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四十六)孟尝君列传

作者: JasonHistoria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23:35 被阅读1次

战国四公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小儿子,以养士闻名于世,门下食客三千,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和负罪外逃的人。田文对待他们都一视同仁,俨然一个黑社会大哥的形象,天下人都认为田文敬贤礼贤,因此纷纷投靠在他的门下。

秦昭襄王听说田文的贤名,便想召田文到秦国做宰相,田文因为在齐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就打算去秦国碰碰运气。宾客们都不建议他去,但是田文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一般人难以说服他。这个时候最佳辩手苏代登场了。他给田文讲了个故事,说一个木头人和一个土人在雨中对话。木头人嘲笑土人说,天下雨了你就会变成一摊烂泥,土人说我会变成一摊烂泥,但我会和大地母亲在一起,而你则会被雨水冲走随波逐流,成为一生漂泊不定无所依靠的可怜虫!秦国是虎狼之邦,齐国才是您的立足之地,您去了秦国将会有生命危险!田文听了苏代的话,便放弃了去秦国的念头。

秦人的韧性是出了名的,秦昭襄王一直没有放弃努力,终于田文还是被他召到了秦国。不过田文并没有被重用,而是要被杀头,只是秦王碍于他的贤名,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这个时候田文的门客冯谖给他提了个建议,就是求秦昭襄王的宠妃帮忙脱罪,并自告奋勇去游说。宠妃提了个条件,要田文所拥有的白狐狸皮,那是个价值连城的宝物。田文为了保命当然不会吝惜,但是这个宝物已经送给秦昭襄王了,现在在秦君的府库里面存放。

这是一个难题,田文随行的门客一筹莫展,冯谖不动声色的向在墙角的一个长的尖嘴猴腮的人使了个眼色。这个人来到田文面前,说自己善于装扮成狗去盗窃财物,这个活自己可以胜任。田文大喜,便派他去盗取狐狸皮,果然获得了成功,田文将狐狸皮进献给昭王的宠妃因而脱罪。

但是事情木得那么简单,出了囚牢的田文来不及欣喜便踏上了逃亡的道路,因为冯谖预计秦王会后悔,所以田文必须赶紧逃,否则还是会有性命之忧。到了函谷关天还没有亮,鸡还没有鸣叫,关门还没有开。可追兵就要到了,这个时候一个在出行前被冯谖极力推荐的人走到了田文面前,这个人其貌不扬,但他有一个特长就是擅长模仿鸡叫。守关的人听到鸡鸣便打开了大门,田文和一众门客逃出生天。鸡鸣狗盗的典故就出自孟尝君田文,没有鸡鸣狗盗之徒,田文就没有下文了。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冯谖的聪明才智,还要惊叹于孟尝君门下怎么啥都有。

后来的一件事让田文更加认识到了冯谖的能力,由于田文的门客越来越多,开销就越来越大,因此收取封地人的赋税和欠款就成了很重要的工作。但是这个活不是那么好干的,今年气候不好,很多人颗粒无收,因此去收款的人一个个的无功而返。这个时候冯谖说我可以去,一定能带回钱来,田文实在没有其他选择,只好让冯欢去试试看。

冯谖到了地方只字不提收钱的事情,而是说自己要请所有欠孟尝君田文钱的人吃饭。大家都要来赴约,但是要带上欠条。听说有这等好事,大家便都赶过来了,在酒席上大家觥筹交错。酒意正酣时,冯谖提出我看大家的欠条并表示,有能力偿还的定下日期,没有能力偿还的当众将欠条烧毁。大家听到他这么说,都夸赞田文的贤明。

但是冯谖很高兴,田文很生气,问冯谖为什么这么干?冯谖说通过饮宴可以看出这些人谁是有能力还钱的,谁是没能力还钱的。对于有能力的人限定日期,对于没有能力的人给他十年也还不起,还不如不要他还了,省得他们畏债逃跑,还能体现公子的仁德和贤名。田文听后就知道冯谖是自己身边不可多得的大才。

后来由于齐王的猜忌,田文被罢免了齐相之位,他身边的门客一个个的离开了田文,但是冯谖没有走,他不但没有离开,还为了田文出使秦国。冯谖先用钱财摆平了秦昭襄王身边的近臣,得到了拜见昭王的机会。见到秦昭襄王后,冯谖说现在孟尝君田文被齐王猜忌赋闲在家,您为什么不用重金去请他出山任秦国国相呢?那样的话齐国就不足道了,因为齐国的底细田文一清二楚。

秦昭襄王认为冯谖的话很有道理,便命使者带上贵重的礼物和相印到齐国去拜见田文。冯谖则赶在秦国使者前面回到齐国,他面见齐王,说秦国久慕田文贤名,现在正准备请他到秦国去出任相国。齐王派人到边境让去查看,果然发现了秦国的使者,便把对秦国使者说齐王已经任用田文为相国了,秦国使者听后只好离开回报秦王。

田文成为国相后,曾经离开他的人又都回来了,田文对这些人很是鄙视。冯谖劝谏道,您不能因为他们在你危难之时离开,就疏远他们。那样做的话会影响您的仁德之名,您应该不计前嫌,让他们心中有愧,日后自然对您死心塌地。

孟尝君就是一个依靠门人的主子,也幸好他有这样子的门人,才得以在政治的漩涡中游刃有余。(四十六)孟君列

战国四公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小儿子,以养士闻名于世,门下食客三千,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和负罪外逃的人。田文对待他们都一视同仁,俨然一个黑社会大哥的形象,天下人都认为田文敬贤礼贤,因此纷纷投靠在他的门下。

秦昭襄王听说田文的贤名,便想召田文到秦国做宰相,田文因为在齐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就打算去秦国碰碰运气。宾客们都不建议他去,但是田文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一般人难以说服他。这个时候最佳辩手苏代登场了。他给田文讲了个故事,说一个木头人和一个土人在雨中对话。木头人嘲笑土人说,天下雨了你就会变成一摊烂泥,土人说我会变成一摊烂泥,但我会和大地母亲在一起,而你则会被雨水冲走随波逐流,成为一生漂泊不定无所依靠的可怜虫!秦国是虎狼之邦,齐国才是您的立足之地,您去了秦国将会有生命危险!田文听了苏代的话,便放弃了去秦国的念头。

秦人的韧性是出了名的,秦昭襄王一直没有放弃努力,终于田文还是被他召到了秦国。不过田文并没有被重用,而是要被杀头,只是秦王碍于他的贤名,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这个时候田文的门客冯谖给他提了个建议,就是求秦昭襄王的宠妃帮忙脱罪,并自告奋勇去游说。宠妃提了个条件,要田文所拥有的白狐狸皮,那是个价值连城的宝物。田文为了保命当然不会吝惜,但是这个宝物已经送给秦昭襄王了,现在在秦君的府库里面存放。

这是一个难题,田文随行的门客一筹莫展,冯谖不动声色的向在墙角的一个长的尖嘴猴腮的人使了个眼色。这个人来到田文面前,说自己善于装扮成狗去盗窃财物,这个活自己可以胜任。田文大喜,便派他去盗取狐狸皮,果然获得了成功,田文将狐狸皮进献给昭王的宠妃因而脱罪。

但是事情木得那么简单,出了囚牢的田文来不及欣喜便踏上了逃亡的道路,因为冯谖预计秦王会后悔,所以田文必须赶紧逃,否则还是会有性命之忧。到了函谷关天还没有亮,鸡还没有鸣叫,关门还没有开。可追兵就要到了,这个时候一个在出行前被冯谖极力推荐的人走到了田文面前,这个人其貌不扬,但他有一个特长就是擅长模仿鸡叫。守关的人听到鸡鸣便打开了大门,田文和一众门客逃出生天。鸡鸣狗盗的典故就出自孟尝君田文,没有鸡鸣狗盗之徒,田文就没有下文了。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冯谖的聪明才智,还要惊叹于孟尝君门下怎么啥都有。

后来的一件事让田文更加认识到了冯谖的能力,由于田文的门客越来越多,开销就越来越大,因此收取封地人的赋税和欠款就成了很重要的工作。但是这个活不是那么好干的,今年气候不好,很多人颗粒无收,因此去收款的人一个个的无功而返。这个时候冯谖说我可以去,一定能带回钱来,田文实在没有其他选择,只好让冯欢去试试看。

冯谖到了地方只字不提收钱的事情,而是说自己要请所有欠孟尝君田文钱的人吃饭。大家都要来赴约,但是要带上欠条。听说有这等好事,大家便都赶过来了,在酒席上大家觥筹交错。酒意正酣时,冯谖提出我看大家的欠条并表示,有能力偿还的定下日期,没有能力偿还的当众将欠条烧毁。大家听到他这么说,都夸赞田文的贤明。

但是冯谖很高兴,田文很生气,问冯谖为什么这么干?冯谖说通过饮宴可以看出这些人谁是有能力还钱的,谁是没能力还钱的。对于有能力的人限定日期,对于没有能力的人给他十年也还不起,还不如不要他还了,省得他们畏债逃跑,还能体现公子的仁德和贤名。田文听后就知道冯谖是自己身边不可多得的大才。

后来由于齐王的猜忌,田文被罢免了齐相之位,他身边的门客一个个的离开了田文,但是冯谖没有走,他不但没有离开,还为了田文出使秦国。冯谖先用钱财摆平了秦昭襄王身边的近臣,得到了拜见昭王的机会。见到秦昭襄王后,冯谖说现在孟尝君田文被齐王猜忌赋闲在家,您为什么不用重金去请他出山任秦国国相呢?那样的话齐国就不足道了,因为齐国的底细田文一清二楚。

秦昭襄王认为冯谖的话很有道理,便命使者带上贵重的礼物和相印到齐国去拜见田文。冯谖则赶在秦国使者前面回到齐国,他面见齐王,说秦国久慕田文贤名,现在正准备请他到秦国去出任相国。齐王派人到边境让去查看,果然发现了秦国的使者,便把对秦国使者说齐王已经任用田文为相国了,秦国使者听后只好离开回报秦王。

田文成为国相后,曾经离开他的人又都回来了,田文对这些人很是鄙视。冯谖劝谏道,您不能因为他们在你危难之时离开,就疏远他们。那样做的话会影响您的仁德之名,您应该不计前嫌,让他们心中有愧,日后自然对您死心塌地。

孟尝君就是一个依靠门人的主子,也幸好他有这样子的门人,才得以在政治的漩涡中游刃有余。

相关文章

  • 史记(四十六)孟尝君列传

    战国四公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小儿子,以养士闻名于世,门下食...

  • 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

  • 历史上著名的小偷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才能。 秦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请他到秦国...

  •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2】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一个“鸡鸣狗盗”的故事,讲的就是两个技能卑下的食客如何帮助孟尝君逃生。 孟尝君...

  • 《史记》(三)——列传•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美其余四个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 )。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南,...

  • 《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李宗吾:“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

  • 读史记| 品读孟尝君——以才论孟尝君

    文/一菊阳光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即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只与才字品读。孟尝君,凭其机警才智在田...

  • 滥竽充数的南郭,想学点真本事

    第三周总结 上一周的作业是读《史记》的战国四公子列传,包括《孟尝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公子列传》、《春...

  • 第三周复盘:一入文渊深似海,畅游其间不思归

    读经典第三周(6.11-6.17) 阅读主题:《史记》战国四公子列传 作业: D1. 《孟尝君列传》。深度阅读原文...

  • 孟尝君(田文)-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孟尝君,名田文,出生时间不详,卒于公元前279年,我国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史记.孟尝君列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四十六)孟尝君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j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