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就在前几天,刚刚在微博上做完访谈的韩寒发了一篇文章,叫《我所理解的教育》。截止到我下定决心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已经阅读量破1060万,各类公众号也的开始累牍连篇地评论这篇文章。但是鲜有人提及,在这篇文章之前几分钟,韩寒也发布了一篇内容相同,但标题是《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到1分钟,韩寒删除了这篇文章,改了个名字——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篇《我所理解的教育》。
印象里,这也是韩寒自从弃笔从影之后第一次发表长篇的文章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而这第一次,就指明了教育。
在韩寒的年轻时候,曾经出过一篇文章合集——《零下一度》,在《零下一度》里,韩寒说:我去买个菜难道还得学微积分吗?
事实上,早在韩寒出版了小说《三重门》之后,央视就做过一期《对话》节目。邀请到韩寒和两位专家学者,来到现场聊一聊韩寒的教育问题。
这段视频到现在网上依然有原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
当时参加对话的嘉宾有两位,一位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院陈晓明,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永明。
但如果仔细去看这段视频不难发现,虽然节目的内容叫《对话》,但是节目里的嘉宾和观众显然是做好了批判韩寒的角度去的,丝毫没有平等对话的意思。因此,不妨把节目的名字稍作调整,叫韩寒舌战群儒或许更合适。
整个节目有五十几分钟,在这五十几分钟里,大家都是围绕韩寒出版小说然后退学的对错(当然大部分是错)去讨论的。在这其中,依然有两端对话非常有意思,我节选出来给大家看:
第一段是一个观众的发问,韩寒觉得学文学不一定要在大学里,而这位观众觉得大学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文气息的熏陶。而对此,韩寒的答复是:我不需要生活在里面也能获得熏陶:
注意看这位观众的表情而第二段则是韩寒对于当时现有教育制度的一个质疑,在嘉宾们提出了一个和韩寒一样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天赋的女孩子,在学校里获得良好教育的例子之后,韩寒是这么说的:
在这里面,韩寒提出了他的观点:“全面发展,全面平庸”。这也是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的一种质疑。
在长达五十几分钟的对话节目里,言辞比我截取的这两段激烈的部分比比皆是。甚至后来,再有人回顾这段视频的时候说到:
忽然很心疼当时的韩寒,他当时才16岁,就要面临这么多的非议和诘难。
而韩寒,这个执意留着长发,出身在上海郊区的少年却在那个时候毅然站到了教育制度与全世界的反面。这个举动在当时被打上了叛逆和不知好歹的标签。家长们叹息,专家们谩骂,在当时,甚至有一段时间《三重门》这本书被当时的中学老师家长视为毒草和禁书,不允许学生们购买和阅读。更多的学生却在心里暗自景仰,把韩寒当做他们的精神领袖。
是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这次节目之后,整个社会对于韩寒的口诛笔伐和谆谆教诲仍未停止。在韩寒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零下一度》时,出版社甚至迫于社会压力,找了一位文学界的前辈在书的后序写了一篇文章,叫《韩寒三思》。
韩寒后来在博客里写道:在自己出的书后面,专门找了一个人来骂自己。这恐怕是中国出版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
时间一晃快过去了二十年,曾经的离经叛道者、教育制度的反叛者、家长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韩寒又一次拿起了笔,这一次,他站在了教育的这一边。
我们再来看一看他前几天发的那篇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里面的一段话:
韩寒在这篇文章里说到:
那么,关于退学不退学,扯回来就很简单了。你如果从事文科与艺术,觉得学校束缚了你的发展,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你可以选择离开学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并承受代价。成功的例子也不会多。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但因为受不了管束而退学那纯粹是懒惰。
恐怕当年那些狠批韩寒的专家学者们再也没想到,韩寒几十年后拿起了笔,对抗的是几十年前的自己。
-贰-
与韩寒当年叛逆而直接地对抗应试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人——刘亦婷。
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已经不太熟悉了,可在差不多十几年前,这个名字几乎是让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如雷贯耳的一个名字。
在18年前,这个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中学的女孩子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而真正让这个女孩子被全国人民知晓,还是那本由她的母亲和继父共同创作的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
在这本书里,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讲述了她培养女孩的多条心得体会。甚至包括——年幼的刘亦婷和继父打赌,用手握住冰块一刻钟。
这段“握冰试验”在书发行后的一段时间,被许多家长奉行,并实践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很多学校甚至还让学生回去握冰,并把这个作为作文题目,让孩子们记录感受。
这些举动,在当下看来,无疑是有些残忍和不讲道理。
可事实的结果往往和理想差距很大。在若干年之后,大家再次去细细考量刘亦婷和她的哈佛之旅却发现了这样几件事情。
1、刘亦婷当初曾经在美国交换留学,而她交换的那个美国人叫做拉瑞。而拉瑞的身份是一名政府官员,当初拉瑞的主要工作就是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这个拉瑞也是刘亦婷的哈佛推荐人。
2、在当时,刘亦婷的母校成都外国语学校刚刚被德瑞教育集团投资,投资方为了打响学校的名声,需要在短时间树立一个典型。而一个“哈佛女孩”无疑是最好的典型。
尽管这两个条件并不能证明刘亦婷录取哈佛的原因,刘亦婷的父母也极力否认这一点,但这两点不得不让人再次反思,可能刘亦婷的哈佛之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纯粹。
现在的哈佛虽然还是中国人心中顶级世界名校的代名词,可随着最近几年中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哈佛也不再神秘。
真正值得玩味的部分在这里: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曾经刊载过刘亦婷日记里的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段里刘亦婷写道:
这个无奈的结论深深地刺痛了我,希望中国快点富裕起来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迫切!走上阳台仰望星空,点点繁星中似有小女孩渴望的眼睛。就在这一刻,我心中勇气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我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杠杆,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让贫穷的儿童都能上学……
这样的豪言壮语在当年无疑很畅销,也很符合中国家长们对于优秀学生的幻想:努力学习,录取国外一流大学,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成为新的天之骄子。
可在网上可查询到的刘亦婷的工作简历中,她毕业之后经过三个短期的实习,就在美国进行创业,经过两次创业失败后,现在成立了第三家金融公司,并成为合伙人。而刘亦婷本人也在国外成家,嫁给了自己在哈佛的校友。
你看,现实和理想从不相同。
当然,写这一切出来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事实上我们易位而处,我们也难免作出和刘亦婷一样的选择。
只是作为韩寒的对立面和补足,给出了所有中国家长都满意答卷的刘亦婷,却在之后的人生没有为中国家长们提供一个满分的未来。
-叁-
韩寒和刘亦婷无疑为中国式教育做下了两个注解:
韩寒肆意妄为,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早早离开学校。几十年后成为了中国青年意见领袖、中国拉力赛冠军、十亿票房电影导演、甚至还玩票性质地出过一张专辑,最终却在几十年后感慨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反思自己早早离开学校的结局。
刘亦婷凭借一张录取通知书变成全中国家长心中的偶像和天之骄子,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的范本,却在几十年后兜兜转转,在异国他乡过得难说顺遂,却也还算顺利,只是和当初的地位相去甚远,算得上泯然众人,却也绝口不提回到祖国,建设家乡。
中国已经比十几年前强盛的多,但我们却不得不指出一点:这种强盛和刘亦婷们往往关联不大,却和韩寒们联系密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80后里涌现了许许多多和韩寒相去甚远却出奇相似的年轻人们。他们脚踏实地地在中国这块宽容的土地上,努力践行自己渺小又伟大的理想,在实践自身理想的过程中,终于将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在众多社会发展的试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石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
而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的缩影也变成了另外几个极端的缩影。
一个就是“衡水中学”。这所学校每年的在校学生有8000人,以严苛的教育制度和堪称军事化管理制度和高考工厂的名号为大众所熟知。在衡水中学的校规里不乏存在一些“反人道”的规定,例如与外界隔离,每天五点半起床,十一点三十才晚自习下课;对于学生的着装和发型都有严格规定,违反者直接开除;三周休假一天,上自习课如果走神则立刻请回家休息等等。
但从衡水中学毕业的学生却大多数对这样的规定表达了理解和感激:如果不是衡水中学,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
事实也是如此,衡水中学每年本科达线率达到90%,比起由资本投注的私立学校着重培养明星学生,衡水中学显然是把精力放在了每一个学生身上。很多衡水中学毕业的学生们经过衡水中学的洗礼,大多考上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
另一个则是各式各样教育集团投资的“外国语学校”。这类外国语学校大多为私立,每年的光是学费就高达几十万,提供最优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教材。在国内顶尖的几所外国语学校里,大多数人都避开了高考这座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而是早早搭上了国外名校的直通车,通过推荐或考试的形式,在高中就被大批国外名校录取。
在之前的一份报纸里,我看到了这份报纸用一整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一个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因为喜欢歌剧,高中的时候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歌剧演出,并早早被国外一流的艺术大学录取——虽然光芒万丈,这却是大部分人不能企及的人生。
为了这篇文章能够正常留存,我不得不写到这里就打住,但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诸位不妨去仔细思量。
前文里,我特意拿韩寒和刘亦婷拿出来作为两个对比。在十几年前,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似乎就早已写下结局。而我们也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韩寒当年上的不是普通重点高中,而是和刘亦婷一样搭上了国外留学的快车道;如果刘亦婷当年没有获得国外留学的资格,而是和国内大部分考生一样经历高考,事情会怎么样?
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正如韩寒在《我所理解的教育》里所说的那样,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虽然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它也是无数寒门学子得以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而素质教育的精英教育也刚刚在中国抬起了头。我们在未来,还会看到无数中国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也不难惊奇地发现原来早在学校里,起跑线和未来飞翔的轨道早已画下,有些人注定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拥有我们难以想象的人生。
韩寒和刘亦婷,这两位代表了中国教育的冰与火之歌,却在几十年后用他们都没有预想到的人生经历,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现在的社会,机会比几十年前多出了何止数百倍。在这个时代,网络平台的高曝光率让任何一个真正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家长和老师们也越来越多地不再迷信名校和正统教育,反而是用一种更开明也更宽容地态度去理解孩子们的选择。
教育也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你死我活,而是逐渐变成了一项颇为昂贵的投资。家长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缴纳高昂的学费和择校费,甚至不惜花数百万买一个仅能算名额的走廊,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足够优渥的教育。让孩子拥有顺风顺水,万无一失的人生。
可是,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让大部分家长们费尽心机给予的,无非是为了未来的发展添上几块筹码,真正值得去奋斗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而这恐怕也是韩寒当上父亲之后,真正想要在这篇文章里说的。
现在站在时代的端口上,再去看韩寒和刘亦婷,虽然才过去十几年,却足足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遥远。
时间尚早,别张开眼睛。
写到这里,我想要用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里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这位在2006年崭露头角,狂赚几千万的畅销书作家,却在出版了一本书之后安心去继续他的公务员生涯,或许他的答案才更好——
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网友评论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事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
我认为简单的通过两个人的对比来说明问题就有点偏颇。
不过我还是认同第二段中说的话的,当年太多的学校中等生留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从一定成度上讲,建设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绝对是学校的中等生。
领导者从来只有那么几个人罢了,而且有时候还需要外援,多可笑?
所以,中等生不需要多么自卑,国家也应该给这部分真正的中坚力量给予支持!!
中国的应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真的是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对寒门学子。
也许我们该继续想想,少数几个做直播的人为什么能出名并赚钱,庞麦郎又为什么能出名。韩寒似乎不具备写这种东西的资格,即使他有能力写出来讲出来,因为他的出名方式类似。
当没人公开讨论所谓“放开”的“阶段”,他们从“放开”中得到的东西将会用在其它地方,比如不为人知的男女之情、有或者没有结果的科学探索、新颖的宗教信仰等等。“放开”造就的百花齐放将会毁掉很多,到那时人们才会发觉。目前看来,欧美所谓“放开”成就的消费产品,根本无法与黄赌毒比肩,即便能送人去月球旅游,仍然不如自由的性爱来得有意义。于是……消除性爱的优势地位成为必要的工作。
目前的教育,在“品德”方面始终保持洗脑式灌输,然而几乎没有孩子被洗脑。你们觉得现在应当放开教育吗?如果觉得应当,那么你们就是受非放开教育成功洗脑的意欲革命者。1989年,这一悖论让很多人觉得惭愧。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发觉这只是个悖论,而有一些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其实最明白的人是政府高层,他们知道这些意欲革命者甚至不能领导一个小型企业彻底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就业必然要放弃理想(我只是理想化地说说而已,政府与革命者都包含其中),于是闹上一闹。随后的三十年,我们似乎在走另条路线,人家永远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我们一直在追赶,偶尔“赶超”。
独立的个体啊,你在干什么?看着人家住几套别墅娶(几)个美女,就放弃之前的全部“非放开”教育,并附和既得利益者吗?你就不能自己“放开”式地教育自己,让自己活到某个高度乃至出名吗?确实,那是不可能的,能够体会“放开”的韩寒也做不到。那就别说现行教育好或者不好。
社会不接受“放开”,于是政府不放开,这是民主(虽然有人说这个词是个笑话)。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之下,不行贿企业会倒闭,欠债会被合法追讨,你说你是社会主义者就能免债吗?国资企业没人好好工作,所以让人们自己玩儿,不是民主吗?那么……放开教育对这一切有帮助吗?韩寒敢说他想要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实际竞争的社会吗?几万人抢一个公务员职位,如果全面竞争,考试要怎么考?录取的这个人以后怎么用?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的任务,是父母与长大的孩子的工作。最初父母请学校代管,明知一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那也没办法。某一代人学历变高,就会自己教育孩子“放开”。某一代人因着家长的“放开”教育而思想活跃,就会自己教育孩子更早地“放开”,接着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学校会逐渐变成纯学术研究的地方,即使政府要求学校教育什么“非放开”的内容,孩子不会接受。等到绝大多数学生不接受,要么强制要么放弃,因为洗脑不可能成功。
不要着急。
留学不回的人就不多说了,没意思。真的有用也只是商用,王安算是个亚裔厉害角色吧,也就那样。政府需要的是某些人,不需要的回来干什么。当商用全球化速度加快之后,中国只要把市场放在那里就行,要留学人员回国本身就是个策略。国内更能满足欲望之后,该回来的都想回来,你觉得人家欧美如果不打算让中国获取技术,某些专业还会录取中国人吗。到那时,中国需要的是任何国家的人,印度、墨西哥、南非,只要有意义哪国人都行。
不要着急。
为这句话打call!
可是,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让大部分家长们费尽心机给予的,无非是为了未来的发展添上几块筹码,真正值得去奋斗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这就是精髓所在。
正如投资理财一样,大家都喜欢那种确定收益的东西,不喜欢股票等高风险的东西。但是真正高收益的,确实股票之类,而且从长远和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高收益 未必就搞风险,只是收益的暂时不确定性而已。
人到中年,突然才明白了应该怎样活,但作为母亲,却很迷茫,感谢作者,让我深受启发。
哪种体制不是体制?哪种套路不是套路?哪种都没完美的。
认同认真看待它,它对别人是套路,对你来,就不是套路。关键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做吧。
第二,建设好中国的不能说是次优秀者,而是所有留在国家建设的全体公民,广大或许连优秀都谈不上的普通人,只有大家都愿意付出,在这片大地上挥洒汗水,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文学系每年都不知道毕业多少学生,也没见几个作品影响力强过韩寒的,不过很多畅销书作家文学系毕业的极少
还有142天,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从开始觉得读书无用到现在的憎恶读书无用论,经历的多了看事情也就更明白了,都没有绝对的事物,只是事物成立的条件问题,任何事都不是没可能的,
然后呢准备睡觉就莫名的打开了简书看到了作者这篇文章,没什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要努力。
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抽完这支烟,打完这段字就该睡了。
晚安,陌生人们。
太多人拿着传统正统正业来扼杀孩子们的探索
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死了的中国人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次优秀者,他们基数庞大,勤奋踏实,在努力工作的同事偶尔仰望星空,并总有奇迹。”
说的好!为此当浮一大白!
最后一句,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借来送给我的孩子,希望他们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是被现实遮住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