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实世界或许真的不那么美好,我们总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才是作为一个作者,最大的操守和勇敢。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4589/85bc09346e0b7c3b.jpg)
我前几天发过一篇写作心得分享,总结了一下个人认为好的短篇故事应该具备的几个要素点击可回顾,其中说到一点:
作者心里应该至少有个梗,或者叫触点,然后再动笔写故事,这样的故事会有温度得多。
这个梗和触点,换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就叫脑洞。
脑洞人人都有,但能够把脑洞成功转化为有温度且有深度的故事的人,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作者。
今天就沿着这个点展开来说一说:如何把单纯的脑洞扩展为一个有温度的故事。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也欢迎多多指正。
01
我知道,很多时候或许你真的只是突发奇想开了个单纯的脑洞。
毕竟爱写文的人通常都是感性的,感性的人都爱幻想和做梦。
很多时候我们触景生情,或者可能因为任何外来的刺激,突然就会产生某个好玩的想法、片段、甚至某句有逼格的对白,这就是最初的脑洞。
每当这时候我们该做什么?毫无疑问,先记下来。
作为素材最初的输入源,这样的火花太宝贵了。我偶尔晚上睡觉会梦到一些好玩的事,半夜醒来一定会蹦起来先记下要点再接着睡。
当然我这么做并不夸张,曾在网上见过一个女作者分享她的故事,她说自己和老公吵架被老公骂哭了,但是她又觉得老公骂的话简直太经典了,于是连忙拿来纸笔,一边哭一边央求老公再原模原样骂一遍,她要记下来作为素材。
这样可爱又有心的作者,我绝对相信她一定能写出有趣又动人的作品。
自然,这里只是单纯说要注意随时随地收集脑洞,距离成为一个可看的故事,那当然还非常遥远。
02
其实二度开发脑洞这件事也没那么复杂,跟扩写一个意思。
扩写是小学初中时代语文老师经常会布置的作业,无非就是把一段话或者一个短情节扩充成更长的文字,这事情并不复杂,补充前因后果,把相关场景的细节挖出来,也就是了。
开发脑洞也是如此,只是最终成品如何,最相关的因素绝不是你的文笔,而是阅历和感悟。
这样说太空了,举个例子吧。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然顺便也堂而皇之的给自己打个广告,还是以我自己写过的作品来举例。
之前我曾连续更过十余篇蛊婆系列单篇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铁青衣的蛊女一系列的见闻,在简书和其他平台上发布后读者反馈尚可。下面我就以铁青衣这个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说说我的脑洞是怎么开的,也聊聊创作背后的一些故事。
铁青衣最初都不叫铁青衣,她就叫铁婆婆,是我现在正在写的长篇连载小说里的一个小配角。
我最先只给了她一个并不十分清晰的设定:住在滇东苗寨,擅长用蛊,亦正亦邪。
去年某个时候我偶然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某农村一个妇女因为自己生不出儿子,而她的亲弟弟家连生了两个,她嫉妒心起,竟下毒杀害了自己的两个亲侄子。
这冷血行径简直令人发指,人性之恶,在这件事上当真一览无遗。
当时我被这事情震撼,又正好在练习写短篇故事,索性以这个事件为原型,写下了蛊婆系列第一篇:《蛊毒》。
文中一开始几乎全村所有人都怀疑凶手是铁婆婆,毕竟全村只有她是下蛊下毒的高手,那个歹毒的嫂子下手前当然也早就想好,嫁祸给铁婆婆顺理成章。但是她没有想到铁婆婆的确有不为人知的能耐:竟然能让逝者坐起来与之对话(新的脑洞)。篇末自然借铁婆婆之手揭发出了真正的凶手,同时点了本文的主旨:你们以为蛊毒,其实有时人心才是最毒的。
写完这篇后,铁婆婆的形象有了一些丰富,我赋予了她一些不为人知的神秘本领,同时正直又善良。
03
一部好的作品,无论你是什么题材,最终永远都该是直指人性的,那么脑洞的扩展方向也该是这样。
如果我只是借铁婆婆的形象写一篇上述的短篇,那么找一些现实题材,把她作为线索人物带进去,明确善恶和是非,也就够了。
但她个人的形象本质上还不够清晰,表达的意思也不够完备,这远不是我想要的。
我于是突发奇想,想借着这个已经有些神秘气息的角色,触碰更多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所以我立即开了个新的脑洞:给铁婆婆取了个名字叫铁青衣,并且设定她是一个大美女。
看到这里你可能笑了,写个美女就叫脑洞呀,那这样的脑洞我一小时可以开一百个!
不过我这个美女可是会使毒,会下蛊哟,那么她和普通的蛊女,又有什么不同呢?
有了,她本身就是个蛊!
因此她——不会老!
你看,到这里就有点意思了吧?
但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仅仅只是描述一个不会老的会下蛊的美女?
还是肤浅。
所以要继续挖!
这个与众不同的蛊女生活在普通人当中,她该是什么生存状态?
转过来,普通人又会怎么看她?
我们每个人幼时或多或少都憧憬过拯救世界,即便长大了也还经常仰慕那些超级英雄,超人、蝙蝠侠、金刚狼……可是拜托,那不是隔着屏幕么?
想想漫威为超级英雄们套上的索科维亚协议,当你为超级英雄们不值扼腕时,想想如果有一天,你的身边真的出现这种能力爆表且不受控制的存在,你到底是心向往之还是夺路而逃?
我想,从更为真实的人性出发,铁青衣将和所有的超级英雄一样,最首先被定义的标签,一定不是大美女,也不是高明的蛊师,而是可怕的——异类。
在蛊婆系列中,几十年后,铁青衣虽然未老,但是很自然刻意扮作了老妪,就是为了不受人嫌弃和害怕。一旦偶尔脱下皮来被人撞见,她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离开,换个地方生活。
因为我赋予了她善良的心,她有能力,但是不愿意伤害人。
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人情的冷暖便很好发挥了。这个设定支撑着我一口气写下了好多篇有关她的故事。
当然,人性也不可能是一边倒的恶,在《异类》这篇里,铁青衣身份最后被一个小混混意外撞破,但以老村长为首的村人虽然心存疑虑甚至不免害怕,还是表达了作为普通人最大的善良:
老村长望着铁青衣消失的方向一声轻叹,回头对众村民道:“大家也别猜测了,铁姑娘是人也好,是妖也罢,终归没做过任何对村里不利的事,反而对咱们有过大恩。今日咱们无意逼走她已是大错,若再妄自猜度,那只怕更损阴德。以我之见,目前唯一能做的,只怕是不再提及此事,权当双河村从来没有过铁婆婆。这恐怕也是咱们唯一能表达的敬意和善良了吧。”
04
再补充一点,二度甚至多度开脑洞,要善用传闻的力量把它无限放大,使之具备无限可能。
我们都知道众口铄金,也知道以讹传讹,放到写文当中,这招真的不能再好用了。
还以蛊婆铁青衣为例,现在大家大致清楚了,在作者本人的设定里,她是一个美貌的、不会老的、本领高强的、善良正直的蛊师。
可坊间传闻又是怎样的呢?
那些偶尔看见她换衣服变成美女的人,那些看见她施展手段下蛊的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有那些听故事的人,他们眼中的铁青衣又会是什么形象?
天哪,你们听说过一个叫铁青衣的女人吗?她浑身都是毒,一言不合就弄死你!
不止呢,你知道吧,她有一个最大的秘密:她是妖怪,不会老!
我早知道啦,那么你知道她不会老的原因吗?她吃人心啊!还专吃小孩的!
……
这就是以讹传讹的力量。
这种事情,难道咱们在现实中还见得少么?
如果我现在把这个人设授权给你,我相信你一定也能从某个不同的视角,写出一篇有点意思的故事了吧?
但是你看,最初在我的心里,铁青衣只不过是一个连这个名字都没有的普通蛊婆啊。
05
总结一下吧,把单纯脑洞转化为一个或者多个有意思的故事,个人看来要经过以下几步发酵:
1、先迅速记录下这个脑洞;
2、找点你感兴趣的事件套进去试试;
3、赋予它人文色彩,使劲挖掘贴近真实的人性;
4、善用传闻和以讹传讹的力量。
最后分享一下,不管把怎样的脑洞扩展为故事,我始终只是在试图传递一个信念:尽管现实世界或许真的不那么美好,我们总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才是作为一个作者,最大的操守和勇敢。
因此我笔下的铁青衣也好,其他正面角色也好,他们可以有纠结、痛苦、甚至绝望,但我一定要让他们善良到底。
因为他们投影的是我的世界观,我,正是这样看待世界的。
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并与所有同好者共勉。
对蛊婆系列感兴趣的,可戳:
本人长篇小说《七世诅咒》也正在火热更新,感兴趣的可戳:
焱公子
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