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电影上映了,作为原著粉的我本来迟迟没去看,是因为太爱太爱这本书,生怕电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可看了之后,觉得纵然剧情有诸多可完善之处,但BGM一响起,还是觉得很燃很想流泪。
打动我的,甚至跟剧情没什么关系,只需要悟空出场即可。
一出场,便自带惊天震地之效。
《悟空传》里有两段话,每个人都喜欢。
一句是孙悟空和紫霞说的,他们说:我看晚霞的时候不做任何事。
另一句也是孙悟空自己说的,他说: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悟空传》是2001年出版的,我看到的时候已经07年了。也是这样的盛夏,我高考完、刚报完志愿,正在等待录取通知书。
一切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一切似乎又悬而未决。
也是在这样接近40度的酷暑中,我看得热泪长流。
十几岁的人,看什么都像看自己。那种不服气,那种倔强的一身孤勇,其后的岁月里再也没有过。
电影里天尊恶狠狠地问:“你们明明知道什么都改变不了,为什么还要来送死?”
话是紫霞替他们答的。
她说:“因为我!不!服!”
是的,就是“我不服”。这三个那么那么简单的字,燃烧过多少暗夜里的灵魂。
不服“寒门难出贵子”的设定,不服这世间的困顿、这世间的难。
其后几年,屏住气狂奔,大概都是书里的那几句话给的勇气。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心。
我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在影片的最后,这几句话是打在屏幕上的。
灯要亮起,人要散场,一切都要回到现实,我还是纵容自己痛痛快快地流了眼泪。
今天,想给大家讲的,不是这个电影,而是这本书。
《悟空传》是个悲剧故事。
孙悟空反叛,他反抗神,反抗神对妖和魔的定义。他想要的,是自由。而自由,是最最珍贵的东西。他还想要旧日的花果山,就像我们千方百计,想要找回曾经的自己。
猪八戒每天像孙悟空看晚霞一样,痴痴地张望着银河。银河,是他和那个女孩的约定。
他深爱着那个女孩,他为爱而死的时候,我们也哭了。
孙悟空和紫霞都痴痴看向晚霞的时候,我们更是心酸。
不知道有多少人说少年如朝阳,可对于我们而言,少年不是朝阳,少年像晚霞一样。
那时候,我们不说晚霞,我们说夕阳。
夕阳里,有弹琴的他,有穿白衫的他,有轻轻走过的他。
你多少次望向他的背影,就有多少次期盼过、心酸过、失望又复希望过。
你幻想过跟他共度此生,纵然只是幻想。
有人问:“喜欢一个人很久很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说:“是——你早已在心里,和他过完了一生。”
是的,看晚霞的时候我们不做任何事。
因为我们心里,都有过那个人。
可后来,多少世间颠沛流离,我们从此失散。看晚霞的时候心里终于空无一物。
这是一个极其悲剧的故事,为爱而死,为反抗而死,最后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但你若问他们后悔吗?我觉得不会。
就像今何在在写的:“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午夜梦回时,你在想什么?
我偶尔也会想,想那个16岁的少女,她曾对这世界抱怀着怎样狂放不羁的期望;
想那个20岁的姑娘,热血汩汩流动,在20岁的深夜里幻想过无数绚丽篇章。
如今,我接受了人性的恶,接受了别人是极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接受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得不到的东西,也接受了得到的并非我心;
我在一个又一个城市游荡,身前故人寥寥,身后没有故乡。
所谓青春,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之后,我纵然有过那么多的失意,仍希望自己心不会凉,血不会冷。
《悟空传》出版十几年了,我也从少女走向了所谓的“中年”。
心比身体老得更快,灵魂远远落后于肉身。
可我还是喜欢《悟空传》。
为什么当年的《悟空传》那么打动我们的心?
因为他代表了“少年之光”。
少年之光是什么?
是你愿意用漫长的十年,去爱一个看起来那么遥远的人。尽管所有人都笑你太傻、太痴狂。可你午夜梦回,总见她笑靥,你不能不爱呀。
如今,相亲都被明码标价,北京户口高于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高于“属羊”。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许就是所谓的现实。
所以你还愿意为了所谓的“爱情”等待、追逐、放纵岁月吗?
也许你已经放弃了“爱情”本身。
少年之光是什么?
少年之光,还是你愿意用更漫长的几十年,去兑现一个看起来如白日梦一般的幻想。
我们都曾经相信,纵然会被现实打趴下,可谁也不能折断这头颅和脖颈。
可现在,你还愿意这么相信吗?
我愿意相信。
曾经,我以为自由是不顾一切;
如今,我方知自由是顾忌一切。
就像那句话说的:成熟不是为了某种事业光荣地死去,而是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我们都会是那个孙悟空,不管我们将所谓的“反叛”以何种方式暂时隐藏了下来。
我们的英雄主义,就是好好活着。
对抗房价物价北上广的漂泊,对抗中年危机青年危机以及各种危机。
好好活着,就是用尽全力。
不求这世界为我们天翻地覆,只求我们自己来过、爱过、战斗过、终身不悔。
永远被打压,永远在反抗。
如此,我们的心才不会冷,血才不会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