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

作者: 古云梦泽 | 来源:发表于2023-05-20 20: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5期“信”专题活动。

    某财经大V信誓旦旦地表示,某股票要大涨了,出于对这个大V的信任,许多粉丝纷纷入场。但没过几日,这支股票就出现巨额抛售,这些粉丝成功为大资金接盘,然后他们被套牢在山顶,但除了私下里骂骂咧咧也无济于事,无法追回自己的损失。

    生病了,出于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也是因为术业有专攻,自己不会治病,所以不得不花大价钱去医院做手术。医院是三甲医院,医生是教授兼主任医师,但不幸的是,一把手术钳落在患者的肚子里,直到数年以后体检才发现。

    和朋友几个外出聚餐,选了一家口碑很好,品牌响亮的火锅店,花了不少钱,也吃得很尽兴。但有一天突然发现这家店的负面新闻上了热搜,新闻曝光后厨把掉在地上的肉捡起来重新摆盘,过期食物重新贴标签继续出售,仓库老鼠乱窜,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节假日去旅游,找了个网红景区体验爬山和蹦极等极限运动。你以为这么大景区,这么危险的项目,工作人员一定做好了安全保障。但你不了解的是,三点式安全绳有导致身体骨折甚至脱落的风险,好巧不巧,你不小心踏空,你以为安全绳能保护你的安全,但它没有。

    以上都是一些生活中的极端事故,但这些事故都真实发生过。这些事故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使得大量网民接触到这些负面新闻,他们稍微带入到自身视角,便足够细思恐极。于是人们失去对旅游景区的信任,失去对医院对餐馆的信任。

    在许多年前,专家一词还是褒义词,人们景仰专家,听从专家的建议。但近些年来,专家逐渐成为贬义词。

    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有些专家因为自身利益相关,作出错误的建议,比如说专家站出来为某种药物做广告,获取丰厚的报酬,所以他们夸大这种药物的疗效,但人们实践后发现,这种药物并没有效果。有些专家缺乏考证就乱下结论,很快就被事实打脸。还有些则是媒体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专家一段话来讽刺专家。

    到最后人们对专家的话下意识不会再相信,人们失去了对专家的信任。

    诸如此类的信任问题还有很多,例如人们在网上听信一些人的经验之谈,结果被坑最后发现那些人的所谓经验之谈要么就是搬运抄袭,要么就是有所偏私。人们在某红书上看到一个好玩的旅游景点,到了才发现被照片骗了。在网上遇到的一些所谓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私下交易往往都会被骗。

    为什么现代社会信任危机愈演愈烈?

    其一,是随着社会对赚钱的越发渴求,对金钱的崇拜,使得社会价值观在往赚钱上偏移,而对赚钱的手段不再苛求。诚然每个人都反对违法乱纪,反对不道德的手段,但这种反对的力度远远比不上通过这些手段赚钱后的收益。

    其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以前也有诸多不诚信的人和事件,但那些事件往往只在小范围内发酵,并不能为广大网民所知晓。但互联网的高度发达,让角角落落所有肮脏的事情全部无所遁形,人们每天接收到类似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在信息茧房中,人们越发感觉到这个世界不安全,出租车司机不值得信任,公司领导可能会潜规则,餐馆也不卫生,网购信息会泄露被骗子利用等等。这些负面新闻的叠加,使得信任问题空前严峻。

    其三,世界一些大国屡次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成为一个反向的榜样。

    这些信任问题虽然看不出明显坏处,似乎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但它的影响却很深远。

    好评如潮的餐馆其实好评都是刷的,人们失去了一个客观评价的标准,为了让自己不被坑,只能找更多的资料来筛选那些真正优秀的餐馆。这些额外筛选浪费了所有人的时间,更有人选择不再去餐馆吃饭,使得大众消费有所萎缩。

    餐馆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人们为了规避这些信任风险,只能尽量减少被坑的风险,整个社会就被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包围,或者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分辨,这增加社会集体的内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任危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y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