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看电影,但不是影评

作者: 亚禾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06:37 被阅读0次

    孩子的摄影课正在学习镜头景别:中景、远景、近景……

    作为一种“语言”,景别是电影情绪、含义的表达方式。这很有意思。

    一直当着观众的我,由于孩子的摄影课学习,启蒙了从“导演的上帝视角”看影片的意识,很有趣。

    导演的“上帝视角”,带给人另一番奇特体验。

    上帝视角这个词现下流行,它表达两个含义。一是“超然”,跳出事件本身、置身事外、鸟瞰全局,高于对细节现象的理解,直击内在规律和本质,不再被一时的事左右对整体的认知;二是“预知”,因为能在更高、远的视角看整体,模糊去细节的干扰,更能看到事件本身的内在规律,便能研判未来发展走向,就有了“预知”的味道。

    这很符合镜头后端详监视器的导演的角度:讲故事,操纵电影,掌控观众情感。

    对于导演来说,电影是他的“文章”,他的思想表达。导演需要借用各种拍摄制作技巧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对于观众来说,看电影是一场借由电影与自己的对话。坐在荧幕前接收来自电影用声光影表达的内容,感受源自电影的语言和叙事,发酵于头脑,触动着情感。

    当观众时,只管听、理解和感受就好。观众是被“设计”的电影的一部分。没有观众,电影也就不能称其为电影。观众和电影共同存在于一个独立的故事世界:一个讲、一个看;一个设计悲伤了,观众便看哭了;一个让你恐惧,观众便紧张害怕了……好的电影让观众有了同频共振。

    看电影,用观众视角还是上帝视角的感受有很大不同,角度对比切换给人更多观影感受。

    比如《辛德勒的名单》。电影以二战集中营大肆中屠杀犹太人为背景,讲述纳粹占领波兰时,一个美国商人辛德勒营救犹太人的故事。

    电影情节紧张,情绪被牢牢控住。

    辛德勒名单中,故事一开始到尾声之前都是黑白单色。辛德勒逝世后,获救的犹太人悼念他时才转换为彩色镜头。

    影片最后橙黄色的夕阳下,辛德勒解救的人们身上罩着一层金色的镶边,安静地摆放白色的石头,生发出圣洁和安详来。

    极致的紧张和极致的安详情绪笼罩着观众,完全被带入电影的节奏里,被左右着。很多电影语言制造的细节被潜意识接收,生发成了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却没有被注意到。

    比如,那个在前端黑白片部分,唯一着色的红色的小女孩。她像黑暗炼狱中的一朵诡异的玫瑰,令人更觉得危险、压抑和无望。观众抓住电影传达的情绪,却大多会因为太关注故事发展而忘记那个黑白片中红色一点的非现实的、象征性的“电影语言”。

    前几日陪儿子又重温了一遍这部电影。因为熟悉了故事主线,已经经历过电影传递的恐惧和悲伤,心情能够放松下来,注意到故事之外更多的“弦外音”。

    孩子听过这部作品,却是第一次看。这并不妨碍他一边看,一边拿出电影课的知识拆解电影:黑白镜头的含义……前后色彩风格传达的电影寓意……作为一部电影,这里使用的电影语言,镜头从高处向下摇,给人传达的叙事情绪……

    小解说员在我不由自主忘我地陷入电影时,将我拉出来。无论观点正误,这是另一种看电影的方式,是电影制作的视角,导演的视角。

    我跟着他看镜头、色彩、节奏、特写这些镜头语言传达的无声信息,也跟着他的话细想:除却故事和人物本身不说,为什么会给我压抑感、会让我预感到不幸、会预感到事态的变化和人性的变化?

    原来是导演在镜头后操纵着、表达着。这些语言恰到好处地在某一个画面或者情节,给了观众一种超乎语言的情感和节奏的共振,自然而然地在你未觉察时跟着导演思考,开始悲悯和愤怒。

    哦,原来是这样。

    换了视角再去看电影时,更多的内容在无声中被注意到。如果只看情节,他就溜走了,那一部电影多少会只剩故事残余脑海。

    多了这样的角度,再看这些经典佳作,会随着心境甚至认知的不同,get到新的点,总有惊喜。对比曾经的观影经历,回忆那时的自己为什么无法get到某一个点,又似乎回到了过去,与那时的自己相对。

    我想,这就是好电影。好的电影一定有一条故事线。但更多的是用电影语言在这种语言的含蓄隐匿之中表达思想和价值。

    当下的自己能看到的是当下的真实,如果换一个当下,就成了与这部电影另一次崭新的相遇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看电影,但不是影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ww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