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广而博大,言词形容太多太大都显得苍白,庄子天地篇就像这标题一样,天地;不受限,没有框,无障碍!人的心量可否像天地一样广博深厚,“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几次学习得益于杜老师的化育,才把比较精华部分段意理理清楚。
天地篇的文采精致,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作者用文学的笔法写出哲学的理念!正像第一章中“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蓄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天地宇宙真相运作模式如是之。立于天地之人乃至国家无一不与之相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95433/6d1cec99e94787c3.jpg)
正如老师所讲,天地篇,有自己的思想,也有对远古的向往,上位者无为自然;在下位者恬恬自理,世间纯朴厚德。从思想的路径去谈人生意境,庄子学派所追求的这种意境是人性中可能也可以存在的价值!以出世的态度入世。 对个人而言,结合现实生活,按庄子思想生活,乃至在养生上面,境界上非常相应!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打坐冥想的如实境界,被写得出神入化!两千多年前庄子乃至其学派就有如此甚深的意境,结合现实社会人们焦虑的状态,非常合适,很高级,很精致,不过时!这种生活方式是与道合一的状态。
“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庄子思想偏重于治理自己,不治天下,任其自然,自归纯朴。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既不自私,也不侵害他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自净则国土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