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史记》 首次确立了“以人物为本位”的写作方式。《史记》的人物传记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又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如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他们的传记便前后相连。
《史记》撰写人物列传用了专传、合传、类传三种形式。专传是一篇一个传主,如《苏秦列传》《淮阴侯列传》;合传是两人以上的合一篇传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张耳陈馀列传》;类传则是同类之人,合为一篇,如《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儒林列传》等。
第二、在描写人物时,善于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段。
1、选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紧抓表明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围绕尖锐复杂的矛盾展现人物的性格。
例如,对刘邦的形象刻画,当刘邦成为汉高祖后,作者摒弃了“刘邦在位期间,采取了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豁免徭役,制定《汉律》九章”等重要措施的描述,而着重记叙了刘邦“翦除臧荼、韩信王、彭越、英布、卢绾、张敖等几个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把刘邦称帝后“阴狠猜忌、日益膨胀”的一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例如,对项羽的描写,作者选择了“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这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完整地展现出楚霸王项羽从崛起到鼎盛,最后走向未路的人生三部曲。在充满了尖锐矛盾和复杂斗争中逐步丰满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2、司马迁常常采用人物自白的方式,选择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显示其性格特征。
比如,武帝急了:“你的人安排完了吗?我也想安排几个。”
看似孩子赌气的一句话,却有效地阻止了丞相田蚡想提拔官员的得寸进尺念头,也形象地表现了汉武帝不甘受人摆布、自有主张的性格特点。
如,(周公)向上天祈祷:“我的王还年少,没有见识,得罪神的是我啊,要惩罚就惩罚我吧。”
从这句内心独白中可以看出,周公一心为成王的健康着想,他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的性格溢于言表。
又如,重耳说:“人生安乐,再也比不上现在,我打算终老此地,不想其他。”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重耳无心霸业、安于现状、淡泊明志的性格。
再如,陈涉发誓:“苟富贵,无相忘。”
陈涉在受到别人嘲笑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发出慨叹,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英雄素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豪情壮志。
3、司马迁写人物传记时,常常注意不放过足以显示人物性格的细枝末节。
为了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刘邦当即给陈平拨了四万斤黄金,由他恣意花费,不用报告预算。可见,刘邦为人豪爽、知人善任,为成就一番霸业埋下了伏笔。
郦食其求见,刘邦正在泡脚。郦食其很不高兴,他立刻吩咐停止泡脚,穿戴整齐,请郦食其上座,诚恳请教高见。由此可见,刘邦既有不拘小节的一面,也有求贤若渴的一面。这样双重描写,使得刘邦的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