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主要从三个部分来阐述该话题:当职涯大赛遇上设计思维、设计思维下的赛事辅导思路、职涯大赛选手的品牌设计。
主讲人在开篇描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提出很重要的核心思路是:聚焦需求,勇于尝试。曾经有好几次做个案咨询时,问起来访者的兴趣和职业性格是什么,对方都答不上来。究其原因,学生都说在开设大职课时,老师基本上是照着PPT去念,根本没有问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最后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讲的东西自然就忘得一干二净。
RIA-A2:聚焦需求,即从学生需要出发,分类设计大职课。在授课伊始使用问卷调查或随机访谈,收集学生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稍有侧重去讲授大家关注的内容,而不是仅凭自身经验想当然去教学。
当职涯大赛遇上设计思维中,主讲人提到职规赛改变思路的三个关注:关注结果变为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产品变为关注用户体验,关注计划变为关注行动。在职业咨询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强调的不是来访者在短短的50分钟里做出最终决定,而是通过陪伴和引导发动他思考自我的引擎,从而使内心得到成长和丰润,最后促使行动改变。
设计思维下的赛事辅导思路中,主讲人提到五阶段:同理心、定义、创想、原型、测试,对应咨询中的建立关系、澄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动。这个部分不是很容易理解。在设计思维里提到两个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同理心。同理心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对方的需求。生涯大赛前期的辅导也应从学生角度出发,以赛促学,而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定义就是找到做这件事情的目的,生涯咨询里面有一个技巧叫做保险箱。即将自己的痛苦,愤恨,委屈,抱怨等无形的体验和感受具像化,定义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定义使得双方的沟通更有效。创想阶段比较有意思,在操作层面上可以用头脑风暴等手段,迸射出更多思想上的火花。咨询中我们可以问来访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或者说为了做得更好一些,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做出怎么样的行动?
RIA-A2:建立关系(我是……我怎么称呼你会觉得舒服一些?)、澄清问题(今天来是想解决什么问题?我可以帮助到你什么?)、分析问题(强有力发问+悬浮注意)、解决问题(聚焦目标)、促进行动(接下来你怎么做?什么时候可以做?)
新技能——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团队辅导模式:指导师+辅导员+企业导师。指导师掌握大赛参赛技巧,辅导员了解学生过往经历,企业导师提供更为直观的体验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