后来上学都不喜欢与班上男同学讲话。
直至九岁那年,妈妈再也不允许我在家里呆下去了,一手拿着棍棒一手拿着凳子把我重新赶回了学校,她说自己吃了不识字的苦,决不让自己的儿女也跟着
吃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上学。
在那时,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迷信思想还很严重,认为女儿长大了反正是人家的,上不上学无所谓,留在家里不仅能为家里干点活,对于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还是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的,更何况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呢!我们村里有跟我一样大的几个女孩子就是这种思想的受害者,一直未能回到喜爱的学校上学,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我记得我当时是哭着回到学校的,当时心里暗暗就下定决心绝不能让妈妈失望。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很努力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最终考上了当时能够包分配工作的中专,实现了农转非的跨越,家里为此还特地摆了好几桌酒席宴请了亲朋好友和学校的老师们。
在那个年代,如果哪家孩子能够考上中专或大学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少之又少,因为那就意味着你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再下田干农活了,用我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永远甩掉泥腿子了。
妈妈有一双不仅能干还很灵巧的手。平时,家里的麦子、稻米在她的加工下变成了我们念念不忘的美食,特别是各种既脆又香的小饼子至今想起来还口水直流呢!
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子也都是妈妈利用农闲时间一针一线缝制的,包括冬天里面穿的毛线衣也都是妈妈一针一针的织起来的。刚开始妈妈都是手工缝制,晚上常常熬到半夜,后来等经济条件好了点,才买了缝纫机,做起衣服来速度快多了,也轻松多了。
为了把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妈妈总会想方设法的裁剪出不同的式样,甚至绣出各种可爱的图案在衣服、鞋子上。当我穿着妈妈做的衣服走出去时,总会有人问是在哪里买的这么漂亮的新衣服,我也总是会得意洋洋地说,你们买不着,都是我妈妈做的,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甭提心里多骄傲了!我有这么一个心灵手巧的妈妈。只可惜,我没能遗传到妈妈的基因,到现在连缝纫机都不会用。
妈妈平时总教育我们人要善良,凡事不要想着沾别人的光,自己吃点亏算不得什么,吃亏是福,千万不能做昧良心的事,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妈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得,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一个讨饭的女人佝偻着身子地站在我家门外,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破碗,眼神怯怯的、眼泪汪汪的,一身衣衫褴褛,瑟瑟发抖,嘴里叽叽咕咕的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妈妈刚从地里回来,一看到那个女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见她赶紧拉着那人脏兮兮的手就进了咱们家的厨房,给她盛上一碗热腾腾的饭菜,然后又在家里翻了两件厚衣服让她加上,最后还留她在家里住了一宿,直到第二天早上,让她吃饱喝足了才允许离开。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妈妈虽然是一个不识字、很平凡、很朴素的农村妇女,平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她是从来不吝啬的。她是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有着自己原则的人,并因此影响着我们,引导着我们一路成长!
“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篇文章中的母亲去世了,作者因为没能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好好尽孝而感到遗憾。
我很庆幸我的妈妈现在还比较健康的活着。平时不管多忙,每周我都会抽点时间回去看看,以蹭饭的名义回去,顺便给买点她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舍不得穿的衣服,拉拉家常,说说话,定期给她做一些身体方面的检查,配备一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每次看到妈妈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我就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妈妈,真希望让我就这样一直陪您走下去,我永远是您没长大的女儿!
母亲的背影(网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