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礼物》这一本书中,我看到了一对有着65年婚姻的夫妇相濡以沫的人生故事。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亦是有不少类似的故事,之所以那些故事中的人们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更多的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并没有讲出自己的那些故事。其实,当一个人说出下辈子还要与另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是两个人的心已经彼此融合在了一起。
看到这个故事,再回过头来看人心难测这样的话,应该是对信奉这一句话的人一种嘲讽。当然,如果仅是从一个故事中来看人心的话也有失偏颇。某个角度来看,世上最难把控的就是人心,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于一念之间,在一念之间可能就会演化出来天差地别的局面。
可是,人们为什么会被一念之间的那些念头控制?人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对一些是非对错的评判,更多的人会用自己的认知去决定某些事情的是是非非。岂不知,在那些事是非非的评判中,亦是会把那些评判的人拉入到一些是非之中。假如说人们整天处于那些事是非非的评判之中,在事非之中沉沦亦是大概率的事情。
有时候我会想,没有今生,哪有来世?正是有了在今生中的那些点点滴滴,才会有了对来世的期盼。某个角度来看,倘若一个人对今生都不满意,怎么还会有对来世的期盼。其实,在那些世道轮回中,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会有来世,即便如此,当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仍然会有一些割舍不下的东西,那种割舍不下的情感往往会期盼着来世可以继续。
某种程度上来,没有今生,就没有来世,那些对今生再无倦恋的人,即使有投胎转世的可能,亦不会对来世有什么期盼。反应亦然,那些对今生念念不舍的人,当知道有来世的可能,大概率上是对来世充满了期待,也可以说,这样的期待,是在今生修出来的一种福缘。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生中经历过的那些生离死别,往往是会引发一场对生与死的思考。一种对人世间思考的定义就决定了将会上演什么样的人生修行,人们常会说佛渡有缘人,何谓有缘?像王母的蟠桃园,三千年一开花,那些花在一开的时候注定要凋零,三千年一结果,那些果实又不知道会遇到哪一位有缘人。
如此看来,有缘既是遇见,在那些遇见中谁也不知道谁是谁的有缘人,那些有缘人大概率上是像宝玉见到黛玉一般,第一次见面,便觉得是旧相识。在那些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美好心愿中,有多少人能够延续这份缘,又有多少人在离别的时候会互道一声珍重。
做为一个无神论者,时常亦会被《聊斋》故事中的那些情爱中的悲欢离合感动。每当在现实之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嘴上说着不碍事,可是一转头,心里的酸楚会莫名地冒出来,乃至于,眼泪也会不争气地围着眼眶打转。
人们应该是相信有来世的,之所以会这样说?在现实之中,可以从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中看到某些人的痕迹,那些痕迹不是在今生之中的一些体验,又怎么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在那些似曾相识的熟悉中,有更多的是在今生中一桩桩的事例中印在了生命的记忆中,才会有了那些仿若隔世般中的来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