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开学的时间一拖再拖,原定9月1号开学,受疫情的影响,最终捱到了今天(9月15号)。天公不作美,千呼万唤盼来的这个日子却是个雨天。
作为一名父亲来说,我是有些内疚的,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对他的学习关心不够,以至于中考他名落孙山,连普通高中也没能考上。现在我也只能接受这个无情的现实,他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即便不成才也要成人吧。读一所中专学校,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了他的不二选择。
我原来计划孩子在本地读职校,可是那些天带着孩子跑了几个学校,他对学校的环境和学习的专业并不满意。朋友子健的孩子今年也没考上高中,他说市里有一所学校不错,打算将孩子送到那所学校去就读。我想既然孩子对本地的学校不满意,不妨到市里去看看倒也不错,将来还能与子健家的孩子结伴而行。事实上今年中考以后,我就陆续收到了一些中职学校的招生函,其中不乏省城的学校。想到劳师远征,车马劳顿,各方费用不菲,一些私立学校徒有其名,教学力量薄弱,于是我便打消了让孩子去省城上学的念头。
在这次开学之前,我曾带着儿子到市里的那所中专学校转过一趟。那是一所老牌的公办学校,校区面积很大,环境清幽,实操仪器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儿子对这所学校表示满意。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二弟开着车过来,我和妻将行李箱和被褥等一些生活应用之物搬上车尾箱,领着儿子便出发了。小雨一直在下,纷纷扬扬的,早秋的天气给人一丝凉意。车行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学校旁边的大马路上。这时候雨越下越大了,路边已看见一些拿着行李箱撑着雨伞匆匆赶路的家长和学生。汽车在马路上排成了长龙,堵成了一锅粥,不用说,坐在车里的大多也是和我一样带孩子来报名的家长。
我决定先下车去学校探个究竟,带上相关手续,争取让孩子先报上名,然后回头再去找寝室。虽然下着雨,学校门口人山人海,三条摆着测温仪器的通道都挤满了人。因为之前来过一次,加之校区里有一些穿红衣服的志愿者,我很快就找到了报名登记的地点。填好相关的资料,购买了学生平安险,充了饭卡,领了住宿登记单,这才从如潮的大厅人流中出来。到了门外,妻和儿子拉着行李箱和被褥也赶来了。在一名志愿者的引导下,我们赶到二号楼的男生公寓里去。
虽然只是早晨8:00刚过,学生公寓的门口也挤满了前来办手续的家长和学生。我们购了200元的水卡,又缴了10元钱,领了三把小锁,这才找到指定的3楼房间里去。宿舍里的铺位摆设和结构我是熟悉的,跟女儿上高中时的学生公寓大同小异。这个小房间里要住七名学生,我们赶到时,已经有一名学生父母领着孩子在那里了。妻给儿子铺好了床铺,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些盥洗之物摆放好,又将两件秋衣摆放在对应标号的衣柜里。
在这之后不长的时间里,寝室里的几名学生家长领着孩子陆续都到齐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从此将拉开新的独立生活的序幕,他们将在这里开启三年的同窗生活,建立深厚的同学之谊。
临了,我和妻与儿子告别。“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时候妻还是不忘将之前嘱咐了许多遍的生活细节问题再同儿子重复一遍。是呀,长这么大,儿子还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身边呢,他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可是他终究要学会成长,学会独立生活是他迈出人生全新生活的第一步。祝福他在这里快乐地学习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