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看了几本哲学方面的书,其中有些比较精华的思想或独特的观点,就禁不住诱惑整理了下,原来的习惯是先用笔记下来,然后有空时再一点点揣摩,体会,看能不能实际运用到自我的生活。现在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一部分习惯改为了敲字,这样倒是便利了不少,但是总感觉没有用笔记笔记舒畅,也不会给人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余。但话说回来,既然电脑和互联网已经存在,如果按照存在即合理的思路来看,那我们也没必要拒斥,就算拒斥也没有效用,既然这样,那就好好的利用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和生活上的改变吧。
好了,废话不多说,送上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一位哈佛哲学教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互不相关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独立发展,但只有为数不多的文明流传了下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放射着璀璨的光明。而这些文明中就包括古老的中华文明。
许多人认为全球化是现代独有的现象,即通过发达的技术和交通开辟出了一个能够连接一切的新时代,而先前的时代都是彼此隔绝的,在贸易和文化上是互不沟通的。然而,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孔子、苏格拉底和佛陀几乎同时在2500年前提出了很多相同或类似的哲学问题,尽管他们生活在完全的不同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而且语言也是完全不同。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上天的安排呢?或许这三位恒星一样的人物是在回应一种非常类似的社会刺激时所做出的本能内化反应。
管理一个国家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如何过好今生的生活?应该怎样建立一个人人都有机会成功的和谐世界?这些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诸如孔子孟子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时间尽管过了几千年,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依然与我们今人所遇到的问题惊人的相似。
2500年前的更早时间,无论欧洲还是亚洲,都处于愚昧的万古黑夜之中,宗教与王权,贵族与奴隶,饥饿与贫困,这些因素决定了争斗的必然性,战火绵延和生死存续一直是当时的主旋律,人们处在连年的征战与讨伐所造成的水深过热之中,大部分人在其生命的大多数时间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能够改变他们生活轨迹的可能性。但到了2500年前左右,轴心时代出现了,它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广阔的地理区域内引起了不同社会的极其类似的发展路径和变革可能。孔子、苏格拉底和佛陀同时意识到,世界必须改变,必须树立秩序和理想的典范,不然人类将一直活于外在与内在的双重暗黑之中。
2500年前的更早时间,人们发现自己生活于巨大的文化危机中,他们普遍感到迷失,不明白现世的存活意义何在,而且让人感到可悲地放弃了能够让其在朴素的礼仪和文明中生存的行为准则。希腊诗人赫西俄德曾描写过这种时代的痛病,他说:父亲和儿女彼此攻讦,孩子不照顾年迈的父母,兄弟姐妹为了存活下去互相争斗,而人们竟直率地赞美暴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危机下,宗教与哲学的发展运动开始产生,佛陀建立了佛教,把人的灵魂的归宿寄托于来世,认为今生行善,做好事就会在来世得福报,反之,则会被打入地狱,永远遭受痛苦和各种其他的折磨。但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并没有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他们的方向是通过设想一个更高级的可行世界来超越或替代此时的堕落世界,在这个方向上,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的哲学。
孔子认为创建替代性的世界的最有效方式正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出改变,而第一步就是重视礼仪和道德。在《论语》中,孔子的形象并不是一个试图控制他人的人,也并不想建立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相反,孔子是个开放的思想家,他试图用毕生的精力和学问来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世界,他认为只要我们找到与他人和外界的正确的互动方式,便能实现这一理想。
孔子认为,在他所处年代之前的500年的西周早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光辉时代,是文明的璀璨时期。那个时代由一些修身有成、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所统治,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类似世外桃源的完美世界。孔子也想做这样的事,即建立一个能够让每个人都茁壮成长,充分实现个体完善的世界,一种有礼貌有德行有仁心的社会秩序,在此秩序下,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畅享人生。
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国古代哲人一直在巨变的时代中经受着严酷的考验。他们用思想和文化对抗自己所处的社会,积极地探索崭新而令人激动的生活方式,他们深信,人人都有发展成长的潜力。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除外)并不关注那些大而空的问题,他们往往从对现实的考量和体察中产生出惊人的思想和令人振奋的发现,即每个人都具有伟大和善良的特质。而这些哲人中,尤以孔子最为有名。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他告诉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微体验和观察,我们能够成为与以往不同、更加优秀的人。留意最微小的细节就是过上有德生活的开始,只有借助平凡的现实,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他的哲学可以用一句拷问来概括:你怎样应对你的日常生活?或者你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现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世界观来自于一种观念,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情感的支配,包括不断发生的人际互动。他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有其一定的性情或行为倾向,并以特定的方式回应其他事物。正如一朵花有自然朝向太阳的内在属性一样,人类亦有其内在倾向,人类倾向就是从情感体验上回应他人。
这就是生活,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人们时时刻刻都在遇到他人,并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回应,情感也不断波动起伏,没有谁能逃离这样的生活。倘若人类生活中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对抗与消极回应,我们就会一直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不断与生活进行无休止的斗争,因而内心也会变得无法安宁。
面对波动的情感,我们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改善自己对这些无休止的负面际遇的应对方式,建立起一套秩序,努力走出凭借情感随意应对事情的炽情状态,进入到一种行为得当的仁义状态。发展仁义并意味着要克服或控制“情”,正是情感使我们成为人类,它只是意味着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情感,引导它们,将其内化为一种状态更好的回应他人的方式,这些更好的方式以一种超越式的精神冲力进入到我们的内心,然后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孔子倡导礼仪(而墨家反对礼仪),但我们在一生中只是机械地完成大部分礼仪或社会习惯时,礼仪就丧失了它原初的涵义和作用,失去了那种能深刻改变我们的力量。孔子指出,机械的礼仪或社会习惯并不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为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打破常态生活才能给予我们发展自身的可能性。在恰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社会的角色转换和人心的换位思考,如果我们采取一些措施,就会走出困住自己的机械化呆板生活,我们将会看到那些替代性现实的价值,体验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和我们所创立的秩序之间的张力,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训练自己,发展与他人相处的更好方式。
在对待有着情绪、性格、欲望、特质、善恶变化等方面构成的复杂且差异巨大的个体时,儒家的做法是:注意你的固有模式,然后主动地改变它。随着时间的流逝,旧模式开始被打破,一种新认知被建立。久而久之,你能更具有建设性的处世方式内化,而不是再被情绪或外在事物干扰,不是再被自我的炽情和欲望所牵着走。你会一点一点地发现自己的优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