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 序

作者: _Sagesse_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20:33 被阅读0次

    近期吾辈有开始在做一系列专栏写作,专栏以《人类的智慧》题,可能会分为好几章节,这是第一章节的序篇(前言),个人打算以“哲学”作为篇首来讲述这一系列的专栏,所以接下来会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大宗教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以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理解较为深远的哲学意义。作为入门,请大家仔细阅读下文:

    东方与西方...

    古老的世界地图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很长一段时间这两种文化没能相互交流,于是就有今天看到的一个地球两个世界的景象,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两地不同环境,才使得人类能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展示出属于各自不同文化环境的智慧,也正是因为这样人类的生活才不会因单一而太过于贫乏枯燥,虽然东西方常常因为各自观念不同而争吵,但往往“真理”就在这样不断的摩擦争吵中巧妙的诞生了。

    如今,无论是西方的先进科学还是东方的古老的传统,无一不是我们将来乘帆起航的必备品。廿十一世纪,我们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是因为我们有了同一责任,同一使命。儒家《礼记》孔子口中的“大同社会”,以及苏格拉底弟子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无一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易经系辞传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所以哪怕是欧洲、美洲、澳洲,我们虽然流淌着不一样的血液,不一样的肤色,甚至不一样的文化,我们却会有着同一个理想,可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了这一切的发生呢?原因就在我们所共有的“人性”当中...

    世界上有这样一门不断探索以及诠释“人性”的学问,那就是哲学。

    哲学,光说“人性”还不完全,说句夸张的话,它是“至大而无不包,至小而无不存”,它是一切学问的归宗,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精神的源泉。这个世界上的学问分两种,一种是经验之学,一种是先验之学,由于先验先于经验而经验又以先验为基础,所以先验在古代显得格外的重要。经验之学就例如:科学、社会学、心里学等;而先验却只有哲学一门学科。

    说了这么多,那什么是哲学呢?

    所谓哲学就是明理的学问,哲学一词起源于希腊,名为Φιλοσοφία,英文又称 Philosophy ,我们先来看看英文,「 PHILOSOPY 」先前取前6个字母,即希腊语 Philos “爱”的意思,然后我们又提取后5的字母即 sophy ,这是由希腊语 Sophia “智慧”一词所改变的,可见这是一个变形词,原名为“爱•智慧”,所以所谓的哲学并不复杂,就指此3个字的含义。而中国之所以称其为哲学,这也是源于日本人对其下的定义,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周,根据汉字的意义将“哲”和“学”拼成“哲学”一词(汉字中“哲”就是“明”的意思),意译了英文单词“ Philosophy ”。所以中国后人也就沿用了这个词,这便是哲学一词的含义与由来。

    虽然都具相同的人性,但每个人的出发点却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看法,就好像“性本善”, “性本恶”一样,往往这样的争辩会弄得天下大乱,而哲学家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很久以前的西方,有这样三位贤人的出现建立起了西方的整个世界观,他们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巧妙接连的师徒关系,使得西方的哲学起初就有了比较具体的架构系统。属于辩士学派的苏格拉底一直使用问答法的形式进行教学,其实他就是一位满街论道的老头子,而柏拉图作为的他的学生就记下来他的大部分言论,除此之外还将苏格拉底支离破碎的思想整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更完整的理论,其中包括有由灵魂论进而开创初步唯心主义,以及开创了柏拉图雅典学院,而其学院中最佳学子便是亚里士多德,而亚里士多德在三人中学问最为博大,使得其思想延续至今的各各科目中,而自亚里士多德之后,以他们的哲学为路线的思想在西方便遍地开花...

    拉斐尔《雅典学院》

    这样一来西方的哲学便播下了一颗种子,除这三位贤人之外,还有一位享誉全球的西方圣人,它便是“耶稣”,基督教属于宗教范畴,但宗教也有宗教哲学,所以我们以后也会提到他。

    牧羊人耶稣

    所以西方走到今天,背后有这一套很庞大的价值观,无论是三贤的思想还是基督宗教的教诲,无一不注定了西方的人情世故。在三贤的思路上人类渐渐有了逻辑架构,便由此发现了如今的科学。而宗教的信仰促使着一代又一代人向美好的未来走去。这便是一个高等文化的诞生与延续。

    当然千万不要忘记,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西方的存在,其实在西方人看来,东方反而更加富有许多神秘色彩,以至于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弄个明

    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初,有人这样说道:中国没有哲学。此话以至于西方人写《世界哲学史》从来就没有一点东方的影子,这真是西方人的一大可惜。更可惜的是他们即使四处侵略也没能明白东方那玄秘高明的智慧。

    的确,如果以希腊三贤作为哲学定义,中国当然没有哲学,但如果说哲学是以“爱•智慧”为前提,那么我们应该说,中国是有哲学的,只是没有西方式的哲学。如此则可以做一个区分,以及留给后人一个研究的空间,即所谓哲学已被分为两大类即“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

    东方的文明以中国最主要代表与发源地,所以叫“中国哲学”,其中与西方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中国的哲学并不是以知识理论或是逻辑思维为主,而是以道德实践为主要目的,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其实中国思想也有“三贤”,即所谓儒释道三家,但这“三贤”有别于西方的“三贤”这两个“贤”并非同一价值的含义,就好比西方哲学注重「客体性」,它大多以「知识」为中心,并且有很好的逻辑思辩以及清晰的架构,而中国以至于东方大多数地区自古以来并不是把知识当作主要,而是人生中的做人处事为基本。

    所以一个贤在博学多才,一个贤在德高望重,因此我们便很容易的看出: 中国哲学便是“生命的学问”。

    孔子问礼于老子

    也许这样一种“生命的学问”,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并不奇特,因为他们已经不知不觉的扎根在中国乃至于东方的各各角落,例如人们在亲朋好友之间就有了“仁义礼智”的思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价值观,这便是儒家的种子,而人们在幸苦的人生旅途中就有了“返朴归真”的体会,就有了“无用之大用”玄妙这便是道家的种子,还有人们在遇见大难当头之时就有了“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的深刻领悟,这即是佛家的种子。可现如今中国人有这样高明的学问,却不自知,实在大为可惜。

    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道

    正如孟子所言: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日必亡而已矣!

    之所以说是高明,并不是“定于一尊”的信仰之言,而是严密的分析与尝试后的价值判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文化,要能经得起西方人的考验,虽然古人之言并非全对,但一定要明白,错在哪,对在哪。红楼梦里有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这个时代里,唯有明白透彻,才能正真走出来,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即不分“东西”,也没有“唯心,唯物”,而是将这些学问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我们要忘去那些没必要的争论,在该下功夫的地方努力,不要白白浪费一生,最后无所可得。

    从今天起,让我们毫无私心偏见的走进东西方的哲学世界吧!


    每月不定期更新,后期视频制作筹备中

    欢迎关注b站:_Sagesse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方哲学: 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cr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