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婚姻育儿
游戏化班级管理2.0之---成长存折

游戏化班级管理2.0之---成长存折

作者: 王老师陪你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2:54 被阅读19次

    一、系统运行背景

    作为一名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向资深教师请教,同时阅读过一些相关书籍后,目前我对班级管理的理解就是:依托于统一和被认可的班级文化、明确的规则和高效的班干部团队,建立一套可自主独立运行的班级管理系统,确保日常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因素,过程中老师只处于引导和监督的角色。

    基于上述理念,结合对“游戏化”的浅显认识,自己曾尝试在班里建立了一套班级管理系统(详见之前的文章《如何像玩游戏一样管理班级》)。这套系统在建立之初的确可以看到大家那种你争我赶的学习劲头。那些听讲效率低,反馈差的同学也开始逐步回到正轨,慢慢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之前的班级纪律很容易以点带面的乱起来,但现在班级风气整体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总体来说可以感觉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慢慢成形的集体荣誉感。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新的问题,主要就是以下两点:

    1、系统运行成本高

    整个系统需要纪律、卫生、学习、体育等多名班干部参与,还要每天及时纪录班里同学在各方面的表现,每周还要用午休时间来兑换不同领域的分数,有时一忙起来就忘了纪录或者忘了兑换彩虹格,以至于到了比较紧张的复习阶段,“彩虹桥”模块就基本处于搁置状态。所以后期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简化系统,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2、教育意义不明确

    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只能看见自己的彩虹桥上积累了多少分数,却忘记了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对的事,哪些错的事。我觉得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有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数只是一种手段,决不是这一切最终的目的。平时有同学做了正确的事受到表扬,我也会问孩子“做了正确的事要怎么样”,最开始都回答“要升格子”,我就纠正他们做了正确的事要受到表扬,而表扬的形式才是升格子。所以调整后希望能留下每个人的成长轨迹,让他们能直观的看到自己做了哪些好事要继续发扬,哪些不好的事要克服避免。


    二、改进措施及主要效果

    基于前述反思,我对游戏化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升级,将“阳光彩虹桥”改为了“成长存折”。首先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努力银行”的故事:

    “有个叫上帝的人,他开了一家努力银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名下的努力账户。每个人每天都在往里面存自己的努力。有人存得多,有人存得少。有人存了第二天就取,有人则在很多年以后才一次性取出来。上帝在干什么呢?上帝要保证每个人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上帝还要标注那些存努力存得最多的金卡客户,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回报,上帝很忙很忙。但总是那么几个最努力的人有最多的回报,这工作也太不好玩啦。所以每隔10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金卡客户,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那个幸运的家伙。所以,只要努力,就会有合理的回报。而那些巨大的成功,往往来自幸运——但是请先确定,你已经努力地拿到了金卡。”

    孩子们听完故事之后,我就真的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个“成长存折”,告诉他们每次做了正确的、好的的事就往存折里存入积分,但要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例如违反纪律或没写作业,就要被扣除积分。

    成长存折

    为了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还设立了拍卖环节,就是根据学号顺序定期举行拍卖会,学生自己带来拍品,先上台介绍自己的拍品再自定底价积分(锻炼当众表达能力),拍卖完成后买卖双方分别扣除和存入积分。好几次都看到有的孩子存折里就差几个积分而不能拍下自己心爱的物品那种遗憾和懊悔的表情,估计心里肯定在想“早知道平时多努力挣点积分就好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赋予积分除了比较多少之外更大的价值,也会吸引孩子更重视自己的积分,更认真对待自己的行为。有的家长就跟我反映,从开始有小存折后,早上起床叫着都省事了,有时真的起晚了早饭都随便扒拉两口赶紧走,生怕迟到了要扣除积分。在学校里也经常看见几个人拿着存折在比较谁的积分多,那些分多的孩子,下巴扬的可高了。可见孩子对这件事还是很认可的。改进后的系统产生了如下效果:

    1、降低系统成本,便于长期施行

    “成长存折”模式最大的改进就是降低运行成本。我只需要把存折发下去,和孩子们商量好存入和扣除积分的规则,再买一个小印章放讲台就好。

    每次学生们做了加分的事情,自己下课就会积极写好加分的原因和分数来找老师盖章,我就能一边盖章,一边再鼓励、表扬几句,进一步再从语言上强化对的行为。对于扣分的事情,从内部动机来说我会告诉他们犯错不丢人,而且改正错误还能让你更快地成长。从外部约束来说,一般扣分都是上课违反纪律或者未交作业。上课被我点名扣分的,课下不找我,我就会主动找他。未交作业的人组长和课代表也都会统计出名字,即使想逃避不扣分也很难。所以正面、值得表扬的事学生有积极性会主动找老师。负面需要改正的事从自己内心,到同桌、组长或委员也都会有几个层级的监督措施,确保游戏始终处于有效且可实施的平衡状态。

    2、留下成长轨迹,建立规则意识

    “成长存折”模式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成长轨迹。

    最终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分数,对学生来说他可以看见自己存折上的几十个条目,哪些是加分的行为,哪些是扣分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积攒的分数可以通过好玩的拍卖会拍得喜欢的物品,那积攒分数的各种行为就一定会被强化,而这些行为就是老师希望孩子们建立规则意识和树立的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老师不再需要反复的灌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些道理学生们都懂,只不过在初期缺少引导和强化。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把老师对学生的期待融入在游戏里。通过分值来体现不同的等级,譬如受到学校级的表彰可以加10个积分,受到年级组级别的表扬可以加5个积分。一般的上课说话扣1个积分,但要是被证明说谎,就要扣10个积分等等。

    3、家长客观了解,促进有效沟通

    之前有时候跟家长沟通学生情况,发现家长眼中的孩子和其在学校的表现完全是天壤之别,搞得双方沟通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也就更谈不上有效沟通。采用“成长存折”后,上面每个条目的记录都是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不过最后盖章确认而已。这样家长就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更真实的学习状态,对孩子有一个更准确客观的定位,进而更有利于老师同家长的有效沟通。

    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对家长查看自己存折有抵触心理,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定期让家长检查甚至签字,而是告诉他们如果哪天你的存折不小心丢了,那你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积分可就全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避免,那就是让家长隔几天就拍下来做备份,那样即使你的存折丢了,你也可以让家长把最近一次的照片发过来,你损失的也就是这期间几天的分数,而不是几个月的努力全白费。用这种方式名义上是帮孩子保住自己的积分,实际上也让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4、利用头部效应,给予更多机会

    所谓头部效应,就是你不需要做到全世界最好,再小的系统也会有头部,所以只需要在你身边这个小范围内做到最好就行。对于后进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难得到积分,他们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做一件事的动机主要就是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和自认为完成成功率的乘积。因此我也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很多获得积分的渠道,让他们有机会变成一个很小系统的头部。举例来说,自习课选几个平时写作业不认真的,从这几个人里选写得最好的加分。某次考试,选5个成绩很一般的,告诉他们从他们几个人里选分数最好的3个人加分。让他们觉得不用比学霸学得好,而是只要比自己水平差不多这几个人好就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可能性,他们才会真的努力。


    三、心得体会与自我成长

    面对开学初的各种疑问,我尽量尝试用一个系统来解决所有问题,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系统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也必然会面对各种调整,因此我参考“精益创业”的模式,先建立一个最小化可运行的系统,然后再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对系统进行升级。

    系统建立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意义,其根本是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听老师的话,本末不可倒置。其次就是可持续运行,这是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再好的理念也只是空中楼阁。最后就是系统的平衡性,如果不能保证大部分人都认可,那慢慢脱离系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最后演变成少数人的游戏,也背离了系统建立的初衷。

    对老师来说,如果将自己每天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陷在班级管理工作里,影响教学水平不说,对自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损耗。而学生呢,很多道理他们都懂,但如果老师总是采用说教的方式,不仅效果差,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有抵触情绪。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我认为,将所有的期待全都融入“游戏化班级管理”这碗“汤”中,也许会是不错的尝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戏化班级管理2.0之---成长存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gt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