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站,一人推着两个行李箱,虽有困难但也比较顺利地上了高铁。
就在我放好行李,找到我的座位刚刚坐下喘口气的当儿,列车员领着两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安排一位坐在了我身边,另一位坐在了过道另一侧两个都空着的座位上。
听列车员小声对过道对侧那个像是有点官职的人说:商务舱没空位了,暂时先坐在这里吧,如领导有事情,可随时找我。
那位领导“哦”了一声,算是回应。
领导相比于坐在我身边的人比较年轻,四十岁上下。而坐我身边的人不知是长得有些着急,还是确实就这么老了,看着就像是快六十的年纪。这人拿出杯子,拧开杯盖,正要喝口水,就被年轻的领导一个摆手姿势给招了过去。
那位领导拿出几个信封,一个个在往里装东西。东西不大但非常精致。领导将其封好的信封交给了这位年龄大的下属,低声私语了一番。下属拿过信封装在了自己的文件包里。
领导接一个电话,听电话内容,这二人好像是国企干部。
领导又打几个涉及公事及有关家事的电话后,又招手让年龄大的人过去。
两人窃窃私语说了好大一会后,那个年龄大的人也许怕领导没交待完,也许想与领导坐的近一些方便领导安排工作,暂时就坐在那里没有离开。
领导却有些不耐烦,挥挥手让年龄大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可这人的屁股还没坐热,又给招了过去。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后,这人再过去时就不敢再往座位上坐了,而是直接坐在靠近过道那个空座的扶手上,躬着身子低着头,洗耳恭听。
领导想喝水,手刚刚抻出去,这位年龄大的下属就已把杯子拧开杯盖递了过去。然后又接过杯子,屁颠屁颠地去为领导接了一杯子热水,小心翼翼地盖上杯盖放回窗台。
二人到站下车,下属早早地就一手提着两个文件包,一手端着领导的水杯,跟在空着手的领导后面。领导走在前面,有些目中无人、耀武扬威。
领导将领导的架势发挥到了极致,将领导的作派展现得淋漓尽致。脸上除了一种装腔作势的威严外,还有一种做官的优势、显摆写在脸上。
这官属二人,当官的虽没有慈禧帝的前呼后拥,却也形象地演绎出了老慈禧的作派。已不年轻的下属,尽管已年逾花甲,尽管不是如李连英似的被净身,可那种奴态、那种卑从比电视剧里表演还形象、还妥贴。
一路上,近三个小时的行程,我也忙得应接不暇。一边观看堪比电影的大片,一边写我的日更。这次的日更就是这部大片的内容。
尽管今天我一人坐高铁,却没感到孤寂,中间也没敢离开座位。生怕漏过哪一个细节、哪一个镜头,让我错失精彩片段。眼盯着屏幕,斜视着大片,手不停划位,写了包括这篇在内的两篇半更文,即精彩充实还挺有收获。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尽管党的主题教育一直在做,一直在学习,可为什么有的人却仍在做着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悖的事情呢?没有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却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摆官架子、做样子,俨然一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追随者”作派。
(2024齐帆齐写作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