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家的人世间简友广场散文
我家的人世间//三代人的拖拉机之缘

我家的人世间//三代人的拖拉机之缘

作者: 幽默静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15:38 被阅读0次

1956年9月的普通的一天,一列火车,在汽笛声中,缓缓驶离了齐齐哈尔火车站。

车上有一群技术工人,他们即将前往内地支援建设。

我爷爷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他们这群人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之前几乎从未听说过的城市——洛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填补国内没有拖拉机工业的空白,党中央决定由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设第一个拖拉机厂。

把厂子建在哪里好呢?当时为了选择厂址,曾经在全国考察过好几个城市,洛阳市是其中之一。

当这些城市名单上报到中央,毛主席看过这些选址后,幽默的说: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

就这样,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在了洛阳市。

厂址选定了,眼看工厂也即将竣工交付,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建成后的第一拖拉机厂需要15000名正式职工。

简单说,正式职工都是熟练工,要能立马投入生产。可当年洛阳市区总人口还不到10万人,从哪里找这么多技术丰富的成熟工人呢?

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央采取了“定点支援”:先是从洛阳当地招聘年轻人,把他们送到武汉、上海等地工厂进行紧急培训。

而作为生产主力的技术工人,则是来自全国多个省市。

因此,第一拖拉机厂的职工大部分是来自外地的技术员和工人。你如果有机会到第一拖拉机厂来,你一定会惊叹,这里操着全国各地方言说话的人怎么那么多。

国家发出号召,希望各种类技术人员和有技术的工人技师投入到支援内地建设中。爷爷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要求、多次申请才来到洛阳。

我爷爷是个高级工人技师。解放前,他曾经在本溪八路军枪械修理部工作过,解放后又到了齐齐哈尔车辆厂工作。

随着支援内地建设的大军,我爷爷奶奶收拾家当,带着还在上学的我的父亲,从遥远的东北辽宁来到了洛阳安家落户。

那时候的洛阳不是一般落后,虽说是九朝古都,但是当时的洛阳城很小,听爷爷说,人站在东大街,就可以一直望到西大街的尽头。

来自全国各大工业发达城市的建设者,一下涌入到到这个千年古都。

听爷爷说,那时洛阳很荒凉(这个我只能凭想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都住在简易的房子里。

冬天大雪寒冷,送到工地的饭菜都冻住了;夏天酷暑,工人们热得都光着膀子干活。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工作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爷爷祖籍河北省,祖祖辈辈务农,种地都是牛耕。现在,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将要在他们手中诞生,中国将进入“耕地不用牛”的时代,一想到这个美景,爷爷说大家都心情激动,工作干劲十足。

为了第一台拖拉机能早日生产出来,爷爷他们往往是早上6、7点钟就到厂里,晚上常常12点还回不了家。爷爷说:后来我们就不回家了,就睡在厂里面。

我现在还能记得,爷爷的那个搪瓷大茶缸子。爷爷说,那个大茶缸子很能装水,每次他都把茶叶装满茶缸的三分之一,把茶水沏得浓浓的,晚上要连轴干,喝这种浓茶水,不容易瞌睡。

一拖厂志

爷爷说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日子—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拖拉机披红挂彩,“隆隆”地开出厂门。工人们都换上了新衣,欢天喜地地迎接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

第一台拖拉机出厂

1962年发行的第三版人民币1元纸币上面,一位女拖拉机手开着一辆拖拉机,那就是我们一拖生产的拖拉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东方红。

手机截图

60年代,我的父亲大学毕业,也来到一拖,又来到了拖拉机生产线,父亲成了我们家的第二代拖拉机建设者。

父亲工作初期,担任拖拉机装配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工作特别忙碌。

我印象中,童年时,父亲几乎从没有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出去玩过。因为常工作到很晚,总不能按时回家吃饭。每次吃晚饭时,奶奶总会把炒好的菜,用一个碗盛出来一部分,用盖子盖好,放在煤火炉子边温着,那是给父亲留出来的。

有时父亲回来的实在太晚,母亲就会带着我,去给父亲送饭。父亲回忆说:那时候,大家伙儿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十分高涨,我们装配线上,拖拉机下线合格率大幅增长。

八十年代初,父亲担任了党委书记,肩上工作担子更重了。

父亲说,那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全体员工一起努力下,他们不仅月月都完成了生产任务,还多次获得先进集体的荣誉。

后来父亲因为工作需要,调离到其它岗位,但是父亲说,每当见到原来在拖拉机装配线工作的同事,听他们叫一声“老书记”,他的心里都是暖的。

八十年代后期,我的弟弟也从大学毕业了,他在学校期间,学习的是机械制造与工艺设计专业,毕业后他也来到了爷爷和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拖拉机装配线。从此,我们家有了第三代拖拉机建设者。

弟弟分配在技术科工作,他说八、九十年代,他们技术人员们工作重点主要是提高拖拉机产量、增加拖拉机品种。为此他们下了很大功夫,做了许多技术革新和改进。

弟弟是个很钻研、很能吃苦的人,为了解决一个改进难点、为了画好一张图,他不断去现场车间,仔细观察,查找资料。听弟弟说过,有一次一个项目的改进,他们做了不下几十次的修改。晚上,他房间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

弟弟后来担任了总设计师,他们对拖拉机不断革新,弟弟说,那时候,经过大家集体技改攻关,年产拖拉机达到了两万台,他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大干两万台,就是干社会主义。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弟弟又走上更高的工作岗位,也离开了这个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倾注了无数热情和汗水的地方。

我们一拖人生产的拖拉机,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东方红”成为中国农民心目中农业机械化的象征。

我爷爷、我父亲和我弟弟,我们家三代人与拖拉机的故事,在东方红拖拉机六十多年的发展成长历史中,不过是短短的一段和几帧画面,但是东方红的故事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仍在继续流传。

1988年,我的弟弟从大学毕业进入了装配厂技术科,至此我们家三代人都与拖拉机结下了情缘。机械制造与工艺设计

百万台下线,大概九十年代

1959年11月1日是一个让一拖人永远铭记日子。

这一天,195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同志,在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落成典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来临了!”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相关文章

  • 我家的人世间//三代人的拖拉机之缘

    1956年9月的普通的一天,一列火车,在汽笛声中,缓缓驶离了齐齐哈尔火车站。 车上有一群技术工人,他们即将前往内地...

  • 第一台拖拉机

    我家有了拖拉机,而且是村里的第一台拖拉机。 是我家与我姨爷家合买的,属于大型的30马力拖拉机,山西运城拖拉机厂的。...

  •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师父说有些人有世间的缘,有些人没有出世间的缘,所以不了了之。 有些相遇是来续宿世之缘的,而有些相遇却是来了缘的。 ...

  • 2021寒假琐记2:老宅的故事

    老宅,见证着我家三代人的生活,寄托着我家三代人的情怀,老宅故事不断.... 石头房 爷...

  • 佛说:诸法因缘生。 世间的人们离不开缘。 缘,有父母缘、兄弟姊妹缘,也有夫妻缘、子女缘,还有同学缘、同事缘、同业缘...

  • 缘分

    世间有一种缘, 是千百世修来的师徒之缘。 世间有一种情, 是历经沧桑后依然金刚坚固, 师前座下聆听慈诲的心。 世间...

  • 师徒

    世间有一种缘,是千百世修来的师徒之缘。 世间有一种情,是历经沧桑后依然金刚坚固, 师前座下聆听慈悲教诲的心。 世间...

  • 慧命之师

    世间有一种缘,是千百世修来的师徒之缘。 世间有一种情,是历经沧桑后依然金刚坚固, 师前座下聆听慈悲教诲的心。 世间...

  • 師曰: 人與人之間,人與道之間,都是一個緣字。 世间万物皆是缘,我们要注意的是千万要重缘、惜缘,但不可攀缘。

  • 师父(转自叶子师父)

    世间有一种缘,是千百世修来的师徒之缘。 世间有一种情,是历经沧桑后依然金刚坚固,师前座下聆听慈诲的心。 世间有一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家的人世间//三代人的拖拉机之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bfsrtx.html