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月之前,若有人问我“你会读书吗”,我会向天翻个白眼,再回一句“你会吃饭我就会读书”。
读书对以前的我来说,就跟吃饭一样贯穿着每日的生活。要知道我3岁就跟着小姑混迹在学校,6岁就敢偷爸爸的小说书看,每个学期开学后的数学书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到现在,看过的书不说上万本也有上千本了吧(虽然大部分是小说)。
所以问我会不会读书,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不过老天爷,似乎很爱看这样的笑话。
上个月我申请了有书众测《理解人性》,里面的每个字每个词我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却全部不认识。这脸是打得哗哗地响——这书,我真不会读。
读了这么多年书,突然发现不会读了!怎么办,要我认输,此类书都不读了?不可能。怎么解决?梳理读书瓶颈,重新学习读书。到哪儿学习?有一本书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刚巧是报名的课程书单中的一本,从它开始吧。
【2】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电子版一个星期前我已经下载却没有看——纸书才是我的菜。拖拖拉拉,今日下午在小城的文轩书店找到此书。一个人,一支笔,一杯茶,一本书,还有一个笔记本,开始了它的阅读旅程。
今日阅读内容为此书的第一篇“阅读的层次”,书页为第1页—第52页。
封底的这段话吸引了我:“每本书的封面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骨架?我理解为书的结构和作者要表达的理念。
肌肉?我理解为呈现在外的重点。
衣服?我理解为作者用各种语言细化解释肌肉的内容。
X光眼?那需要十足十的专注度,提高视野看书了。
有趣的作者拥有着有趣的灵魂,封底语都这么有趣,书的内容会更加有趣——哪怕它只是一本教人阅读的工具书。
【3】
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此书是为了想要阅读的人写的,正确的说应该是为想要提高阅读理解力的人而写的。我们面对的世界,比作者所在的时代信息更多更复杂,微博、微信、头条、公号、电视等各种媒体信息每日轰炸着我们的大脑。
大多时候,我们是在接收包装后的观点知识,而不是主动的去了解。听和读总是更被动的,学不能致用,或者接收的知识只在在大脑里短暂停留,然后速度遗忘。就跟我看了很多书,绝大部分不记得内容,甚至与大致情节和主人公一样。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应该主动的,比现在更主动的去阅读。读书前,先给自己一个目标,告诉自己读完后要做什么,想要得到什么知识,读书时往往能更专注。
作者说如果是为了获得资讯读书还好,表面至少知识匹配度跟得上,“而不幸的并非经常如此——你对此书的了解程度,刚好让你明白并不了解此书”。这句话不就说的我么,我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我想要了解这些我不了解的东西。提高理解力?怎么做到呢?跟着作者的思路继续学习了。
第一章我还发现一个有用的关键词“自我发现型的学习”,阅读是要带着脑子,带着思考去的。就像是上学时我们是课堂的老师教书,而此时的老师就是面前的这本书,我们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发现。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刻,书就是自己的老师,对了,还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定要带着脑子去看,学学批判性思维。
【4】
第二章-第四章 阅读的层次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 从认识一个字到一个词到理解一句话的层次。这个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可以从书的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
我表示,看这段内容心里一群乌鸦飞过,作者从他所在的国家(美国)教育引申,基础阅读能力培养的缺失,提出基础阅读的观点。
在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本该在小学初中完成的阅读能力培养,有多少人掌握了?虽然语文试卷有个阅读理解题,但没人教过我们该怎么读书。我去图书馆还是最底层看到这本书呢!应试教育更多的是灌输知识而不是教人理解知识。
我表示,我应该过了这个层次吧?
#检视阅读#一定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本书在谈什么?书的组织架构?
目前我处于检视阅读的第二阶段——粗浅的阅读:即看完全书的序言、目录,后记后,从头到尾的读书——难读的书,从头到尾看一遍,复杂的地方过,直接不看。
前几天偷学的技巧,重点的内容作者一定会再次强调,看不懂就过,就算后面没强调,不被复杂内容打断看书一定比纠结那些语句好。
有没有颠覆很多人看书的习惯?看到复杂的内容就想停下来,就想逗留把它弄清楚——老师们从小就这么教的。转变习惯从现在开始。
怎么让自己不停下又要理解此书?作者说:让大拇指食指中指跟着一起动,随着眼睛看书移动,他还表明这样看书很快。我看到这里哈哈大笑,手会被累死吧?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尝试下。
不过,检视阅读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专注不等于理解力。即你专心的看书,并不代表你就能理解此书。理解力需要后面的继续探索。
【5】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不知道看此文的书友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有时能通宵看书,整夜无眠;有时在最利于读书的书店还是打瞌睡?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应该是跟我一样,阅读的目标不清晰。有了阅读目标,才能主动的,保持清醒头脑的阅读。
要相信,任何一本好书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作者推荐了几种能够让人年专注并思考的笔记方法,表示累觉不爱——在书上涂涂抹抹绝不容忍。买个笔记本,把笔记写在纸上多好,纸张也可以卡进书内的。人,要会变通。
我的笔记思维导图——符合结构笔记要求;三栏笔记:符合概念笔记要求;至于辩证笔记,要读相关的书才能做,目前没到那个境界。
要把书读厚,再读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能从书中读出言外之意,该是多么幸福。
读一本书,是作者在与我们对话,从现在起,转变思维,不把我会读书挂嘴边。我在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你们,会读书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