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一群老鼠开会,研究怎样应对猫的袭击。一只被认为聪明的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猫行走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大家公认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由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怎样才能挂得上呢?这些问题一提出,老鼠们都哑口无言了。
我们总是计划地很美好,目标定得很具体,但落地执行,却一塌糊涂,最终只能是不了了之,黯然收场。没有执行力,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都是扯淡!
执行力差,会失去很多
为什么曾经一起挤地铁,租房子的人,几年之后差距会特别明显?为什么大多数国企干不过私企?为什么很多企业不到五六年就倒闭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执行力不到位,混日子的人太多,而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说,执行力差,都将是场灾难。
领导安排一项工作,下面的人总是打折扣的完成,反正都是在这里混日子嘛,多一分钟舒服就是赚的。
久而久之,就是企业的衰败,然后面临裁员,本以为能端一辈子的饭碗突然碎了一地,人到中年,这样的打击是残忍的。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之间的条件和资质都是差不多的。真正差距在哪,就是在行动上,耐力上,执行力上面。
执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能力的问题,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的问题!员工执行力差,可总结为以下五个原因:
1、不知道干什么
公司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员工进公司没有目标,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那么员工的动力就很难调动起来。
2、不知道怎么干
比如一个超市,老板想要今年业绩目标达到1000万,跟员工说,达到1000万,我就给你们每人奖励1000元,但是如何达到,需要做哪些工作,老板并没有说,最终,这个1000万的目标很可能只是打打鸡血。
而如果老板能明确梳理出工作的方向,比如为了增加业绩,我们现在要增强老客户的黏性,准备退出会员卡的活动,员工就会知道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推销会员卡。老板一定要知道:员工的执行力是你定的!
3、干起来不顺畅
员工在工作中如果没有得到公司的支持,或者说他本来干的就是一份不适合他的工作,那执行力也会大打折扣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激励是执行力的必备条件,当员工有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执行力才会强
5、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传统的固定薪酬就是这样,员工做好做坏、做多做少都拿一样的钱,他自然不会有动力去干的更好。
解决执行差难题最根本的方法——利益驱动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永远相信:
利益点在哪里,人的时间和精力就在那里。
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
只有当员工主动为自己而干,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才是最强的。
所以:
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员工需要公平,你给他公平;他需要多劳多得,你帮他算得清清楚楚。
尊重、关爱和发展机遇都要给到他,不过,给予要有底线。
我并非百分百赞同用刻板的机制管理员工,激励优于考核,更加符合人性。
具体方法:用KSF取代传统薪酬模式(以生产经理为例)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理,工资怎么发?按照传统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5000元,他只要保证不出什么问题就行了。至于费用率,成本,员工流失率,利润率,和他没关系,他也不会在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
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宽带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选在过去一年的数据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员工达成的共识点),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员工就可以拿到这部分薪酬。更多员工持续激励、绩效管理资讯:+zwwjx168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在原有平衡点上:
KI:根据数据分析,我们选取平衡点68720,产量每超过500,奖励经理25元,每降低500,少发25元;以此类推:
K2:辅料成本率:平衡点:6.83%,每降低0.02%奖励8元,每超出0.02%,少发 8元;
K3:工资费用率:平衡点:5.69%,每降低0.01%奖励6元,每超出0.01%,少发 6元;
K4:产品性能合格率:平衡点:30%,每超过5%,奖励经理50元,每降低5%,少发50元;
K5:附件报废率:平衡点:0.51%,每降低0.01%奖励11元,每超出0.01%,少发 11元;
K6:核心员工保留人数:平衡点:11,当月0流失,全发,半年0流失再奖励200元,每流失一人 少发 100元;
K7:..............
KSF全绩效模式,给员工提供了6-8个加薪渠道 ,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而言,员工更加积极工作,创造了更多更多的价值,拿到 高薪是应该的,而且企业是拿出员工创造的超额利润部分给员工加薪,不会增加企业成本。
在这样模式下,老板是希望员工拿高薪的,因为员工拿高薪说明结果导向做的好,做出贡献高,企业也一起获利,这就叫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