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这个前言的标题。一是儿童,关注于人;二是儿童问题,聚焦于儿童的问题,而不是成人的问题;三是引领学习和成长,将学习与成长区分开来。我理解的是进一步强调引领了学习的方法,引领了成长的路径等。
俄国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说:“灵魂最本质的表现就是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能力。”哲学家谈灵魂很多,但将灵魂与问题相连的大概不多吧。至少我输入“哲学家谈灵魂”没有看到类似的言论。
在前言中谈到,问题引领数学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会提问,因问而学和问学交融。其核心要素是:立足真实情境,给儿童以丰富的提问机会,激发深度思考 ,鼓励互动分享,以及倡导单元主题化的设计。
P3,问题引领数学学习,是指基于儿童真实问题开展的学习。问题引领学习包括两个层面的要义:一是以发展儿童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重要目标;二是基于儿童问题开展学习,通过鼓励儿童发问并运用他们的问题引领学习,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理解所学知识和方法,学会数学思考,发展创新人格。因而,儿童问题提出既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引领儿童学习和获得多方面发展的途径。
P5:问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障碍”,个体由障碍产生冲突和好奇,在解决障碍的过程中不断思考 ,发现和寻求策略。
P6:什么是好问题?
具备以下特征:现实的,有趣的,挑战性、探索性,解决方法多样性,能推广,简单易懂等。
希尔伯特给出了好问题的三个特征:清晰性和易懂性;困难但又给人以希望;意义重大。
书中还列举了包括郑毓信教授在内的三位不同专家关于好问题的标准。
P7:儿童心目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
书中通过调研小学生两个问题:
你觉得什么是问题?请用你的语言说一说,并举一个问题的例子;在你心目中,好的数学问题应该有哪些特征?请用你的语言说一说,并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的例子。
理出一些关键特征:需要思考的、促进思维活跃的、好玩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复杂的、有难度的、切合实际的、清晰的、严谨的等。
无论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描述都基本扣住了“想知道,但又不知道”
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问题是好问题。按此逻辑,我们有必要思考,根据课题提问学生产生的相关问题,包括逻辑架构,里面有的问题学生是知道的,这类问题又如何界定呢?张齐华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请学生将所提问题写在小纸条上,这类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似乎更符合好问题提出的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