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苏
清明将至,又到了祭祖上坟的时候。
小时候亲人离世懵懂不知,长大后同学离世悲恸大哭,再到现在,得知亲人离开的消息默然泪流,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死带来的震撼也愈加尖锐。
出生的时候,并没有人预知这个孩子此生命运,但是所有人都笑;死亡的时候,也没有人真切知道死后的世界,但是所有人都哭。我想,笑的是命运给了一次人间游历作伴的机会,哭的是自己失去了与这个灵魂在人间的羁绊。
花还没有开好,暴风雪就席卷天地。
久病的人其实给了亲人充足的时间做心理建设,但是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还是止不住悲伤。
生命中很多坎,都能跨过去,唯独生死,大约是很难跨过去的。因为,在现世再也见不到这个人,听到他的声音了,再也不可能产生任何爱恨情仇的纠缠。中国有个观念叫做死者为大,我想是因为死亡之后切断了一切现世的交流。无论生前有多少积怨,人都不在了,还能怎么样呢?生前有多么的依恋,人都不在了,还有什么用呢?
多观想一下死亡,做到向死而生,可能很多平时的心结就能解开了。正因为我们都会死,所以就能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人,珍惜我们手上还拥有的时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清明的时候,这首小诗怀念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朋友:
芳华落初静,远山灯火明。
闻此凄切信,朦胧泪沾襟。
百年如过客,匆匆渺烟云。
俯仰天地阔,冥冥得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