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婚姻育儿每天写1000字
别忘了,我们曾经也只是孩子

别忘了,我们曾经也只是孩子

作者: 雅斤1986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14:51 被阅读0次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爱弥儿》这本书里写道:“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呢。

很喜欢这句话,道出了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只有以孩子可接受的方式,依孩子可理解的能力来实施教育,方可行之有效。而多少时候,我们常常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将过多的期望、过高的要求压在了他们的肩膀,仿佛他们不需要过程,就能立刻成才,忘记了他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更没有长大成人呢。

看过一类挺火的视频,家长看孩子完成拼写作业,每一个拼音孩子都读得标准无误,但就是拼不出正确的字来,弄得拼音和汉字张冠李戴,而家长在旁边也是哭笑不得,有的家长无奈至极忍不住训斥指责。

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有过一段如此“艰难”的时光,仿佛是个小结巴,拉长音调努力想拼出正确的字,但却屡屡失败。印象中妈妈总是陪着我,一起拉长了音儿,我读错的,她不指责,只管将正确的读出来,我读不出的,她便直接替我读出来。有一天,我突然就开了窍,不仅拼音再也难不倒我,发音还十分标准好听,以至于小学期间总是代表学校参加朗诵比赛。

感谢我的母亲,把我真正地当作小孩子对待,以耐心陪伴我一次次的尝试,直到我自己掌握规律。感谢我的母亲,没有把我和其他孩子比,虽然别人家的孩子比我聪明伶俐,但她并不打扰我自己的探索,相信我能行。

谁不是由孩子一路成长而来,谁不是从懵懂无知到知书明理。不必期盼小孩子能如大人一般,一教导就牢记,一犯错就改正,一责备就内疚,一鼓励就上进,大人尚且不能完全作到,更何况孩子,身体没有长大,心理也没有成熟,一切的优秀品质只是目标,需要父母陪伴孩子一点点接近,无法一蹴而就。所以,请给孩子们多一点时间,多一点空间,多一点耐心,甚至多一点小纵容,让他们在自己的纯洁世界中,一点点架构世界的复杂,一点点学习生活的技能。

相关文章

  • 别忘了,我们曾经也只是孩子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爱弥儿》这本书里写道:“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

  • 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孩子

    01 鲁尼周末在家从来不睡午觉,从早上七点起床,可以一直玩到晚上九点,精力旺盛,有时我真的很羡慕他。 昨天中午也是...

  • 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孩子

    我时常在想,一个6至12岁的孩子在学校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是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还是受到教育?恐怕都不是,儿童最期待...

  • 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时常在想,一个6至12岁的孩子在学校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是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还是受到教育?恐怕都不是,...

  • 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时常在想,一个6至12岁的孩子在学校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是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还是受到教育?恐怕都不是,儿童最期待...

  • 曾经也只是曾经

    电影看似圆满的终结,却让旁观者的思绪荡漾在此起彼伏的旋律里,久久不能释怀……没有太多如果,她留给他一句听不懂的捷克...

  • 曾经,也只是曾经

    你说:我从不在意我不在乎的人对我的评价,我只在意我在乎的人对我的看法。我脑袋里回想了下我闺蜜对于你穿的人字...

  • 曾经也只是曾经

    Part 1 ~ 童年?倘若真有这么一段时间的话,我对它的定义就是有她陪我度过的时期。她是我的同学,邻居,朋友,她...

  • 别忘了我们曾经坚定

    故事的最后 我们还是分开了 是时间冲散了我们 我们散落在不同的学校 唯一庆幸的是我们能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天空 我无从...

  • 别忘了,我们也曾是个孩子

    无戒学堂: 作者:云儿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在北京生活的孩子们从放寒假一直连到暑假,9月1日才开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忘了,我们曾经也只是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ub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