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人物
末席:真假美猴王讲的究竟是个什么故事

末席:真假美猴王讲的究竟是个什么故事

作者: 末席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5:41 被阅读581次

文/末席


真假美猴王

中国四大名著传播最广的是《西游记》,因为86版电视剧把它拍成了童话,而正因为我们都从小看过电视,看原著的人反而少,实际上《西游记》原著讲的完全是另外一个波澜壮阔、波诡云谲的故事,《西游记》是一部需要禅心去领悟的长篇寓言故事

“真假美猴王”作为全篇争议最多,疑云最重的桥段,网上的相关所谓解读很多,但很遗憾几乎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阴谋论,主要的论点有如下几条:

1.六耳猕猴是孙悟空故意用毫毛变的;

“证据”:

·谛听不敢说;

·照妖镜照不出;

·紧箍咒分不出;

2.真悟空被打死,六耳猕猴跟着唐僧去取经;

“证据”:

·因为六耳猕猴“知前后”,所以如果明知自己会死,怎么还会找上门?

·之后孙悟空再没有杀过人闹过事;


对此我想粗浅谈谈我的理解和看法,欢迎指正。

首先我认为用阴谋论去理解《西游记》这部寓言作品是绝对不可取的,而上述的所谓结论无论从理解的维度还是角度都完全走偏,以致结论异想天开,谬以千里。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原著中寻找解答:

这一段在原著里分三回: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和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为什么“假悟空”照妖镜照不出,菩萨辨不出,念紧箍咒都会头痛?我的解读是:因为根本不存在“假的”孙悟空,两个人都是孙悟空本尊(不是用毫毛变的)。一个代表着悟空充满佛性的光明面,另一个代表了他的阴暗面,他的心魔业障,这是一对在内心争斗的黑白,而作者把它们描述成具象跳将出来进行了争斗。就像有时候我们想做一些冲动的事,马上心里就会有另外一个“声音”来进行劝阻一样,《真假美猴王》讲的就是悟空自我修行的体悟之旅

论据:

先看五十八回的题目叫“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其中,“二心”这两个字大有文章,孙悟空在地府求助时提到过一次“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乱”,还有旁白诗曰“人有二心生祸害,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而佛祖在真假孙悟空打到灵山的时候对众弟子说的一句话里有这两个字:“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佛祖听讲的弟子无一不是修成正果,自然是一心,而悟空的修行不够,无法克制自己的心魔,自是生出了“二心”,此间反反复复一直说真假孙悟空是“二心”,却从未提到他两是“二人”或“二猴”。

再看,中间还有一处耐人寻味的插曲:两个猴子跑到地藏王菩萨的谛听那里寻找答案,谛听对地藏王菩萨说了一句讳莫如深的话:“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理由是“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骚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和“妖怪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这个理由是有逻辑问题的,既然妖怪法力与孙大圣无二,那么结论应该是“只要稍加助力孙大圣即可擒拿才对”,因为两人不相上下,那么理应一方只要稍有外力相助即可取胜。谛听为何这样讲,因为它听来听去就只听出一个孙行者,既然只有一个,又如何能助力他去擒拿他自己呢?谛听也心存疑惑,只好表示:“佛法无边”。

同理,照妖镜照不出来——因为假悟空本就不是其他妖魔变化;听紧箍咒都头疼——因为从头到尾本就只有他一个而已。

这就驳斥了第一个错误观点。

“妖怪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下面谈一谈六耳猕猴,“六耳”两字有文章:“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段话出自佛祖,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都在花果山,灵明石猴一个“石”字又通变化就是暗示悟空,然后就是六耳猕猴。四种猴子,三种都在花果山,可以认为第四种也应在花果山,但前文却并未提到过六耳猕猴,这可算作“六耳猕是悟空的心魔”这一结论的暗示。

事实上,“六耳”这两个字在这里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原著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当时悟空领悟到菩提祖师的暗语,三更从后门拜师求艺时,正是他自己亲口说出这两个字:“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一个人只有两只耳朵,六个耳朵就是三个人,这句话是说:这里没有第三个外人了,就你我师徒二人,传我妙诀吧。由此可见,“六耳”是有所指代的,它是用来暗示横亘在唐僧悟空师徒二人之间的第三者,二人之间的隔阂,也就是悟空的心魔。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

回到之前,这隔阂出现的起因是悟空打死了几个拦路的强盗,受了唐僧责怪,之后唐僧要老猪埋了强盗尸身,唐僧等尸身埋完后祷祝念经时说了一段话:“你(指死去的强盗)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异各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失控,但接下去又不赶巧,借宿还到了强盗同伙的家,强盗们又一次心怀不轨,于是,赌气的悟空,不光再次杀人,还把房主的儿子的头割了下来给唐僧看,唐僧被彻底激怒,悟空被师父再次赶走。唐僧在处理这样的事情上,原则上是正确的,方法有欠妥的地方,而悟空随意杀人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佛祖使用“六耳猕猴”的说法,其暗示意味就非常明显了:“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听,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猕猴也。”请看,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和六耳猕猴的“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实际说的是同一回事,此外,六耳猕猴用的武器“随心铁杆兵”还是“如意金箍棒”的文字游戏,此间各般,皆是如此,二者指的始终都是孙悟空自己。

“六”这个数字也有讲究,有六根、六意,六识,六尘,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里,悟空就曾打死过“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贼,那就一个典型的描述悟空修行的寓言故事,而这次打杀“六耳猕猴”则表示悟空对不净六根的彻底胜利,自此悟空又一次战胜了自我,成了一位更加慈悲的出家人,这就是之后悟空再没有随意杀人的真正原因,这就是对第二个错误观点的驳斥。


结论:吴老通过以上种种描写,暗示了《真假美猴王》一段其实全部是孙悟空的内心争斗,甚至可以理解为全部只发生在孙悟空的内心世界,六耳猕猴不过是它阴暗面的具象化写法而已,这才是此篇的真正寓意所在。

相关文章

  • 末席:真假美猴王讲的究竟是个什么故事

    文/末席 中国四大名著传播最广的是《西游记》,因为86版电视剧把它拍成了童话,而正因为我们都从小看过电视,看原著的...

  • 亲子陪伴,共同成长 - 草稿

    嘟嘟妈亲子阅读打卡441天! #️一早起来就是美猴王《真假美猴王》。睡前故事还是美猴王《伏妖救群婴》! 除了我给讲...

  • 真假孙悟空,真假你我谁在作主?

    《西游记》中有一回,专门讲真假美猴王。一个叫大圣,一个叫行者,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孙悟空呢?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呢? ...

  • 被冤杀的六耳猕猴

    回顾"真假美猴王"事件始末 正文开始前,我们先简单概括,回顾下《西游记》中关于"真假美猴王"的内容: 悟空不听唐僧...

  • 骨灰级手机玩家亲自教你识别真假iPhone的方法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大家都是有看过吧?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东西,也有了“真假”之分了。而大家买东西,肯定都是希望到...

  • 被别人替代了人生以后,钱还能不能是我自己的?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不仅发生在电视里,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长葛女子十年寒窗被堂姐顶了学籍上师范,真假王娜娜,真假罗彩...

  • 被别人替代了人生以后,钱还能不能是我自己的?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不仅发生在电视里,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长葛女子十年寒窗被堂姐顶了学籍上师范,真假王娜娜,真假罗彩...

  • 真假美猴王

    “大圣!大圣!不好啦!有一只猴子变成你的样子袭击了你师傅,还抢走了行李!”水帘洞外一只小猴子匆匆地跳进来汇报。 “...

  • 真假美猴王

    真假美猴王里,写的是孙悟空二心相争。悟空是个猴,而且是猴王,猴王,是管猴的,不是被管的,所以他憋屈啊,而且你看他,...

  • 真假美猴王

    做了一个梦 唐僧的官配c'p猴子为了救他死了,然后接替他的是六耳猕猴,所有人都知道猴子死了,这个所谓的大师兄变成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末席:真假美猴王讲的究竟是个什么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x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