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有时候没有尊严地活着,倒不如死了痛快。我是从三爷爷的去世想到的。
我老公村里的三爷爷,人特别好,心地善良,素质也高,每天出门都是衣冠楚楚,不同于村里那些朴实的农村老人。每次见到他,他都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他和蔼可亲地跟小辈们打招呼,问在外面工作怎么样啊?生活上有困难吗?让人听了非常感动。村里人家,谁家急着用钱,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他家借,爱还不还,他并不在乎。对于借钱不还的乡亲们,他装作忘记的样子,从来不提。他的胸怀宽阔,是一个可敬可佩的老人。
听老公说,他年轻时是一个老红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所以生死和荣辱,钱财和名誉,他都看得很淡。革命胜利后,他转业到了外地一个市做了建行的行长。所以即使他退了休回到老家后,他的工资都非常高,听说现在他能领每月一万多块的退休金。
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供他们上学,安排好了工作,退休后回老家安享晚年。儿子们给他买了电动老年乐,八十多岁时他都能去镇上赶集、取款。他自从退休后一直坚持种地——其实,他哪里有土地呢?就是捡点别人抛荒的地,种着玩,种着花花草草的植物和花卉,还有中草药。老百姓不知道的药草,他种了给他们看病。他说,中药是中国的精华,喝药跟喝粥似的,病还好了,不是很好吗?
后来他越来越老了,三奶奶脑梗后瘫痪了,他伺候她一年多,她还是舍他去了。听说他并不爱她。他是建行行长,她却只是父母包办婚姻里的老婆。她目不识丁,心胸狭窄,和他严重不再一个频道上。他们交流很少,但他却一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她的事。他觉得她给自己生儿育女,他不能辜负她。他还是一个多情的人呢!
他对儿孙关爱有加。我小叔叔因为犯了事被单位开除了,家里只能靠小婶婶一个人挣钱。小叔家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三爷爷在贴补。老两口省吃俭用,把钱定期寄给小婶子。
听说,去年他感觉命不久矣,在生日那天,他就把钱取出来,在儿子辈和孙子辈中分配。男性后辈领现金,女性每人发一条价值七八千块的金项链,都由他亲自发放,大家领取。家人都很高兴,但发到最后却发现少买了一条金项链。他四儿子家的孙媳妇正好没有,结果就当场生气了,甩脸子,耍小性子,还背后骂他。老人并没有发现。他九十三岁了,记性不好,没数清到底有几个儿媳妇、孙媳妇、外甥媳妇的,就被背后诅咒了。村里人都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们这里是山村,虽然这几年有所发展,但家家还是挺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8065/e5d2a105bb7bb4aa.jpg)
今年他九十四岁,前天忽然去世了。以前他身体很好,经常锻炼,精神也不错。但今年年后查出肠癌晚期,花了好多钱动手术。他属于国家干部,所有费用都是国家报销的,但他却不肯继续治疗了。
听说,他手术后,在小腹部打了一个洞,接了一根管子,大便要从那里排出来。他觉得自己很膈应,很讨厌,坚决不肯治疗,一心求死。但他一人比儿子们全家挣得都多,所以他们不愿意放弃对他的治疗。他怒极,趁人不备就抓断管子,弄的满床是脏兮兮的大便,还感染了内脏,导致严重发炎。他对儿子说:“与其这么没有尊严地苟延残喘,倒不如早早去见你妈!”
为了尊重他最后的意见,家人放弃继续给他治疗。他从医院回家没几天就去世了。儿子们把他打扮得干净整洁,一如他平素那样。估计到了阎王殿,他也不会责怪儿子们了。
如果不能有尊严地活着,不如有尊严地死去。三爷爷亲身示范,说明了这个道理。
我也想到一部国外电影,好像就叫《有尊严地死去》。讲了一个女强人,老了,并且变成植物人以后,只能请护工照顾。女护工彪悍无比,给她洗澡时,把她剥得精赤条条地,扔在一个操作台上,粗暴地用水龙头冲洗。她虽然失去了思考能力,但还有残存的一点意识。她内心痛苦不堪——连死去都没有能力,该有多么崩溃啊!
她老伴很理解她,也很痛苦。他也跟她一样苍老了,没有能力照顾她。她用目光对老伴说:“与其没有尊严地活着,请帮我有尊严地死去吧!”
他老伴哭着,给她喂下药,让她体面而温柔地死去了。
我想,三爷爷肯定在最后的时刻,也是这样想的吧?他干净整洁了一生,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怎么允许自己那么没有尊严地活着呢?
所以,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享年,九十四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