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心口发堵,特别的难受”。最近俩孩子在家,有时候懒得起床,上网课又吃又喝、东倒西歪在座位上,做家务不积极……
“你堵什么堵啊!想开点,这点事,值当地难受啊!”老修看见我不争气的苦瓜脸,我知道,他心疼我,又恨我不成器。
“我也知道这样没用,但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我的声音几近哽咽。
“你得想开,他们不好,是他们的事,你自己天天开开心心的。”
“滚!”我感觉自己快崩溃了,恨不得上去把老修撕吧了。
那一刻,我情绪出来的原因是什么?我特别明白,我感觉自己不被理解,老修所有的劝说,都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
我突然想到了沟通中,我们都是渴望被看到、被理解、被共情的。
所以,我想到了曾经在孩子们有情绪或者苦恼的时候,我们所说的那些“废话”。
孩子做事没有成功,向我们诉苦,我们说:“不要难受,下次好好做就行了。”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向我们倾诉,我们说:“同学间闹矛盾很正常,过几天就好了。”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向我们倒苦水,我们说:“这有什么啊?咬咬牙,挺过去!”
……
所有的这些,不但给不了孩子们力量,而且会让他们感觉无力感,其实,他们需要的不一定是父母真正的帮助,他们只需“被看到” 。
现在我们换一种说法。
孩子做事没有成功,向我们诉苦,我们说:“这件事情失败了,你很伤心,但是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向我们倾诉,我们说:“和同学有矛盾了,我知道你很在乎你们之间的友谊,你很伤心。”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向我们倒苦水,我们说:“这件事有些难度,困扰到你了,想想还有其他办法吗?”
晚上的时候,我向老修说出了我的感受,并调侃他换一种方式劝我,我心里会舒服很多。比如:“我看到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现在孩子们有些不听话,确实让你痛苦了。”
这样说的好处是,第一,他看到了我为了家庭的付出;第二,他看到了我的痛苦。其实这就O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