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香港杂文随笔精选录
一帘迷梦(短篇小说)

一帘迷梦(短篇小说)

作者: 赵群星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18:16 被阅读0次


                                一

        每当四月的桃花漫山遍野怒放,掩映在花团锦簇中那些农家小楼,便泛放出宝石般迷人的风采。

        李神仙的徒弟绰号“老哥们”的忠顺住在村子中间,他的院落和20年前没什么变化,仍旧高高的石院墙,两间矮小的黄泥房。房子的周围长着十六棵比屋檐高了许多的苹果树,树下是一些红草莓和星星色色的杂草,鸟雀经常来食草籽,唧唧喳喳,在院里随随便便的唱,由于主人对它们似乎很友爱,所以这院子的确成了鸟儿们的乐园。

        屋里也无非这样:墙壁被柴烟和蒸气熏得黄黑,但绝无尘土和蛛网。只有在这里,窗明几净才是最恰当的解释。他住西边那间屋子,靠北墙横着三节乌红的柜,正中央一张陈旧的观世音像,像下是一樽香炉,每日香烟缭绕。

        据忠顺的师傅李神仙明确指出,忠顺乃观世音的第100代徒孙,所以忠顺每日必叩拜三次,烧香9路。

        忠顺的炕头卷着一套单薄的行李,只有细看才辨得出被面上有些经过数次拆洗过隐隐约约蓝色的花鸟。

        出了屋门是一条二尺宽用卵石砌成的甬道,穿过绿树与杂草,直通到东墙脚那口清洌的水井,井至多七尺深。院子的主人经常读过《大学》、《中庸》,以及背过《周易》或《卜筮正宗》、《周公解梦》,便踱到这边的青石板上。随着两鬓的白发在悄悄流逝的岁月里逐渐延展到头顶上去,他不免要忆起将伴他终生的往事。

                                二

        大抵是私塾出身的古老先生利用做父亲的职权按照忠顺祖父授予的传统,在忠顺降生了三日时为其取名忠顺,概取忠孝顺从的意思,这忠顺二字真的成了古忠顺个人以后的发展归宿,不过又迎娶进大量的迷信和愚顽。

        忠顺童年时代,活泼可爱,常被古老先生骂做“佞种”,预言此人会断绝了古家的“书香门第”。但是因古老先生的言传身教,加上望子成龙心切,终于培养起8岁的忠顺对仁、义、礼、智、信的兴趣,领悟了“三纲五常”的含义。

        由于古老先生在忠顺开始念小学时就业余辅导《孟子》、《诗经》、《玉匣记》、《刘伯温预言》等大量家传之宝。忠顺16岁初中毕业后便离开学校,耕作之余精研其父旧业,虽没能考学以至如古老先生所希望的“学而优则仕”,但古老先生其时已满意忠顺的学识,并因此自慰。

        忠顺23岁中秋,母亲撒手辞世,古老先生娶百里之外一40岁寡妇王氏继位。这位继母个子不高,烟袋不离嘴边,宽大的脸上流露出刁蛮的神采,零星的几只短而卷曲的黄胡须点缀在她宽厚的嘴边,一双粗壮的短腿组成夸张的“O”形。

        从此,忠顺接替了生母生前的几乎全部家务:做饭喂猪哄妹妹等工作。

        自从王氏过门后,一次吵架薅去古老先生的一缕胡缕并吐了忠顺祖父一脸唾沫后,忠顺的家庭地位日益下降。

        一年后的初春王氏生了一位弟弟。当秋天满树的桃子肥硕累累时,继母便开始和一些村妇到村中那棵最古老的桃树下整日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偶尔做点针线,这样对于忠顺又增添了一份保姆的重任。

        忠顺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这日黄昏,王氏聊天迟归,忠顺正在灶下烧饭,王一进门,便扯开破锣般的嗓子大惊小怪:“哟哟哟,混种,你闻这味,烧糊了,王八羔子下的……”话音未落便跳近前来,抡开右掌在忠顺的腮边创造一记响亮的耳光。

        “母亲息怒,我下次改过就是。”忠顺低声下气。

        “咬文嚼字的杂种”。王氏骂着,抱定了让忠顺永绝希望的信念,下用弹腿踢向他的裆部,同时右手飞到忠顺嘴巴。忠顺本能地基本躲过这毁灭性的妙招,但这伟大的一击,还是使他矜持地痛苦着蹲下去,埋头摆出防护祖传圣宝的架势。

        “啪”,人慌无智的忠顺手中的弟弟摔倒到地上,继而发出嗷嗷的啼哭。

        “我靠你十八辈祖宗!他娘的,今天我扒了你这‘老哥们’的皮,”王氏顺手拾起倚在门角的扫帚,霎时展开一顿劈头盖脸,忠顺双膝跪地,哀求饶命,但无济于事。弟弟哭叫愈甚,继母扫帚把儿的频率越快,片刻气喘吁吁,挥汗如雨。

        “你婶子,快算了,孩子这么大了。”此时身材瘦朗,精神炯炯的李爷立在门口。继母便扔了扫帚,抱起弟弟恭敬地站在李爷面前。

        李爷:人送绰号李神仙,七爷的大哥或二哥,精于“阴阳八卦,六壬六爻”,整个周易倒背如流,百里内妇孺皆晓他的威名。

        李爷劝住王氏,将忠顺喊到家中教导。突然忠顺哭跪于地,说对李爷仰慕已久,一心要拜李爷为师,专攻算卦之术,李爷并不允,但忠顺说如不收为徒弟,就情愿跪死。李无奈,短叹一声,收忠顺为徒,忠顺又叩头三个,加尊李爷为干爹。

        从此,王氏将忠顺分出家里,和他的祖父到老院子两间泥房中,至今已20个春秋。

                              三

        就在王氏把忠顺逐出家门的第二个暮春,喜从天降,七爷李木园出面将邻村少女花花介绍给忠顺做为未婚妻。

        订婚这天,七爷授意古忠顺买了一套65元的西服。当时的西服,村子的人们尚未曾听说过,只有前几天七爷自海南经商回来穿了一件黄色上衣,并系紫色领带,从此才开辟了这个地区着西装的新纪元。

        今天古忠顺穿上西服,满身象缚了绳子,坐立不安,然而,名人七爷穿衣的样式是人们尊敬的,所以在村民的眼中忠顺也有狐假虎威之感。

        七爷双盘式坐在酒桌边,笑盈盈递过彩礼,便和蔼地喊忠顺近前来为未来岳父等人敬酒。

        满脸红涨的忠顺忸忸怩怩地握了酒壶,斟满一杯递于七爷,七爷说:“先给你爸。”同时指一下花花的父亲。

        忠顺双手捧杯凑过去:“岳父,请饮。”

        这半文半白的话使他略吃一惊,随手接过饮下,然后从兜中取出20元钱,恋恋不舍地伸向忠顺——即村俗中所谓的满酒钱。

        忠顺此刻脸涨得发紫,连忙摆手,并说“不可,不可”。

        虽然,花花的父亲对忠顺稍为不满,但出于媒人是七爷,这宗婚事还是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

        花花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聪明勤快,善解人意。在她眼中:“虽然古忠顺是个书呆子,但为人本分厚道,而且肯下力干活,她认为他们的爱情可以创造出一个幸福的天地。”

        事后李神仙以师父兼干爹的身份教导忠顺,说“丑妻近地家中宝也”,花花的容貌出众,不好,又说忠顺这个未婚妻的鬓发长至耳前,这样的女子聪明,但“主淫”。

        七爷说花花和忠顺的婚姻从个人性格出发,必会刚柔得体,从未来发展看,自然能踏着致富的路子,走入幸福的大门。

        李神仙和七爷的观点,使忠顺脚踩两只船,拿不定主意。

        花花时而登门,帮助忠顺做些洗衣扫院的零活,七爷闻听很高兴,决定年末为他们完婚。

        人有旦夕福祸。六月份忠顺43岁的继母王氏因难产逝世。做为长子的忠顺诚心实意的陪哭、守灵,并用有六道弯的高梁秸为王氏指路。事后,决定守孝三年,千日之内不谈娶妻之事,花花的上门与七爷三番五次叮咛终不可改变忠顺的主意。

        李神仙说:“继母如同生母本应守孝五年。”忠顺更坚定了守孝的信念。花花见忠顺如此,只得含泪退婚。

                              四

        时光飞逝,弹指15年过去,忠顺相依为命的祖父早埋入祖坟,美丽的小院一直是忠顺自己孤独的度日。他勤劳本分,耕作之余不改卜卦算命的痴心,加上李神仙的精心指导,一些老百姓和极少迷信的干部上门占卜。

        随着村里极少的人出外打工顺手买回些《大预言》、《太乙真经》、《渊海子评》之类的所谓命理卦学真传,70岁的李神仙觉得新生事物对他存有那些古旧的珍藏发生巨大冲击。他说:“现在的书字儿小,一本顶过去的10本。”他希望忠顺到外面去寻回一些现代化装帧的迷信读物。

        年过不惑的忠顺便锁了家门,背上轻便的行李,穿过桃园村别墅式的建筑,踏着宽敞清洁的柏油路走出村口,迈上南行的列车。

        “打工节衣缩食,主要购买书。”他牢记李爷的嘱托。

在这家小工厂,忠顺勤恳务实,又熟通文字,深得老板赏识,虽然他一再推辞,便终于担起总保管的职责。

        爱情往往是没有界限的,它有时完全可以产生于非同龄人之间。无意栽柳的忠顺渐渐被一漂亮的四川打工妹看中。如果说当年的花花象精美的古董,那么这位四川妹无疑就是一株当代的新蕾。

        20岁的四川美眉能讲一口流畅的普通话,还懂一些英文,并用很短的时间为忠顺买到10本他所梦寐以求的书。

        古总保管和川妹的新闻在整个小工厂流传开来。羡慕、嫉妒、惊奇者许多。

        一日黄昏后,仲夏的明月挂上垂柳的枝头。川妹约忠顺到这个工厂近处的一家公园。在翠屏般的葡萄藤下他们促膝谈心。

        突然,忠顺象想起什么,他看了下表:“子时了,我要到坟地去拜鬼。”

        川妹大吃一惊,原来忠顺每天半夜都要到坟地去念咒拜鬼。李爷传授说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步入半仙之境。

        川妹听过解释,生气地回到工厂女工宿舍里,忠顺则到近郊的一孤坟旁做他的功课。

        次日,李神仙成仙的噩耗在千里之外被无线电波传来。忠顺痛不欲生,不顾老板的挽留、川妹的眼泪,立即辞职回乡诀别李爷的遗容。

                              五

        依旧满院的绿苹果,红色的野草莓,虽然李神仙去世后找忠顺的人倍增许多,但每当夕阳不在、夜幕降临时,院子里只有蛐蛐的高唱和孤独的忠顺。

        未来能预测吗?《推背图》、《大预言》说得难道不是模棱两可的话吗?由于失去了古老先生的教训,又没有了李神仙的串说,忽一日,忠顺怀疑起自己的所学。

        这天晌午,乡邮员把一封挂号信交付忠顺手上。四川那位打工妹还谈到她的一位表舅是专研《周易》的教授,出过30本专著,她希望忠顺将来能得到他的指导。

        忠顺便拜访百忙中的“桃花源矿泉水集团”董事长58岁的七爷。七爷说:“卜卦算命不过是对《周易》的曲解”。

        七爷鼓励忠顺,希望他做出重新做人的事业,预祝他获得人生美丽的风景。

        经过一个无梦的夜,这天忠顺起得很早,他将要去做一次新的旅行。

相关文章

  • 一帘迷梦(短篇小说)

    一 每当四月的桃花漫山遍野怒放,掩映在花团锦簇中那些农家小楼,便泛放出宝...

  • 秋兴八首其八

    烟波曾是慕江湖, 残月西风繁杂除。 露坐三更迷梦尽, 帘声闻漏醒如无。

  • 双城迷梦(一)

    (一)苏老板 “再高一点,这个‘拉’还不准!” “换一架钢琴吧,都弹了这么多年,难免不准!” “不换!” “重新选...

  • 迷梦之一

    梁何又一次做了噩梦半夜三点惊醒,安静的夜里充斥着各种白天听不见的奇怪声音,他习惯性的摸到手机,却不知找谁来倾述一下...

  • 迷梦

    “我的天空 是雨是风 你在操纵” 今晚心情纠乱时想到了这一句 一下子,旧南山落满了苦怅 木叶吹落、雪暗消的那刻 你...

  • 迷梦

    我梦见碧绿碧绿的海面没有风 在阳光下的陌生城市里迷了路 走过的脚步要返回去吗 探寻着在一个个路口疑惑 那里的山陡海...

  • 迷梦

    迷迷糊糊榻上卧 吱吱咋咋鸟先鸣 朦朦胧胧梦中语 虚虚实实假亦真

  • 迷梦

    “啊!”地一声,我一下子从梦里惊醒了。 喘息着环顾周围一圈,是自己的房间,送了一口气。看了下手机,才晚上八点。 “...

  • 迷梦

    下午睡了一觉 醒来是举目茫茫 你的信息这个时候悄然而至 前天你将太阳都晒得透亮 昨夜月色撩人 今日我想同你重走一遍...

  • 迷梦

    ——当教育不再是公益,当学校不再是一方净土,我们该何去何从…… 天空是不是湛蓝的土地是不是坚实的我的爱阿到底是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帘迷梦(短篇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nc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