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修行探讨太极,诗词太极
二.道家内观术的传承法脉

二.道家内观术的传承法脉

作者: 觉太极崔云鸣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07:32 被阅读13次

二.道家内观术的传承法脉

    内观术的法脉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早见于《列子》,《列子·仲尼》篇说: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 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

此外,《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

    还有《太平经》卷七十云:“思养性法,内见形容,昭然者也;外见万物众精神者,非也。”这一内见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脏神联合运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说:“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精神”。画之为人,使王气色、相气色、微气色三合,斋戒居善靖处思念之,“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

    内视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畅行不衰。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云:“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可有效也。”《遐览》篇即著录《内视经》一卷。陶弘景《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法:“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也。”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可见内视和存思一样,要求所观之对象比较形象地反映在心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感觉达到收心入静。

    内视又有不动心,即心不为外物所扰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对此,《太上老君内观经》论之甚详,它说:“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相关文章

  • 二.道家内观术的传承法脉

    二.道家内观术的传承法脉 内观术的法脉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早见于《列子》,《列子·仲尼》篇说: “务外游...

  • “道、法、术、器”基本内涵

    “道、法、术、器”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传承强调这样四个字,“道”、“法”、“术”、“器”。 “道”,是自然...

  • 企业管理中的“道、法、术、器、势”

    道、法、术、器出自老子<<道德经>>,是道家传承;“道”是天道,即是规律、法则, “法”就是怎么跟着的“道”而做的...

  • 小周天加肝胆双经通调

    道家养生者发现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为小周天,小周天畅通,百病不侵。此项目运用道家内丹术精髓方法,拨筋点...

  • 道法术器

    从道家的传承来讲,主要强调四个字,道、法、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主要是看你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有善法,有恶...

  • 生活处处有中医(九)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今天介绍握固。 “...

  • 养生四法

    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

  • 法脉传承

    得法脉传承,如得长江之水;不得法脉传承,纵有所悟,如掘井及泉。井水、江水虽皆为水,大小不可为比。何况掘井及泉者少之...

  • 法脉传承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圆满》—【法脉传承】 在我传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很多窍诀方面的传承,这方面的内容...

  • 道家养生四宝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叩齿、咽津、鸣天鼓、握固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道家内观术的传承法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ku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