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岁月是白纸上的铅笔字,擦得再干净,也会留下痕迹……
是的,经年回眸,那些悄无声息的过往,也便演绎成静水深流的沧桑,影印在岁月里。

虽是深冬时节,太阳晴好,微风轻柔,不觉寒冷。午后,几个朋友简单聚餐过后,决定去城外看看冬天的原野,放飞一下久违的乡情。
出县城十多公里,看到一片新建筑,拐进去转一圈,折进乡间土路。一片水域横在眼前。这是马河水库,兴建于50年代,一直使命般的浇灌着周边多个村落的土地。因新近湿地开发,临岸建起了高档酒店和别墅,给一片静水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夏秋季节,前来游览休闲的人络绎不绝。
车停在水边,只隐约看到有几处垂钓者,空旷静寂。远山近水,枯草衰蓬,在一抹斜阳下交织成一幅水墨画。沿着大坝下的小路信步而行,下得土坡,临水而立。此时有一种沐日吟风的畅然和释然。这时,有个朋友吼了一嗓子,几只野鸭扑棱棱擦着水面飞向远处。

其实,都是农村长大,到农村走走本也没有多大稀奇。可能是几近年老的缘故吧,怀旧感愈发上升,对故土和田野的不舍也日渐深厚。按说住在市里,也算安逸,特别是冬季,室内如春,无需忍受煤烟的熏呛和水凉,然而,总有一种囚禁之感想逃离,这要用村里人的话就叫“烧焦”吧。是啊,心灵之外的东西往往禁不起岁月的打磨。
休闲下来,几个朋友也会择时小聚。无论谁做东不太计较了,不用找主题的信聊,说到哪算哪儿,恣肆放松。此时,已经不太注重满足味蕾了,享受的是小聚的仪式感。往往饭后茶余,就会走进田野或山区,与大自然和土地“重修旧好”,暂时的“物我两忘”。
踩着土路枯草走近,寂静的水面没有结冰。斜阳下,偶有野鸭漂游,一只白鹤惊起……这样的景致就在眼前,静美怡人。说话间,霞光尽染,夕阳似乎在向我们挥手,干枯的芦苇花也在微风中摇动,照了几张相,欣然回到坝上。
我们走着,聊着,准备回返。看见不远处,一人背着柴草,一人拿着镰钩跟着,在夕阳下悠然走来。忽然想起小时候割草打柴的情景,当时的苦和累,已经变成了快乐的回忆。突发奇想:我可以背一下那捆草啊!等他们走近一看,背草的是位大嫂,也许是个大妹子。别看人家脸上多几道皱纹,其实应该年龄相仿。直接问,“背一下你的草可以吗?”对方笑着放开绳索递了过来。“这是什么草啊,这么轻?”他们随口应着:河边的苇草,反正冬天没啥活儿,回去打几把笤帚。

于是,我接过来放到后背上,拿捏着,使劲儿找寻小时候背草的感觉。朋友一边照着录着指导着,来回走了走,还特意弯下腰。然而,都说演戏一样不真实。
大嫂和大哥看到我们身上沾满碎草,还逗乐说,"你们可是沾光啦。从县城还是市里来的?"其实,每当听到这样的问话,有些忐忑,脸上也想发烧。因为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尽管没了农村户口,还“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但20多年的成长和生活已在心里扎了根。
一面拍打着碎草,一面唠着嗑儿:"其实,我们就是农村人,只是工作以后才不种地了,小时候割草是常事,现在背一下草想找一下过去的自己‘’。
背一捆草,就是村里人啦?就能回到童年了?真的不能,也正如给大嫂一本书,也不能立刻就成文化人一样。也许正打量他们脸上沧桑时,他们也在笑我的“装模作样”,各自有着被岁月打磨的印痕。

这时,又想起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是的,这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日子是自己的,生活是多彩的,内心的富足和烙伤也是属于自己的,至于精彩与否与别人无关。
生活在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孩子,几岁就开始割草砍柴了,并且是每天的主要业余生活。那时没有那么多作业,也没有特长班,一下学成群结伴地背起挎筐就走了。嬉戏玩耍,拳棍脚踢,"十八般武艺‘’就在土堆儿里自然练成。即使一群女孩子,也是野鸭子一样不矫情。有的还穿个甩当裤,大花祆,梳个朝天辫,蹦跶着,从没有认为不体面,到觉得这是帮助大人解决家庭负担呢。那时除了晚上睡,其它时间基本不着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所以,今天即便再背上一捆草,也不像纯粹的乡里人了,倒显得蹩脚作秀。就像朋友说的:不用背草,柴伙就在我们的心里从来都没有放下,乡愁就住在我们的梦里,我们甚至就不曾醒来!柴草也罢,书本也罢,都不是固有的标签。只要守住本分,不辍劳作,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掬一捧岁月,握一份懂得,书一笔清远,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一捆草、一本书;乡下人、城里人。我,还是我!
与夕阳余晖,一起安享时光静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