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忽略的专注力
今天很多人都丧失了一种能力,叫做专注力,但是人们会认为没有专注力的人都一样,不就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吗,这里面还能有什么秘密不成?
其实我们做的事会很自然地被分为以消耗体力为主,和以消耗脑力为主这两种事务,如果消耗的是体力,那基本上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做就行了。
它是个流程化的东西,比如电销,他们会有完整的应对话术。还有些消耗体力的工作,比如种田、送外卖等等。
这里基本就是指执行层面的事情,一个动作重复做,基本不需要思考。准确地说是当一件事情人们做了很久、已经养成了习惯,再次触发动作时就是下意识的行为。

02 经验使下意识地判断及行为成为主流
当一个行为变得下意识甚至无意识时,那么我们说这件事基本就不需要常常强调专注力了,或者说这时候专注力很容易被人遗忘,认为“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要一再提醒我注意力要集中吗”。
最常见的就是开车,很多车主并非常常能够专注,但路况这么复杂,持续开车两小时之久也不会出什么问题,这说明人们在靠着经验及下意识在做出反应,而不是专注力。
尤其是一些驾龄不长不短的人会认为路况其实很简单,我们会发现很多司机都有开车打电话的习惯,甚至聊语音、看文字,似乎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但在这种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它就一定是大概率事件。若是没发生任何问题,那么只能说明经验可以支撑当时那一段路途的路况,并不能证明开车不需要专注。
那么转念想想,若是所有的车主都能够专注,是否能够避免很多事故发生呢?答案很明确,这是一定的。

当然也会有人说从事开车这项事务的人确实是靠着专注力,而非经验在做事,那么是否开长途客车的人真的能够集中注意力长达十几个小时呢?
若是人们的经验与专注力可以相互转换,那么绝大多数在各个岗位上具备工作经验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了。
如果人人如此,这世上也就不存在深度工作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了。
03 是否只有脑力劳动者需要专注?
我相信关于标题这个问题,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如同上面所举出的开车的例子一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事务都需要集中精力、专注才能做好。
而绝大多数人仰仗着经验之谈,把“如何做好一件事”从生活中剔除掉了,取而代之的行为就是“只是做了”而已,做得有多好吗?不见得。
而以消耗脑力为主的事务需要思考,精神(精力)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和意志力(前者指精神及体力,后者指意识)都会随着我们每天安排所事务的复杂程度而不断被或多或少地消耗。

我们最应该做得就是:把最具精力的时间拿来做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意志力也会消耗得少一点,有助于我们做个深度工作者。
不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行业,都该让专注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否则一个从不专注的人,遇到必须要专注去做的事情时,他一定是焦虑的、慌乱的、聒噪的,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专注,根本做不到。
04 不要妄想意志力能单兵作战
将精力保存起来,等到每天做那项最有挑战、最重要的事情时,再把他(她)请出来配合我们完成工作,不是很棒吗?
而现实中很多人都把精力用在了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玩手机、过度用眼,职场中很多人会为了证实一篇八卦消息去查各种相关信息来支撑自己的猜测,为的只是比同事知道的多一点而已,在一段谈话中自己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发表观点的时候可以让人觉得“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其实这件事有多么无用,不需要我多做解释,但它却消耗了我们的精力。
等我们需要做一些消耗意志力的事情时,发现整个人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做事了。比如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前期都需要人们去坚持,持续坚持才能使它做起来比较流畅。
可当一个人把精力都消耗掉的时候,光有意志力死扛,那么“坚持”这个动作是做不久的,精力和意志力需要相互配合,才不至于让意志力独自作战。

其实意志力很容易理解,好比大脑里有个声音,只要你遇到有难度的、有挑战的事情,一定会惊醒它。
当然有时候它会出现,有时候不会出现,这完全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需要靠不断接受挑战才能完成蜕变,有没有意识到改变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对于改变无感、或是认识不到改变的重要性的人们,是无法跟意志力作朋友的。
就是你如果不认为你需要做一些有深度的事情,比如思考、判断、决策、改变等等,那么你遇到难题,它也不会出来提醒你要坚持。
05 保持精力是专注的前提
我们会发现很多人明明没做什么事,但是总是看上去没精打采的、倍感疲惫,这就是精力被消耗掉的表现,精神和体力,是支撑我们做任何事的基础条件。
如果你不重视精力,想干嘛就干嘛,那等到想做正事的时候,精力就有可能成为你的绊脚石,有时也会成为借口,你会很坦然地说“我实在没有精力了,我们改天再去跑步/游泳/练瑜伽吧”
当你每天都会做很多消耗精力却没有任何成就感的事时,你的生活质量一定是在走下坡路的,毫无生气。

发发朋友圈、刷个网页、每天不自觉地解锁手机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就是人们消耗精力的最有力的证据,这些事情把精力都分散开了,就会造成一种糟糕的状态。
人们脑子里会不自觉地进行各种思考,而这一切思考都与人们接受到的信息相关。
06 学会分清主次,为重要的事保存精力
当你在行为上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你被分散出去的、已经被用掉的精力(比如两分钟前朋友发布的动态、前一天的梦境、十分钟前与伴侣的谈话内容)还没被拉回来,大脑里还在不自觉地去想一些对你毫无益处的事情,更多的是胡思乱想。
今天很多人会依靠一些课程来使自己对意志力多加关注,大部分人都知道意志力是可以消耗、也是可以保存的。
但是有多少人考虑过专注力需要靠精力和意志力共同作用才能获得呢?
甚至精力比意志力还要值得思考和重视,因为精力是人人都有的,也是一不留神就会被消耗掉的能量。

举个例子,最简单的就是一个人若是长期睡眠质量不高,你会发现他好像做什么都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表现就是精力被剥夺后造成的。
事实上,人们每天都在过着忙碌的生活,但总有那么一件、两件事情是比较重要的,不要把更多的借口用来解释“为什么精力被消耗了,但重要的事却还没开始做”。
这只能说明人们习惯了随意消耗自己的脑力及体力,但并不一定都在对自己或是对社会有益处、有贡献的事情。
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睡前记录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待办事项,然后把相对有意义的、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都用彩色的笔标记一下。
以天为单位,去区分好哪些是值得优先消耗精力的事情。
07 把意识(意志力)+精力(精神、体力)留给最重要的事
这里再将前文回顾一下,意志力是指我们在面对有难度的问题时,会出现的意识,但是这种东西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接受挑战,它才会在关键时刻出现。
如果人人都有意志力,人人都能意识到人是需要进步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困难了。也就是说意志力是需要练习和培养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精力是指我们不论在面对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时,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天然的、自然的能量,但是我们需要在做事情时分清主次,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只有把留精力给最重要的事,它才能发挥作用,反之只是单纯消耗精力,那么你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条。
最后你的意识及每日清单会提醒你把精力留给最重要的事情;意志力将会助你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工作;而保留下来的精神与体力会是你完成重要工作的关键。
至此,如果有朋友问起你该如何培养专注力,那么你大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