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开大学东方文库陈大伯说
从韩寒到刘亦婷:中国式教育的冰与火之歌

从韩寒到刘亦婷:中国式教育的冰与火之歌

作者: 黄不会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14:40 被阅读23194次

    -壹-

    就在前几天,刚刚在微博上做完访谈的韩寒发了一篇文章,叫《我所理解的教育》。截止到我下定决心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已经阅读量破1060万,各类公众号也的开始累牍连篇地评论这篇文章。但是鲜有人提及,在这篇文章之前几分钟,韩寒也发布了一篇内容相同,但标题是《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到1分钟,韩寒删除了这篇文章,改了个名字——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篇《我所理解的教育》。

    印象里,这也是韩寒自从弃笔从影之后第一次发表长篇的文章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而这第一次,就指明了教育。

    在韩寒的年轻时候,曾经出过一篇文章合集——《零下一度》,在《零下一度》里,韩寒说:我去买个菜难道还得学微积分吗?

    事实上,早在韩寒出版了小说《三重门》之后,央视就做过一期《对话》节目。邀请到韩寒和两位专家学者,来到现场聊一聊韩寒的教育问题。

    这段视频到现在网上依然有原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

    当时参加对话的嘉宾有两位,一位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院陈晓明,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永明。

    但如果仔细去看这段视频不难发现,虽然节目的内容叫《对话》,但是节目里的嘉宾和观众显然是做好了批判韩寒的角度去的,丝毫没有平等对话的意思。因此,不妨把节目的名字稍作调整,叫韩寒舌战群儒或许更合适。

    整个节目有五十几分钟,在这五十几分钟里,大家都是围绕韩寒出版小说然后退学的对错(当然大部分是错)去讨论的。在这其中,依然有两端对话非常有意思,我节选出来给大家看:

    第一段是一个观众的发问,韩寒觉得学文学不一定要在大学里,而这位观众觉得大学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文气息的熏陶。而对此,韩寒的答复是:我不需要生活在里面也能获得熏陶:

    注意看这位观众的表情

    而第二段则是韩寒对于当时现有教育制度的一个质疑,在嘉宾们提出了一个和韩寒一样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天赋的女孩子,在学校里获得良好教育的例子之后,韩寒是这么说的:

    在这里面,韩寒提出了他的观点:“全面发展,全面平庸”。这也是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的一种质疑。

    在长达五十几分钟的对话节目里,言辞比我截取的这两段激烈的部分比比皆是。甚至后来,再有人回顾这段视频的时候说到:

    忽然很心疼当时的韩寒,他当时才16岁,就要面临这么多的非议和诘难。

    而韩寒,这个执意留着长发,出身在上海郊区的少年却在那个时候毅然站到了教育制度与全世界的反面。这个举动在当时被打上了叛逆和不知好歹的标签。家长们叹息,专家们谩骂,在当时,甚至有一段时间《三重门》这本书被当时的中学老师家长视为毒草和禁书,不允许学生们购买和阅读。更多的学生却在心里暗自景仰,把韩寒当做他们的精神领袖。

    是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这次节目之后,整个社会对于韩寒的口诛笔伐和谆谆教诲仍未停止。在韩寒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零下一度》时,出版社甚至迫于社会压力,找了一位文学界的前辈在书的后序写了一篇文章,叫《韩寒三思》。

    韩寒后来在博客里写道:在自己出的书后面,专门找了一个人来骂自己。这恐怕是中国出版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

    时间一晃快过去了二十年,曾经的离经叛道者、教育制度的反叛者、家长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韩寒又一次拿起了笔,这一次,他站在了教育的这一边。

    我们再来看一看他前几天发的那篇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里面的一段话:

    韩寒在这篇文章里说到:

    那么,关于退学不退学,扯回来就很简单了。你如果从事文科与艺术,觉得学校束缚了你的发展,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你可以选择离开学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并承受代价。成功的例子也不会多。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但因为受不了管束而退学那纯粹是懒惰。

    恐怕当年那些狠批韩寒的专家学者们再也没想到,韩寒几十年后拿起了笔,对抗的是几十年前的自己。


    -贰-

    与韩寒当年叛逆而直接地对抗应试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人——刘亦婷。

    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已经不太熟悉了,可在差不多十几年前,这个名字几乎是让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如雷贯耳的一个名字。

    在18年前,这个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中学的女孩子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而真正让这个女孩子被全国人民知晓,还是那本由她的母亲和继父共同创作的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

    在这本书里,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讲述了她培养女孩的多条心得体会。甚至包括——年幼的刘亦婷和继父打赌,用手握住冰块一刻钟。

    这段“握冰试验”在书发行后的一段时间,被许多家长奉行,并实践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很多学校甚至还让学生回去握冰,并把这个作为作文题目,让孩子们记录感受。

    这些举动,在当下看来,无疑是有些残忍和不讲道理。

    可事实的结果往往和理想差距很大。在若干年之后,大家再次去细细考量刘亦婷和她的哈佛之旅却发现了这样几件事情。

    1、刘亦婷当初曾经在美国交换留学,而她交换的那个美国人叫做拉瑞。而拉瑞的身份是一名政府官员,当初拉瑞的主要工作就是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这个拉瑞也是刘亦婷的哈佛推荐人。

    2、在当时,刘亦婷的母校成都外国语学校刚刚被德瑞教育集团投资,投资方为了打响学校的名声,需要在短时间树立一个典型。而一个“哈佛女孩”无疑是最好的典型。

    尽管这两个条件并不能证明刘亦婷录取哈佛的原因,刘亦婷的父母也极力否认这一点,但这两点不得不让人再次反思,可能刘亦婷的哈佛之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纯粹。

    现在的哈佛虽然还是中国人心中顶级世界名校的代名词,可随着最近几年中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哈佛也不再神秘。

    真正值得玩味的部分在这里: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曾经刊载过刘亦婷日记里的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段里刘亦婷写道:

    这个无奈的结论深深地刺痛了我,希望中国快点富裕起来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迫切!走上阳台仰望星空,点点繁星中似有小女孩渴望的眼睛。就在这一刻,我心中勇气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我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杠杆,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让贫穷的儿童都能上学……

    这样的豪言壮语在当年无疑很畅销,也很符合中国家长们对于优秀学生的幻想:努力学习,录取国外一流大学,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新的天之骄子。

    可在网上可查询到的刘亦婷的工作简历中,她毕业之后经过三个短期的实习,就在美国进行创业,经过两次创业失败后,现在成立了第三家金融公司,并成为合伙人。而刘亦婷本人也在国外成家,嫁给了自己在哈佛的校友。

    你看,现实和理想从不相同。

    当然,写这一切出来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事实上我们易位而处,我们也难免作出和刘亦婷一样的选择。

    只是作为韩寒的对立面和补足,给出了所有中国家长都满意答卷的刘亦婷,却在之后的人生没有为中国家长们提供一个满分的未来。

    -叁-

    韩寒和刘亦婷无疑为中国式教育做下了两个注解:

    韩寒肆意妄为,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早早离开学校。几十年后成为了中国青年意见领袖、中国拉力赛冠军、十亿票房电影导演、甚至还玩票性质地出过一张专辑,最终却在几十年后感慨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反思自己早早离开学校的结局。

    刘亦婷凭借一张录取通知书变成全中国家长心中的偶像和天之骄子,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的范本,却在几十年后兜兜转转,在异国他乡过得难说顺遂,却也还算顺利,只是和当初的地位相去甚远,算得上泯然众人,却也绝口不提回到祖国,建设家乡。

    中国已经比十几年前强盛的多,但我们却不得不指出一点:这种强盛和刘亦婷们往往关联不大,却和韩寒们联系密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80后里涌现了许许多多和韩寒相去甚远却出奇相似的年轻人们。他们脚踏实地地在中国这块宽容的土地上,努力践行自己渺小又伟大的理想,在实践自身理想的过程中,终于将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在众多社会发展的试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石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

    而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的缩影也变成了另外几个极端的缩影。

    一个就是“衡水中学”。这所学校每年的在校学生有8000人,以严苛的教育制度和堪称军事化管理制度和高考工厂的名号为大众所熟知。在衡水中学的校规里不乏存在一些“反人道”的规定,例如与外界隔离,每天五点半起床,十一点三十才晚自习下课;对于学生的着装和发型都有严格规定,违反者直接开除;三周休假一天,上自习课如果走神则立刻请回家休息等等。

    但从衡水中学毕业的学生却大多数对这样的规定表达了理解和感激:如果不是衡水中学,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

    事实也是如此,衡水中学每年本科达线率达到90%,比起由资本投注的私立学校着重培养明星学生,衡水中学显然是把精力放在了每一个学生身上。很多衡水中学毕业的学生们经过衡水中学的洗礼,大多考上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

    另一个则是各式各样教育集团投资的“外国语学校”。这类外国语学校大多为私立,每年的光是学费就高达几十万,提供最优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教材。在国内顶尖的几所外国语学校里,大多数人都避开了高考这座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而是早早搭上了国外名校的直通车,通过推荐或考试的形式,在高中就被大批国外名校录取。

    在之前的一份报纸里,我看到了这份报纸用一整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一个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因为喜欢歌剧,高中的时候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歌剧演出,并早早被国外一流的艺术大学录取——虽然光芒万丈,这却是大部分人不能企及的人生。

    为了这篇文章能够正常留存,我不得不写到这里就打住,但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诸位不妨去仔细思量。

    前文里,我特意拿韩寒和刘亦婷拿出来作为两个对比。在十几年前,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似乎就早已写下结局。而我们也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韩寒当年上的不是普通重点高中,而是和刘亦婷一样搭上了国外留学的快车道;如果刘亦婷当年没有获得国外留学的资格,而是和国内大部分考生一样经历高考,事情会怎么样?

    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正如韩寒在《我所理解的教育》里所说的那样,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虽然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它也是无数寒门学子得以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而素质教育的精英教育也刚刚在中国抬起了头。我们在未来,还会看到无数中国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也不难惊奇地发现原来早在学校里,起跑线和未来飞翔的轨道早已画下,有些人注定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拥有我们难以想象的人生。

    韩寒和刘亦婷,这两位代表了中国教育的冰与火之歌,却在几十年后用他们都没有预想到的人生经历,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现在的社会,机会比几十年前多出了何止数百倍。在这个时代,网络平台的高曝光率让任何一个真正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家长和老师们也越来越多地不再迷信名校和正统教育,反而是用一种更开明也更宽容地态度去理解孩子们的选择。

    教育也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你死我活,而是逐渐变成了一项颇为昂贵的投资。家长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缴纳高昂的学费和择校费,甚至不惜花数百万买一个仅能算名额的走廊,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足够优渥的教育。让孩子拥有顺风顺水,万无一失的人生。

    可是,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让大部分家长们费尽心机给予的,无非是为了未来的发展添上几块筹码,真正值得去奋斗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而这恐怕也是韩寒当上父亲之后,真正想要在这篇文章里说的。

    现在站在时代的端口上,再去看韩寒和刘亦婷,虽然才过去十几年,却足足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遥远。

    时间尚早,别张开眼睛。

    写到这里,我想要用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里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这位在2006年崭露头角,狂赚几千万的畅销书作家,却在出版了一本书之后安心去继续他的公务员生涯,或许他的答案才更好——

    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6dab8afaa3bd:如果一个人从孩子时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当然是好 但是多数人并没有寻找到自己的爱好或是不合时宜或是放弃 经历高考转而工作组建家庭 也许突然找到了自己的兴致 却被生活所压制 社会的发展太快了必然要快节奏的适应 正像了月亮与六便士
      • 听风牧语:文章很好,只是,没太明白最终的论点是什么?举了那么多例证,而又每个例证结果都不是人们一般想象的那样,是想说人们的常识是错误的呢,还是说教育其实很重要,以及教育起点不一,甚至到最后做好自己就行的观点?另外,写富裕家庭直接留学欲言又止又想表达什么呢?个中论述的内容很多,只是没抓住要点,看后有点疑惑
      • 可爱久久:“中国已经比十几年前强盛的多,但这种强盛往往和刘亦婷们关系不大,却和韩寒们联系密切。”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事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
        我认为简单的通过两个人的对比来说明问题就有点偏颇。
        不过我还是认同第二段中说的话的,当年太多的学校中等生留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从一定成度上讲,建设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绝对是学校的中等生。
        领导者从来只有那么几个人罢了,而且有时候还需要外援,多可笑?
        所以,中等生不需要多么自卑,国家也应该给这部分真正的中坚力量给予支持!!
      • 西坡公子:韩寒在做了父亲后,一定不会让他的孩子无限度放飞自我,不去上大学。
        中国的应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真的是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对寒门学子。
      • cb2a46127608:我不同意笔者的观点,我不为任何政府服务,也不像平民一样追求利益,更不赞成韩寒偏消极的言论,我只能说:为了自然,不为普世价值
      • 爱粽子的猫: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培养出千篇一律的所谓优秀学生,而是让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 yHP好运相伴:自己好和国家好有鸿沟么?国家好的目的不是为了所有的人好么
      • 文书九段:孩子的成长很难说什么是对,不能寄希望复制别人的成功,也不必强加给他们太多的包袱,一个人有一个人命运。
      • 长江客:“韩刘”过后,要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依然还要靠奋斗!
      • 浮冰_fdb9:大致是所有事情都有压力抛弃了从众想要从容便要更加努力
      • 落叶的小哥哥:出身不能选择了,我们能选择的只有自己应该是过什么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没有背景,没有天赋,所以,只有勤奋,才是大多数人走到成功彼岸的唯一道路
      • andyhaha007:非常好的一篇文章。非常非常赞同文章最后一句!
      • 车槐:如果放开教育(大陆一直没有放开),能出名的人将会是另一批,一大批,然而我们并不需要一大批。从某种角度来说,用三到五代人垫底是合适的,最终会放开。放开的结果是什么,有脑子的人该想想,同时也该想想这一代出名的人为什么有机会出名。

        也许我们该继续想想,少数几个做直播的人为什么能出名并赚钱,庞麦郎又为什么能出名。韩寒似乎不具备写这种东西的资格,即使他有能力写出来讲出来,因为他的出名方式类似。

        当没人公开讨论所谓“放开”的“阶段”,他们从“放开”中得到的东西将会用在其它地方,比如不为人知的男女之情、有或者没有结果的科学探索、新颖的宗教信仰等等。“放开”造就的百花齐放将会毁掉很多,到那时人们才会发觉。目前看来,欧美所谓“放开”成就的消费产品,根本无法与黄赌毒比肩,即便能送人去月球旅游,仍然不如自由的性爱来得有意义。于是……消除性爱的优势地位成为必要的工作。

        目前的教育,在“品德”方面始终保持洗脑式灌输,然而几乎没有孩子被洗脑。你们觉得现在应当放开教育吗?如果觉得应当,那么你们就是受非放开教育成功洗脑的意欲革命者。1989年,这一悖论让很多人觉得惭愧。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发觉这只是个悖论,而有一些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其实最明白的人是政府高层,他们知道这些意欲革命者甚至不能领导一个小型企业彻底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就业必然要放弃理想(我只是理想化地说说而已,政府与革命者都包含其中),于是闹上一闹。随后的三十年,我们似乎在走另条路线,人家永远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我们一直在追赶,偶尔“赶超”。

        独立的个体啊,你在干什么?看着人家住几套别墅娶(几)个美女,就放弃之前的全部“非放开”教育,并附和既得利益者吗?你就不能自己“放开”式地教育自己,让自己活到某个高度乃至出名吗?确实,那是不可能的,能够体会“放开”的韩寒也做不到。那就别说现行教育好或者不好。

        社会不接受“放开”,于是政府不放开,这是民主(虽然有人说这个词是个笑话)。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之下,不行贿企业会倒闭,欠债会被合法追讨,你说你是社会主义者就能免债吗?国资企业没人好好工作,所以让人们自己玩儿,不是民主吗?那么……放开教育对这一切有帮助吗?韩寒敢说他想要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实际竞争的社会吗?几万人抢一个公务员职位,如果全面竞争,考试要怎么考?录取的这个人以后怎么用?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的任务,是父母与长大的孩子的工作。最初父母请学校代管,明知一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那也没办法。某一代人学历变高,就会自己教育孩子“放开”。某一代人因着家长的“放开”教育而思想活跃,就会自己教育孩子更早地“放开”,接着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学校会逐渐变成纯学术研究的地方,即使政府要求学校教育什么“非放开”的内容,孩子不会接受。等到绝大多数学生不接受,要么强制要么放弃,因为洗脑不可能成功。

        不要着急。

        留学不回的人就不多说了,没意思。真的有用也只是商用,王安算是个亚裔厉害角色吧,也就那样。政府需要的是某些人,不需要的回来干什么。当商用全球化速度加快之后,中国只要把市场放在那里就行,要留学人员回国本身就是个策略。国内更能满足欲望之后,该回来的都想回来,你觉得人家欧美如果不打算让中国获取技术,某些专业还会录取中国人吗。到那时,中国需要的是任何国家的人,印度、墨西哥、南非,只要有意义哪国人都行。

        不要着急。
      • 曙暮之光:很多经典的话语,也许经过了时间的冲刷,慢慢懂得明白了一些
      • 小可爱土豆:我妈一直让我看《哈佛女孩》甚至学着里面的内容教导我,一直有点逆反……想走自己的路
      • 易经起名陈泓畯:大部分人都误会韩寒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不能完成学业等于在这里是失败的,失败不是光荣的事情,干嘛要模仿。但是前提是,韩寒已经出书赚了好多钱,他才休学的。很多小孩子一点成就都没有,就想休学,好的不学坏的学。。
      • 易经起名陈泓畯:他没有后悔自己不读书,他只是警告那些没有能力脱离学校就可以活得好的人,不要随便学习他。不想误导更多能力不强,家族经济实力也不强的人。对很多人来说,跟随学校步伐还是更好的。
      • 2c19e4ad8006:十几年前的韩寒是个初出茅庐的追风少年,天不怕地不怕,啥都敢说,现在有了牵挂和羁绊,不是啥都敢说的了。乔帮主盖茨戴尔都是退学的,他们可反思过?
      • 田小二啊:就像记住老师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差生
      • 燕窝zj:所有成功都不可复制
      • 沉池:应试教育,呵呵。学校可能会束缚一些人,有的默默忍受,有的离开。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别人不敢做的而已,我们会承担应该承担的后果的,支持韩寒
      • 正方形ME:中国已经比十几年前强盛的多,但我们却不得不指出一点:这种强盛和刘亦婷们往往关联不大,却和韩寒们联系密切。

        为这句话打call!
      • ITman彪叔:让孩子拥有顺风顺水,万无一失的人生。

        可是,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让大部分家长们费尽心机给予的,无非是为了未来的发展添上几块筹码,真正值得去奋斗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这就是精髓所在。
        正如投资理财一样,大家都喜欢那种确定收益的东西,不喜欢股票等高风险的东西。但是真正高收益的,确实股票之类,而且从长远和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高收益 未必就搞风险,只是收益的暂时不确定性而已。
      • 也很无奈:喜欢韩寒
      • wan208:好的教育是把人陪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个人的幸福必须服从社会的意志。
      • 濯明月于涟漪:特别喜欢最后一句话: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人到中年,突然才明白了应该怎样活,但作为母亲,却很迷茫,感谢作者,让我深受启发。
      • 趙晟呈:中国教育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 闲庭絮:“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石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joy::joy::joy:这多多少少让我感到慰藉!
      • 九月的梦e:中国教育现状的改善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希望中国的教育会越来越好,一味地批判是没有用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为中国教育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文中你的很多观点都很棒!👍)
      • 客家优哥:能在学校里读书肯定是好事,问题是我成绩不好,有没特长,上不了大学。
      • 狮女柔心_Nicole陶:哈佛毕业还有为十万元犯事的,接触过后就知道并没有想像那么高尚,是读过名校的俗人😇
      • 榴莲波耶波罗蜜:无论是刘还是韩,评论他人他事总是容易的。人的一生也在不断经历,价值观也可能不断变动,行动和价值观能保持一致,并对自己和他人有益,我觉已是不易。所谓认可体制或叛逆,并无对错。
        哪种体制不是体制?哪种套路不是套路?哪种都没完美的。
        认同认真看待它,它对别人是套路,对你来,就不是套路。关键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做吧。
      • 刘昱廷:讲的好
      • 铁慕真:我只是想说,像韩寒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 024441c9aaaa:额,刘亦婷写的是高考范文吧😂
      • 不要离我太远了:最后一句话说的好,时代对成功的定义太单调了,也许成功本来就是那么单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也许不叫成功,为什么非要用成不成功来定义自己的人生?我曾经也非常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可随着年龄增长,觉得活的舒心最重要。精英毕竟是少数,对于占绝对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教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于当今社会生存环境来说,手段必不可少,因为我们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 1c4e1b5177e7:你写的也可以出文章了
      • f19a2538401c:我大龄得女,从没指望过我的女儿做搏击长空的雄鹰,就希望她一直做一只叽叽喳喳陪我到老的快乐小鸟。
      • Mark兮木木:精英教育的兴起几乎使得很多寒门子弟的努力最终结果并没有带来阶层的上升
      • HugoJ:最后一句,很棒很棒。
      • 062187ea808c: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所谓的对错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道理。
      • 115bb5b0bdb3:看完我得出结论:无论退学还是好好学习,只有认识到自己要走的路,抓住机遇,就不算是错的。
      • 江湖夜雨_:不好过分吹捧韩寒吧,刘亦婷也不应该被讽刺,每一个有理想有梦想的孩子都不应该被嘲笑。有梦想也不是马上都能实现,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当科学家或国家主席,人生际遇不同,做好一份工作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你如果是一个流水线工人,动了脑筋提高了一点生产效率也是对社会有益,人格都是平等的,没有谁应该你高看或低看。
      • 5c614962630b:对韩寒的失望在于,天分的耗尽和“迷途知返”。不知道他在这个有儿有女的年龄里透彻了多少?也许从来就没有明白过。因为毕竟后来,他就不写了,去玩儿去了……
        5c614962630b:@黄不帅 是写不出来了。
        4c3f5d48d14f:@不动心斋 不太方便继续写了
      • 一把很长的弓:最后一句话我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看过
        4c3f5d48d14f:@颜如玉爱上了黄金屋 嗯
        一把很长的弓:@Asprincier 明朝那些事儿真的很喜欢,你也喜欢看啊!
        4c3f5d48d14f:@颜如玉爱上了黄金屋 就是明朝的最后一句话,当年明月就是明朝的作者哇……
      • 0b63ee266173:知道大学才让我感觉读书越来越有用了,你和身边的人的差距开始拉开!
      • 俞伯乐: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因人而异呢
      • 烟影很美:韩寒已经长大了啊
      • 楼主有品:说的大一点 作为80后的韩寒领先于世纪之交的那个年代 遥想在升学压力让人窒息的高中教室里看到新概念作文集韩寒的文章 让习惯了杨朔体的我们不禁发出哇靠的赞叹 作文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他的文风应该受了钱钟书先生的影响 睿智诙谐 力度适中的讽刺和调侃 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发现有趣的事情 让文科班大堆的数理化准文盲看到了希望 20年来 他写书 赛车 拍电影 从一个叛逆的文学少年跨入了主流文化领域 现身说法了一种曾经离经叛道又步入正轨的活法 天赋和基因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参悟世界的运行原理 有人在田间看到了坠地的苹果 发现了万有引力 有人看到美丽的画面 用画笔复刻在画布上 有人创作出田园交响 有人吟诵诗和远方 当时标准化的功利性教育显然不能人尽其才 或许现在也不能 但现在的社会环境比当年宽容得多 如果不想随波逐流 不妨换个活法 但不可否认 接受教育升学就业仍然是最直接最普遍的阶级上升通道
      • 蛊枫:看起来不像良好少年的长大后都成了良民,倒是看起来像良好少年的长大后差不多都成了贪污受贿者
      • xxn113:很漂亮的收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成功的定义也应当因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而呈现不同的解读。尽管渠道化的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兼顾个性的发展,但却给不同背景的学子提供了近似平等的提升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掉了原生资源的差异带来的差距,对于我们在现实情况下解决全民教育问题或许也是个最优解。固然现行的教育制度还存在各种各样有待改进提高的地方,但就其整体效果来说,还是积极面远大过消积面的。书大家都在读,但到底能理解多少领悟多少还是得看自己。
      • BaiRuo白若:两点,第一,选择比努力重要。
        第二,建设好中国的不能说是次优秀者,而是所有留在国家建设的全体公民,广大或许连优秀都谈不上的普通人,只有大家都愿意付出,在这片大地上挥洒汗水,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4c3f5d48d14f:@白水若心 努力也很重要,只是要用在刀刃上
      • 小兄弟:确实如此
      • bedky:总书记说了,普通人最伟大
      • 喜风喜雨喜雾不喜你: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家想的是怎么去改变这个世界,去实践的人都没有多少。努力上大学,但是却在大学里各种堕落,在大学最后一年就只想着怎么找工作。工作后又开始考虑车和房 ,像河流里的一条船,被水推着前进,一点点逆行的想法都被拍在无奈里
      • 神之刺客:很多人都是非常平庸,但是这些人组成了这个国家的基石!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这些团体!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不要丢掉学习,免得自己18岁的暑假成为自己人生的巅峰!
      • 辉煌Ad098:教育应该踏踏实实,而不是为谁喊口号!
      • 徐飞_d476:中国有幸有韩寒,韩寒不幸生在中国。中国人普遍喜欢那些假大空的豪言壮语不喜欢说真话的人。😂
        羅舅:@徐飞_d476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明朝之后再无中国不是毫无根据。
        徐飞_d476:@羅舅 大跃进的死亡人数估计比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的多。
        羅舅:@徐飞_d476 记得大跃进吗?那是说大话政府是支持的,结果60年的饥荒死了多少?5000年的文化都蹦迪去了😂
      • 邀羽:以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 fb128135e9ec:很有思想,很难得。对事件做深刻反思,认真思考,公正评论真的很难得。现代人工作欲望,生活态度都是短平快,快节奏,快餐式;让心灵宁静,让思考深入不多。是无暇,生存不易无暇思考……
      • 泥泥啦啦:初一家长,我现在在教育孩子上面有很多思考,我现在只看他的分数了,我看他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是不是认真,负责,努力,上进,这个态度转变了,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不管是学业,还是工作,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人。
      • 沙漠渔妇:这个世界是有阶级的,但以改变阶级为目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功利,大多家长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以为上了阶层就是贵族了,却不知道豪门有贵族,但绝对不单是因为成功光环,这就尴尬了……
      • e9bc44ee2192: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教育就找到真正的自己,怎么找?建立正确的三观去了解世界,既不了解世界,也不了解自己怎么客观去认识世界。体制教育至少公平的给每个孩子以了解世界的机会。当然有钱的人自然可以选着更好教育方式。但义务教育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机会。但作者想说什么呢?
        4c3f5d48d14f:@夜行人_81e5 提供一种视角罢了,与其接受别人给的观点不如自己去找
      • fb128135e9ec:@废墟中的一朵精致红玫瑰 说的没错,奋斗与拼搏!但要有公平的机制,奋斗与不奋斗区别才会更大。否则啥叫输在起跑线上?爹妈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你的起跑线……
        两个懒散的人:@阳光王者 父辈努力过,子辈就会轻松些,然而有些子辈却继承父辈的努力继续奋斗,然后孙辈再奋斗,长此以往,必然有人被迫退出跑场。
        4884579c82b9:@阳光王者 没错
      • fb128135e9ec:@李思寻 完全赞同!:hibiscus:
      • 失散多年的男朋友:韩寒是一种超前的精神,他的那种天赋是在那个年代里难得可贵的,无数的可能不及韩寒但是有那种精神的人在改变这个社会,这事社会机能自我完善的动力。
      • 1f2193a414ba:如果当年韩寒听从了那些专家教授的语重心长地教诲,还会有后面纵横四海的韩寒吗?
      • 世说新解:我在中学时代也是留长发(盖耳,到眉),典型的叛逆者形象。不过,我除了学习好之外,别无它长,所以,就着学习的乐趣,一直上完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发现,自己的渺小只有通过再学习才能改变,否则,生活水平也仅仅是维持温饱。后来读研。总之一句话,虽然也批判过高考制度,但是,对于一个以学习为职业的中学生来说,成绩不好至少说明本身存在了比较大的问题,不是智力上的,就是意志力上的,再不然就是方向上的。🤗-随便说说。
      • 菩提使者:“韩寒几十年后”这句话是不是有些不妥
      • 秋天打柿子:读高中时,也曾购买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年轻气盛,渴望成才、成功。然其内容难以下咽,终将它送于临盆的婶婶。现在想来,诸如此类的畅销书无异于一碗毒鸡汤,欺骗了大批望子成龙的父母和大批急于求成的学子。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你永远不知道它是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但是大部分人选择了盲从,所以很多学生将“冒犯者”韩寒奉为偶像,一时竟成为他们不思进取和懒于奋进的借口。都在隐隐约约的批判高考,却没有人能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正如没有绝对的自由。康德肯定学校的教育、肯定强制的自由是有道理的。学校的管束,社会契约和道德伦理的约束,无论对于寒门学子还是对于那些被冠以X二代的学子来说,都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 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 Tiiiiialz:条条道路通罗马,我倒是挺好奇韩寒十几岁时是犯了天大的错这么多人指责他,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心理精神已经承受不住了。
        Tiiiiialz:@定君 所以啊,就是人与社会,不谈了不谈了。
        定君:@Tiiiiialz 对对对!很佩服,他才十六七岁就要面对全社会的指责和非难
        Tiiiiialz:@Tiiiiialz 罢了,你期待年少成名,我却认为大器也不晚成。
      • eb6a3e39c8f5:没有对与错,拿两个成功的例子说教育弊端,真是有点太狭隘了。因为两者都是极端里的成功者
        4c3f5d48d14f:@rucher 所以文章的结尾也说出来了啊。这还狭隘……
      • 北方的秦淮:@李思寻 党员们握起拳头宣誓的,还真没有真挚诚恳的,倒是愚民们真挚诚恳地相信了。
        我的生命里需要你的存在:@北方的秦淮 我觉得建党初的时候是有人真心的,
        北方的秦淮:@李思寻 以前的真实?你太当真了,哈哈。
        我的生命里需要你的存在:@北方的秦淮 现在的党员就是第二条命和便利罢了,没人会认真。以前的共产党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了人民和生活,党员的宣誓还是很真实的。所以说,什么都抵抗不了时间成的掺杂,连信念都是一样
      • 晨定:韩寒是不是个好作家?起码这点很有保留;在中国像刘亦婷这样的虽然不多,但所谓的天之骄子,比如那些个高考状元,在这几年的统计,没有一个是行业的top的人才。所以你要从这两个人身上来发现中国教育的利弊,或者说不上学和继续上学的好处,我想这也是扯,这具有代表性吗?代表谁?
      • 一份小馄饨:成功不能复制
      • 张轻舟:毅力以及自己的坚持
      • 杰的哇:多年以后,很多人都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书,只是谁没有年轻过,年轻时候想的肯定和多年后不一样。
        文学系每年都不知道毕业多少学生,也没见几个作品影响力强过韩寒的,不过很多畅销书作家文学系毕业的极少
      • 黄雪一:刘亦婷同时拿到了多家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她选择哈佛。那本书中最开头,有写。
      • ee76f91d86e8:冰与火之歌……?
      • 一生悫:个人觉得只要不做危害社会国家的事,就是一种贡献
      • 蛊枫:当年央视《对话》节目,现在网上所发布的是删节版
      • Heyleyhazel:其实...我觉得我们学校在现在高考大省的比拼中,较之于那些高中真的不算严苛。。。还有哦高三最晚十点必须回去休息了……哪里来的十一点半......
        115bb5b0bdb3:@Heyleyhazel 我们学校从高一开始,住校生晚自习到十点半,非住校八点四十🌚
        彼得兔佳:@Heyleyhazel 十一点半可能有夸张,但是十点后才放晚自习的学校真的不少
      • 且听风铃1986:照片里这不是黄家驹吗
      • 9f0971b10913:才卸载了所有的社交软件留下了网易云和简书还有一些学习软件,
        还有142天,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从开始觉得读书无用到现在的憎恶读书无用论,经历的多了看事情也就更明白了,都没有绝对的事物,只是事物成立的条件问题,任何事都不是没可能的,
        然后呢准备睡觉就莫名的打开了简书看到了作者这篇文章,没什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要努力。
        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抽完这支烟,打完这段字就该睡了。
        晚安,陌生人们。
        4884579c82b9:@要飞得更高啊大虫子 按照前文提到的,送你一句话,为了自己利益努力!
        回忆是什么颜色的如果:@要飞得更高啊大虫子 高三就抽烟……一样今年高考,共勉吧
        叹墨:@要飞得更高啊大虫子 150天倒计时
      • 种小米:中国式悲哀
        太多人拿着传统正统正业来扼杀孩子们的探索
        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死了的中国人
        Lin__Chuan:就你活着, 其他人都死了
      • f7dc1a26ea69:教育真的很成问题,最直白的例子,篮球和足球,很多国人缺少对这些体育项目发自内心的尊重,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成绩差的才去搞体育和艺术”这种论调经常能从老师家长们的嘴里说出。所以呢?这两天中国足球又被各种吊打了,世界杯更是有生之年系列,而NBA角色球员来CBA都能成大腿。
      • 魚湯拌飯:靠本事靠才情赚钱成功没什么不对不一定非得上大学。
      • Miku冬至:哈哈哈哈哈哈,这么说我现在的性格和气质也跟我初中就看了三重门有关?🤔
      • 珠玉圆:观点很正,赞一个。
      • 萧擎轩:名校也好辍学也罢,只是一纸文凭,它可以给人一个跳板,却完全不能决定人能跳多高多远。
        哈哈爱雨:@萧擎轩 你见过专科出来找工作的孩子?有发言权?
        萧擎轩:@哈哈爱雨 对不起,我就是所谓的名校在读🙃
        哈哈爱雨:@萧擎轩 有这个跳板的人,比你更容易成功而已
      • 紫霞宫主人:说到了重点,教育得分层次
      • 荒_唐_:中国的应试教育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目前似乎并没有什么新的制度得以更好地拯救并长久的执行下去。
      • 黄值子:分析的到位,高中时刘亦婷是学霸君的偶像,韩寒是学霸和学渣共同的偶像。
      • 黄不会:另外我在我的公众号:不会谈 里还写了一篇关于韩寒退学风波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后台回复韩寒就行啦。
      • 寒蝉836:“中国已经比十几年前强盛的多,但这种强盛往往和刘亦婷们关系不大,却和韩寒们联系密切。”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事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
        说的好!为此当浮一大白!
        2c19e4ad8006:@寒蝉836 浮个什么白,那还不是大多数人出不去啊,没办法,要能出去谁还愿意当房奴娃奴车奴?都被逼的。
        北沐清音:这个确实说的好
        大小豆芽菜:@寒蝉836 ,我也最认同这一句话
      • 水文者:冥冥之中,通往人才的路都有一个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和教育相比较,教育只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从表面现象看不出来什么,只有从共同点出发,找寻固定的共同点,才能找出教育的纰漏。
      • 0756e9b118e2:几个有天赋的辍学成功了,就否定了社会上中层阶级和精英阶级??他们哪个不是大学出来的??
        隅非:@谂i 作者并没有说读书无用论
        0756e9b118e2:@黄不会 看了,我是联想到“读书无用论”就来气。
        黄不会:@谂i 我觉得您没仔细看我的文章(摊手)
      • 千染的小时光:有深度
        最后一句,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借来送给我的孩子,希望他们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一线口语:是被社会抹去了棱角
        还是被现实遮住了眼睛?
      • 冬怕冷夏怕热:人总是在不断否定自我中成长。有时候会因为某一刻的感触去幻想自己所理想的未来,而现实又很骨感

      本文标题:从韩寒到刘亦婷:中国式教育的冰与火之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ps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