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国已是新国(39)李广3

作者: 近忆华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07:50 被阅读1012次

孩子们的童真对于用心险恶的人来说可真是绝好的资源。卓文华已经利用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将司马相如的儿歌传遍了大街小巷。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有心的安排了几名小孩儿在李广的府外传唱。李家人听到这样的羞辱,无不愤慨,尤其是李陵和他的叔叔李敢,两人抄起木棍就要夺门而出。

“算了,你们出去又能有什么用。他们只是些孩子。”李广虽被这首儿歌折磨的心力交瘁,但却依然不改他大将的风度。

李陵和李敢没有反驳,他们沮丧的放下木棍,回到了李广身边。

“爹,您不要听他们瞎说,您的功劳无人能比。”李敢坚定地对李广说,但其实,他这话倒更像是对自己的安慰。

李陵却什么也没说,他才从司马迁的事情中缓过神来,今日竟又出了爷爷的事,他真的已经再没有多余的情绪去表达内心的愤懑了。

李广看看身边的家人,门外的歌声还在不断的传来,句句扎在他的心头。

“说李广,男儿郎,到了河西却躲藏……”。

当年的李广有何等的风光,现在的他便有何等的悲凉。

歌谣传唱了一天,司马相如很是满意。

第二日上朝,司马相如见到面色苍白的李广便知儿歌已经起了作用。他在朝堂上与李广利一唱一和,冷嘲热讽,极尽所能的挖苦着李广。而殿上的其他大臣虽无心嘲讽,但是无意间的随声附和却也深深地刺痛着李广。

霍去病见情势不妙,刚为李广辩解了几句,却被司马相如以一句无视军令,目无王法堵住了嘴。

司马相如见此举不但灭了李广的威风,而且还牵制了霍去病,于是便显得更加神采飞扬了。

下朝后,李广利仍不尽兴,毕竟这是第一件让他如此有成就感的事情。他见李广从大殿走出,于是故意跑到司马相如旁边说:“今天可真是丢死人啦,若是我遇上这种事啊,真就没脸再活下去了!”李广利说着还不忘向李广那里瞟上几眼。

“李大人,话不能这么说,毕竟谁都有老的时候,我们这只是对事不对人。”司马相如虽然行了小人之事,但此刻却又要装出一副君子之相,也许像他这种人,应该称作伪君子才更加合适。

而真小人则像是李广利这种。只听他接着司马相如说道:“老了就是老了,不中用啦!”

“你说什么,你敢再说一遍?”这番话正巧被霍去病听到了。

“我说李广老了,不中用啦!”李广利趾高气昂的又对着李广大喊了一遍。

霍去病怒从中来,抓起李广利的衣领,便要向他挥拳。幸好被及时赶到的张骞给拦了下来。

李广见此情形也赶忙走了过来,他握住霍去病的手臂说道:“算了,我们走吧。”

就这样张骞和李广连拖带拽,又说又劝的把霍去病给带走了,而霍去病临走也还不忘再甩给李广利一句“你等着”。

人总是这样,在自己受到羞辱时或许还会隐忍一番,可一旦有人伤害到了自己亲近之人,那便绝对不会沉默,不惜一切也要捍卫亲人的尊严。就像李广当时,不计个人的荣辱,不遗余力的宣扬霍去病的功绩一样。

李广拉走霍去病后,便把他交给了张骞,自己则心事重重的朝着那不知是否还围着无知孩童的李府走去了。

张骞送霍去病回府的路上,霍去病始终放心不下李广,李广那落寞而孤寂的背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于是,刚回到将军府的霍去病,连门都没有进,便拉起张骞向李府赶去。当他们赶到李府时,恰好碰到了也才刚刚到家的李广。

李府的门口,李敢和李陵已经站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今早李广刚出门,昨日那些唱歌的孩童便又来门口捣乱。李敢和李陵为了不让李广回来时再听到这些胡言乱语,便早早的站在门口看守。他们看到李广回来,赶紧扶他进去。霍去病和张骞也跟了进去。

怎料,众人刚回屋坐定,那些守在李府门外伺机而动的孩童便又都涌了出来。歌声再一次传入府中,摧毁着李广的心神。

“说李广,男儿郎到了河西却躲藏……”

“谁都不许出去。”李广知道他的这些晚辈们,听到这歌声一定会为他全部冲出去,所以他赶紧先一步下了命令。

“你们都过来。”李广走到一柄长剑旁,静静的看着。他问道:“你们说我老了吗?”

“不老。”

“您不老。”

“您怎么会老。”

“您一点儿都不老。”

四人的回答虽然都不一样,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完全相同,那便是李广并没有老。

李广摇了摇头,笑道:“你们不用安慰我啦,李广的确是老了,没有用了。将来就全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啦。”

李广转过身,面对着这些晚辈,一一嘱咐道:“敢儿、陵儿,你们两个勇武果断,待人坦诚。只是有些时候做事容易冲动,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让你们单独上战场的原因。可以后你们终归是要走向战场的,因此你们一定要学会沉着冷静。

去病,你年少有为,智勇双全,将来必成大器。可是你要记住军令如山,以后万不可再自作主张。

张大人,你是文官,我没什么能嘱咐你的。以后若是他们三人做事有什么不妥,还请张大人能从旁提点。”

“李将军您客气了。”张骞回答到。

李广没有回答,他最后的看了一眼他面前的这些晚辈们,再次转过身,抚摸起他的那柄长剑。

李敢、李陵和张骞都没有察觉什么,但霍去病却意识到了哪里不对,他刚要阻拦,却见李广已经拔出长剑,挥剑自刎了。

“爹!”、“爷爷!”。李敢和李陵惊慌失措,两人即刻跪地惊恐的看着李广那渐渐失去血色的脸。

霍去病和张骞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们二人虽然悲痛,却不至于撕心裂肺。看着乱作一团的李府,最后,霍去病只好弯下腰拍了拍李陵的肩膀,以示离开。

走出李府,霍去病再次见到了那些无知的孩童,但已无心再与他们争执。

李广的死讯不久就传开了。一代名将,就这样拔剑自刎,这是司马相如万万没有想到的。气节这种东西在他的心里尽管重要,但相比起性命那可真是不值一提。

不过,能有此结局,司马相如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意外的收获了此举带给他的巨大附加价值。看来,多情对于绝情来说又是一种资源,而且还是一种极有用的稀缺资源。

第二日的朝堂上,知道此事的众臣们,不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都表达了对李广之死的惋惜。汉武帝也下旨厚葬李广,而他先前的爵位则由李敢继承。

相关文章

  • 古风|国已是新国(39)李广3

    孩子们的童真对于用心险恶的人来说可真是绝好的资源。卓文华已经利用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将司马相如的儿歌传遍了大街小巷。...

  • 古风|国已是新国(38)李广2

    如此一来,汉武帝赦免司马迁的行为似乎是实现了经济学中常说的帕累托最优,也就是所谓的在没有令任何人的情况变差的前提下...

  • 古风|国已是新国(37)李广1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卫夫人与霍去病母子二人谁都无法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平复心情。可即使是这样,这第二日的早朝,霍...

  • 古风|国已是新国(35)往事3

    司马相如写给李夫人的信已经被李广利送进了宫。李夫人看到弟弟的来信,一眼便认出了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她的。尽管李夫人明白...

  • 【古风】国已是新国(8) 民国人3

    不知不觉已到正午,春泥来请霍启征和林若初用午饭了。 卫夫人摆了一桌子的菜,看到儿子和林姑娘走来说道:“早上吃的有些...

  • 古风|国已是新国(21)请战河西3

    霍去病待林若初走来,便开始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林若初也跟着他一字不落的看着。他们越读越兴奋,到最后,霍去病把圣旨一...

  • 古风│国已是新国(11) 路遇卫青3

    两人又在帐外观察了一会儿,虽然林若初此时被绑,但整体状态却和平日里并无二致。“还真是要抗日的女战士。”霍去病心里竟...

  • 古风|国已是新国(27)河西之战3

    “众位兄弟。”霍去病回到营地后说。“此刻匈奴士兵精神涣散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李广将军和程质将军都还没到,现在只有...

  • 古风|国已是新国(42)营救计划3

    简介&目录 “舅母。”诸邑公主到了卫府,刚进门,她就看到了摆在大厅的那对水晶。 “诸邑,这么晚来有什么事吗?”卫青...

  • 古风|国已是新国(15)骠骑将军3

    话说,之前在路上时,林若初和霍去病也不曾感到疲惫。可这一旦放松下来,两人竟都昏昏沉沉的睡了好几日,一直到霍去病迁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风|国已是新国(39)李广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pn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