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名与实之思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5-18 07:04 被阅读0次
读书||名与实之思1

近来频频遇到名与实的问题,比如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后汉书·左周黄列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深奥的乐曲,能唱和的人一定很少;美好的声名越盛,实际的德才常常难以相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何谓名?何谓实?名与实有何关系?中国古代名实论有哪些观点与主张?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了对名与实的思考,追根溯源,与关注名与实的诸位读者分享。

名实论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名指名词、概念,实指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因反映的社会政治利益和所处的认识发展阶段不同,对名实关系有着不同理解,展开过长期争论,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名辩思潮,由此推动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的发展。

名实论最早产生于先秦。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

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后墨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于指谓、描绘内容,名实的关系是“以名举实”,并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名实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名实论和形式逻辑理论的发展。

后来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实”(《荀子·正名》),认为名是用来指谓实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它决定于实,一旦形成也不能轻易改变。

名,指名称、形式,属于主观意识。实,指内容,属于客现存在。主观意识,只能对四维时空物质世界的“实”命名。主观意识无法给多维时空物质世界的“实”命名。

名与实的关系,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名是主观意识思维的产物。“实”是客观存在。主观意识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客观存在有一种无形物质不能被抽象就不能被命名。“名“具有主观意识的局限性。“实”是客观存在,但是有一种客观存在是“无形物质”,“实“应该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宇宙起源于混沌”。混沌就是时空的混乱。彻底的自由运动导致时空的混乱。混沌就是自由运动的能量,无形态不能被抽象,主观意识就不能命名。混沌物质自由运动的结果是大聚集引发大膨胀,一大半自由运动的能量变成了膨胀运动势力,就是现在说的暗能量。

暗能量带动着自由运动的能量旋转起来开始出现有形态物质。膨胀运动势力支撑起来一个四维时空物质世界。四维时空物质世界中充满了各个层次的旋转运动,造就了各个层次的有形态物质。自由运动造就的混乱的时空物质世界是一个多维时空物质世界。

相关文章

  • 名与实

    昨天,多伦多猛龙队成了NBA总冠军,华裔球员林书豪获得了一枚NBA总冠军的戒指。 总冠军戒指是许多...

  • 名与实

    这种花我最近才认识,它的名字很吓人,叫“水鬼蕉”。听名字,应该不算“正面人物”,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它别...

  • 名与实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袁术,他是袁绍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这个人,张口就是吾家四世三公云云。这个人,只注重“名”...

  • 名与实

    这几年,生态建设已经成了的大家的口头禅。 做个项目、修个房子啥的,要是不与生态挂上边,好像做项...

  • 名与实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混乱的名称。”子路说...

  • 先学后教——《怎样教语文》今日读书笔记

    “再想想” 《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摘录一: 1.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功也...

  • 《论语》雍也篇5

    【原文】 原思为之宰①,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②!” 【注释】 ①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孔...

  • 01名与实

    正好又看了一遍道德经的第一章,便写下一点感悟。第一章是道德经的起始,也奠定了道德经的总体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 实,名,利顺逆论

    实者,名之本,故名实必相符; 名者,利之基,故名利多两全。 以实而得名,因名而得利,此谋财之顺道,顺则正;贪利而假...

  • 侠客录

    江湖传言刀侠者,盖世豪杰也。化外山野先生曰:“名享者,无实,虚名也。”剑侠闻之问山野先生曰:“吾名与彼名何如”山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名与实之思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wm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